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銳,竹 夢,王建祥
?
手術斷流與藥物保守治療門靜脈高壓癥胃出血的效果研究
周銳,竹夢,王建祥
目的總結分析手術斷流及藥物保守治療在門靜脈高壓癥胃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80例門靜脈高壓癥胃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手術治療組45例、藥物治療組35例,手術治療組患者接受斷流手術治療,藥物治療組患者接受奧曲肽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治療前后門靜脈壓力變化、血象變化以及1年內(nèi)再出血率、死亡率。結果治療后觀察的FPP水平(30.9±1.3)mmHg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白細胞計數(shù)(7.5±2.5)×109/L 、血小板計數(shù)(110.5±13.8)×109/L均明顯高于藥物治療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6.67%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259<0.05);隨訪1年,觀察組再出血率4.44%低于對照組再出血率2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死亡率2.22%低于對照組11.43%,差異不顯著(P>0.05)。結論對于門靜脈高壓癥胃出血患者來說,藥物保守治療可快速止血,不良反應少,易被患者接受,但停藥后在出血率高。手術斷流治療的長期療效更佳,術后再出血率低,安全性高,更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手術斷流;藥物止血;門靜脈高壓癥;上消化道出血
門靜脈高壓(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肝硬化等多種原因引起的肝門靜脈處血流不通暢繼發(fā)引起靜脈壓力超高,出現(xiàn)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脾大而功能亢進、肝功能失代償、腹水等臨床癥狀。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會導致消化道出血,這也是肝病終末期合并門靜脈高壓最危險的一種致死因素[1]?,F(xiàn)將我院收治的80例門靜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80例門靜脈高壓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jù)治療方式的不同分為手術治療組45例、藥物治療組35例,其中手術治療組:男性28例,女性17例;年齡25~78(46.8±1.2)歲;術前出血量350~852 (625.5±12.8) ml;初次出血11例、多次出血34例。藥物治療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7~72歲(46.4±1.5)歲;術前出血量363~832 (624.9±12.5) ml;初次出血13例、多次出血2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① 手術治療組:所有患者都選擇全麻,進行氣管插管,在左上腹肋緣下作一個L型切口,以胃網(wǎng)膜血管插管方法測量FPP(門靜脈壓力)。再探查門靜脈、肝脾血管變化情況。結扎脾動靜脈,切除腫大脾臟。沿胃大彎結扎切斷網(wǎng)膜血管進入胃壁的各個分支 ,再沿胃小彎結扎進入胃壁的未左靜脈支,但保留其主干靜脈支。放入食管吻合器、橫斷食管后進行吻合,測定FPP。在左膈處留置引流管,止血充分后關腹。② 藥物治療組:所有患者靜臥下接受輸液、吸氧、禁食、補充血容量等治療。0.1 mg奧曲肽(北京百奧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 20061309 )用20 ml生理鹽水稀釋后靜脈推注。之后0.3 mg奧曲肽+60 ml 5%葡萄糖溶液以25 μg/h靜脈輸入。在止血后藥物減量維持治療3 d。兩組患者均給予胃出血止血治療,包括藥物止血、內(nèi)鏡止血及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等。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PP變化、外周血白細胞計數(shù)及血小板計數(shù)變化,給予隨訪1年,觀察隨訪期間兩組再出血量及死亡率。治療效果:治療后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正常、內(nèi)鏡檢查無出血則為治療有效,否則為無效。
2.1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FPP明顯下降,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shù)明顯上升。但治療后觀察的FPP水平(30.9±1.3)mmHg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白細胞計數(shù)(7.5±2.5)×109/L 、血小板計數(shù)(110.5±13.8)×109/L均明顯高于藥物治療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觀察指標比較±s)
2.2兩組患者隨訪結果比較見表2。觀察組治療有效率86.67%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訪1年,觀察組再出血率4.44%明顯低于對照組再出血率20.00%(χ2=3.34,P>0.05);觀察組死亡率2.22%低于對照組11.43%(χ2=1.49,P>0.05)。
表2 兩組療效及隨訪結果比較 (n,%)
門靜脈高壓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見的臨床急癥,40%以上患者食管及胃底靜脈曲張,60%患者大出血[2]。內(nèi)科藥物保守治療只能作為一個過渡性處理,常用的外科止血治療手段有斷流術、分流術、斷流聯(lián)合分流術等,其外科手術的實質(zhì)都在于剝奪門靜脈流向肝的血流。有效的止血措施可以預防休克、肝性腦病的發(fā)生,搶救患者的生命。本組對比斷流術與藥物止血治療,發(fā)現(xiàn)斷流手術組患者的FPP、白細胞及血小板、術后再出血率、治療效果等指標都優(yōu)于藥物治療組。這是因為斷流手術徹底阻斷曲張靜脈血流來源,縮短了血流淤積的時間,快速緩解了門脈高壓狀態(tài)。從理論上說,奧曲肽是可以選擇性對抗胰高血糖素來降低門脈壓力,但其降壓效果不及斷流術。另外,斷流術后外周血白細胞及血小板均快速回升,這說明脾臟切除還可以對抗脾功能亢進性白細胞及血小板下降。研究還發(fā)現(xiàn),斷流術在緩解脾功能亢進的同時,不僅阻斷了肝門系統(tǒng)的異常血流,局部壓力下降、出血得到控制,還可保證門靜脈血流可以順利流入肝臟,有利于改善肝功能。與藥物保守治療相比,斷流術后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也明顯提高。雖然奧曲肽止血藥物的應用比斷流手術操作簡單、費用低廉、止血更快,但不能解除出血的根本原因,再出血率高、致死率更高,所以建議藥物保守治療僅作為基層醫(yī)院的初步止血方案,最終仍需接受外科手術止血治療。綜上所述,藥物保守治療對門靜脈高壓癥上消化出血患者來說可以短期內(nèi)快速止血,但從長遠來看還應接受手術斷流治療,以減少再出血的可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
[1]王志宏.擇期聯(lián)合斷流術治療門靜脈高壓癥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1):127.
[2]潘威進.雙介入術治療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并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觀察[J].中國鄉(xiāng)村醫(yī)藥,2012,19(6):20-21.
(2016-03-19收稿2016-05-22修回)
(本文編輯彭海文)
430033湖北省武漢市普愛醫(yī)院東院區(qū)普外科
[中國圖書資料分類號]R 657.34B
10.16485/j.issn.2095-7858.2016.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