隨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入,教師的理念理應不斷更新,語文教學實效也應更加可喜。可是我們忽略了莊稼年年在換茬,雜草歲歲都重生。特別是年輕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存在的問題自然不容忽視。近年來,教學改革呼喚教學模式的多元化,倡導教學方法的現(xiàn)代化。于是,為了趕潮流,許多教師大量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為這就是最好的教法,有的教師一節(jié)語文閱讀課甚至播放幾十張非文本的圖片,或者大量播放視頻,不斷播放音樂,讓學生始終沉浸在現(xiàn)代科技帶來的聲光電構(gòu)筑的令人愉悅的“聲色”享樂之中;或者天南海北侃大山,無邊無際諞閑傳,不關(guān)痛癢講笑話,讓學生一直處于沒有思考、沒有壓力的安逸狀態(tài)。這樣看似光鮮亮麗、豐富熱鬧的課堂可能受到一些學生一時的歡迎,畢竟他們得到了輕松和快樂。但是我們的學生閱讀能力提高了嗎?他們表達水平提高了嗎?他們思維能力得到鍛煉了嗎?他們學到了什么呢?這就是高效課堂嗎?
這種由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其根本原因應該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亂花漸欲迷人眼”,一些教師在紛繁復雜的教學模式中迷失了自己,忽視了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模糊了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特點,歪曲了課程改革的本來意圖,從而陷入“迷花倚石忽已暝”的境地而不能自拔。
要走出這個課改的泥沼,闖出一條陽光大道,就必須回歸語文教學的原點,走正道,讓語文學科真正展現(xiàn)出民族語言應有的魅力,吸引我們的學生學好漢語,傳承好中華文化。
一
當下,教師首先要給自己的角色定好位。現(xiàn)在的教師不能只滿足于一桶水,因為學生遠不止一杯水。教師能成為一眼汩汩流淌的泉水當然最好;若不能,也不必沮喪,因為你只要能將學生這杯水變成涓涓細流,那就功德無量了。這就需要我們必須將以教為主的觀念轉(zhuǎn)變?yōu)橐詫W為主,真正體現(xiàn)“以學論教”的新理念,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在課堂上盡情表演;讓他們真正成為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叮叮咚咚曲曲彎彎坎坎坷坷一路奔向大海,沉浸在語文的海洋中,親自體驗搏擊風浪的快感。
當然,教師的作用不能忽略。著名特級教師黃厚江主張的“本色語文”有三層內(nèi)涵,即“本原,是目標和任務;本真,是規(guī)律和途徑;本位,是方法和效果”。我認為應該再加一層:“本色,是角色和定位?!泵總€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這種風格最終成就了他們。全國著名語文特級教師韓軍新語文教育的六大理念中就強調(diào)教師要展現(xiàn)自己的“真實個性”。所以,擅長朗讀的,就要認真范讀,并作好引導,把美讀作為教學的突破口;擅長演講的,就要激情澎湃,巧串妙引,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擅長書法的,就要精心設計板書,用優(yōu)美的文字展現(xiàn)教學重點,給學生奉上視覺的盛宴;擅長寫作的,就要經(jīng)常寫下水作文,用你的思想,你的文采,你的才華不斷感染熏陶學生……就算你各方面都不突出,也要向?qū)W生呈現(xiàn)一個完整而真實的自我,千萬不要刻意模仿別人而迷失自己,從而招致東施效顰之嫌。
教師的教學過程就像騎士馭馬奔騰一樣,能否致遠關(guān)鍵還要看馬是否具備日行千里的能力,教師充其量只是策馬揚鞭者。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此言切中肯綮。
二
話又說回來,如果教師的鞭子下得太重,萬一這匹馬天生體弱多病,或者被你激怒而心生怨恨,或者長途跋涉而筋疲力盡,那又如何是好呢?所以教師首先還要有伯樂的眼光,甚至還要有醫(yī)生望聞問切的能力。盡量了解學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質(zhì)疑能力、探究能力、鑒賞能力、評價能力、篩選能力、整合能力、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等多種能力現(xiàn)狀,確定學生的閱讀原點,然后有針對性地組織教學,重點突破,而不是盲目地、臆斷地、粗暴地提出要求進行揠苗助長式的訓練。
那么學生的閱讀原點在哪里呢?這需要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讀不準字音,斷不好句讀,那么通讀就是他的閱讀原點;如果讀不通文言文,那么翻譯就是他的閱讀原點;如果不能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那么質(zhì)疑就是他的閱讀原點;如果他不能感受藝術(shù)作品的優(yōu)美,那么修辭就是他的閱讀原點……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所有教學活動的展開必須將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替學生著想,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讓他們都在現(xiàn)有的基礎(chǔ)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我在西安某中學參加教學能手評選時教學曹操的《短歌行》前,預設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再整體把握,探究詩人的情感態(tài)度。但我連續(xù)讓三名學生朗讀課文,結(jié)果都不能流暢準確地朗讀下來,這時我意識到,該班學生的朗讀水平不高,或者預習得不夠充分,總之,朗讀就是他們的學習原點。于是我就調(diào)整教學計劃,在朗讀上多作了一些指導,很快學生就進入了文本鑒賞的情境中。
三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法是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力提倡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就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促使他們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gòu)的教學模式。這正是針對傳統(tǒng)的滿堂灌和一言堂,并基于學生的閱讀起始狀況提出的教學理念。自主學習肯定是基于學生自身的內(nèi)驅(qū)力和原始力,有時也許與老師的期望有一定的差距,但同樣有出乎老師意料的表現(xiàn)優(yōu)秀者。這正如馬廄中的馬,因為高低胖瘦強弱老幼不同,讓它們根據(jù)自己的食量來吃草料,自然有一食或盡粟一石之膘肥體壯者;如果給每匹馬定量喂一把草,那么饑寒交迫的情形就在所難免了。葉圣陶先生說得再明白不過了:“學生須能讀書,須能作文,故特設語文課以訓練之。”以達到“學生自能讀書,不待老師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目的。所以教師要適時引導,讓學生自己開掘,自己攝取,自我提高,自我成長。在此基礎(chǔ)上的合作探究就是有本之木,有源之水了,高效學習自然水到渠成。
現(xiàn)在的語文老師以為上課不用多媒體,就落伍了,其實,提出“綠色閱讀”的嚴華銀老師強調(diào):真正回歸本真的閱讀應該是,閱讀者在幾乎不受任何外來因素的影響干擾之下,平心靜氣、從容自如地完成閱讀的全過程。上海市楊浦高級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朱震國,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程翔,乃至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他們的課堂就基本不用多媒體。程翔老師曾在西安交大憲梓堂教學《雷雨》時,只精心設計了幾個有梯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閱讀思考討論,自始至終沒有用一張PPT演示文稿。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也強調(diào)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語文其實就是學習語言文字本身,就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文本的閱讀理解,思考探究,來認識、鑒賞和評價文本。如果作為教學的輔助手段用得太多太繁,或者講了太多與閱讀文本、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無關(guān)的內(nèi)容,勢必削弱了文本對閱讀者的直接影響,這就很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末倒置,得不償失。
語文閱讀教學,說到底,就是這么回事——教會學生閱讀,使學生本人在閱讀實踐中感受經(jīng)典散發(fā)出的文學魅力,受到文學藝術(shù)的熏陶。所以教師的智力、能力和魄力在引導啟發(fā)調(diào)動學生方面也許就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了。這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因材施教的經(jīng)典理論來組織教學了。葉瀾教授說過這樣一番話:“教師只要思想上真正顧及了學生多方面成長、顧及了生命活動的多面性和師生共同活動中多種組合和發(fā)展方式的可能,就能發(fā)現(xiàn)課堂教學具有生成性的特征?!敝涝鯓訉⒄Z文課堂上的生成因素變成課堂精彩的音符的教師,一定能將語文閱讀課譜寫成一曲動人的樂曲。
參考文獻:
1、黃厚江.語文的原點——本色語文的主張與實踐[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1-02-01.
2、韓軍.韓軍與新語文教育[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1.
3、付寧.課程標準下高中語文課內(nèi)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4-40.
4、錢夢龍.為語文教學招魂[J].中學語文教學.2004.(2).
5、于漪、劉遠.名師講語文——嚴華銀講語文[M].語文出版社.209-213.
6、余文森.論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課程·教材·教法[J].課程教材研究所.2009.9.
周耀山,教師,現(xiàn)居陜西白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