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芳 楊文東
?
※為通訊作者
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的效果
楊玉芳1楊文東2※
目的采用心理護理聯(lián)合西酞普蘭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ASC)伴焦慮患者,觀察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和血清N末端B型鈉尿肽原(NT-proBNP)水平變化,探討對焦慮狀況及心功能的影響。方法選擇ASC伴焦慮患者100例,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40例),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聯(lián)合西酞普蘭(20mg,1次/天)治療,觀察兩組治療2周后HAMA評分和血清NT-proBNP水平變化。結果干預前,兩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61,t=0.409,P>0.05);干預2周后,觀察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較干預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97,t=28.503,P<0.01),較對照組差異也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85,t=13.967,P<0.01)。結論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及患者的心功能。
急性冠脈綜合征焦慮心理護理西酞普蘭N末端B型鈉尿肽原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ASC)是臨床上常見的危急重癥,病理基礎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所致急性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缺血,ASC主要包括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其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是軀體和心理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ASC患者焦慮癥的患病率為78.9%,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緒是ASC患者發(fā)生心臟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心理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1~3]。西酞普蘭為抗抑郁藥,對焦慮癥等精神類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血液循環(huán)中N末端B型鈉尿肽原(NT-proBNP)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冠狀動脈病變的嚴重程度,NT-proBNP是一項判斷ASC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和短期預后的可靠指標[4]。為了能有效地治療ASC伴焦慮患者,本文擬采用心理護理聯(lián)合西酞普蘭干預ASC伴焦慮患者,觀察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和血清NT-proBNP水平變化,探討對焦慮狀況及心功能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材料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選擇我院住院治療的ASC伴焦慮患者100例,所以研究對象均符合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分會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且HAMA分值在14分以上。排除合并肺動脈高壓、心肌病、心臟瓣膜病、房顫、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疾病、腫瘤等嚴重疾病者。將入選對象分為觀察組(60例)與對照組(40例)。觀察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50~78歲,平均年齡59.4±5.8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齡49~79歲,平均年齡58.7±5.9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臨床資料(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指數(shù)、并發(fā)癥、病史、腎功能及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對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干預方法治療方法: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臥床休息、降脂藥、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雙抗及硝酸酯類藥物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聯(lián)合西酞普蘭(20mg,1次/天)治療。護理干預方法:兩組均實施常規(guī)護理措施(包括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jiān)測、給藥護理、呼吸道護理及體位護理等),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采取以心理護理干預為主導的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健康教育(ACS相關知識的介紹與解釋等)、心理干預(心理疏導與支持、松弛不良情緒及糾正錯誤認知等)等方面。心理干預由本院??菩睦碜稍儙熋恐苓M行2次。
1.3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觀察指標包括HAMA評分和血清NT-proBNP,分別于于治療前、治療2周后進行評定與檢測。①HAMA評分:HAMA評分由14個項目組成,0~4分的5級評分法。判定標準,HAMA評分<7分為正常,7~14分為可能有焦慮癥,14~21分為肯定有焦慮癥,21~29分為很明顯的焦慮癥,>29分為嚴重焦慮癥。本文所有研究對象HAMA分值>14分。②血清NT-proBNP的檢測:于治療前、后的清晨空腹(空腹10小時以上)抽取研究對象的肘靜脈血3ml,待血液凝固后及時分離血清,檢測血清NT-proBNP水平。血清NT-proBNP的檢測采用ECLIA法,使用儀器為羅氏Elecsys 2010電化學免疫系統(tǒng),試劑盒由美國羅氏公司提供,檢測線性范圍為5~35000pg/ml,異常參考值為NT-proBNP≥100pg/ml。操作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兩組ASC患者干預前后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比較表1顯示:干預前,兩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261,t=0.409,P>0.05);干預2周后,觀察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較干預前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5.197,t=28.503,P<0.01),較對照組差異也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185,t=13.967,P<0.01),提示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及患者的心功能。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
注:vs對照組,△P>0.05,﹟P<0.01;vs干預前,※P<0.01。
ASC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為胸悶、胸痛、心悸、瀕死感、失眠、食欲減退等,常伴有焦慮、抑郁、緊張、恐懼、擔憂、坐立不安等不良心理情緒。不良心理情緒與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預后及療效密切相關,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患者存在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zhì)軸功能亢進、交感腎上腺功能亢進、迷走神經(jīng)及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增加,促使血小板活化功能異常導致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心肌缺血、壞死及其周圍心肌張力增高,是NT-proBNP呈爆發(fā)性合成與分泌的重要刺激因素,心肌缺血及壞死面積越大,血液中NT-proBNP水平越高,NT-proBNP水平可作為預測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的獨立預測指標[5]。NT-proBNP與心功能不全之間存在非常密切的關系,可作為ACS診斷、危險分層及預后評價的重要指標[6],血清NT-proBNP定量檢測可用于評價心臟功能[7,8]。因此,本文選擇NT-proBNP定量檢測作為療效判斷指標。
西酞普蘭為二環(huán)氫化酞類衍生物,是一種高選擇性的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抑制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神經(jīng)元對5-HT的再攝取,從而增強中樞5-HT能神經(jīng)的功能,具有抗焦慮抑郁的作用。ASC伴焦慮患者易喪失對治療的信心,極端者甚至采取消極、抵觸及放棄醫(yī)治的態(tài)度,不良心理情緒的改善有賴于心理護理干預[9]。心理護理措施的實施是醫(yī)護人員通過語言、態(tài)度及行為來完成的,有效的心理護理干預可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與幫助,使其改善不良心理情緒,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與勇氣,同時也可提高醫(yī)護人員的醫(yī)護質(zhì)量。西酞普蘭與心理護理二者聯(lián)合干預可發(fā)揮其協(xié)同作用,能夠更好地緩解患者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減少兒茶酚胺釋放量、降低心率、減少心肌耗氧量及緩解冠狀動脈痙攣,從而減少或緩解冠脈綜合征癥狀的發(fā)作。本文結果顯示,干預2周后,觀察組HAMA分值及血清NT-proBNP水平較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觀察組的焦慮狀況及患者的心功能得到顯著改善,提示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及患者的心功能,從而提高臨床療效。因此,對于ASC伴焦慮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取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方案是值得推薦的、有效的治療措施[10]。
綜上所述,本文結果顯示心理護理與西酞普蘭聯(lián)合干預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患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焦慮狀況及患者的心功能。因此,不僅要重視急性冠脈綜合征的藥物治療,還要正確干預患者的焦慮等不良心理情緒,對于急性冠脈綜合征伴焦慮患者,應及早采取心理護理聯(lián)合有效藥物的綜合干預措施,以提高臨床療效。
1歐陽雁,胡森科,趙紫玉.西安市城市社區(qū)老年人生活質(zhì)量的調(diào)查[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09,30(3):370-372.
2劉梅顏,姜榮環(huán),胡大一,等.心臟急癥與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合并心理問題現(xiàn)狀分析[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9,37(10):904-907.
3趙花梅.心理干預對改善冠心病重癥監(jiān)護病房患者焦慮抑郁狀況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4(22):123-124.
4張劍,陸齊.NT-proBNP在判斷ASC患者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和短期預后中的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5,44(36):5095-5097,5100.
5陳豐運,肖驊.NT-proBNP、hs-CRP和超聲心動圖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yī)學,2015,44(31):4338-4342.
6黃玉娜,王玉豐.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前后NT-proBNP水平的變化[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8):1038-1039.
7談呁,曾憲飛,李軍民,等.血BNP,hs-CRP和cTnI水平在呼吸困難患者中的臨床鑒別診斷價值[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27(4):38-40,43.
8陳賢沖,宋衛(wèi)華,曹興建.圍生期婦女血清N末端B型鈉尿肽原水平測定及意義[J].現(xiàn)代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26(1):120,123.
9李召芳.腦卒中患者搶救性氣管切開的循證護理與療效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5,21(18):2781-2783.
10胡大一,丁榮晶.關注心血管疾病患者精神心理衛(wèi)生的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2):89-91.
1.東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2573352.山東利津縣第二人民醫(yī)院257447
10.3969/j.issn.1672-4860.2016.04.063
201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