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鋒, 郁 超, 曹宏文, 孫 鵬, 陳 磊, 夏衛(wèi)平, 陳逸嘉, 陶 菁, 馮懿賡(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泌尿男科,上海200126)
?
紅鹿合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臨床驗證
何曉鋒, 郁 超, 曹宏文, 孫 鵬, 陳 磊, 夏衛(wèi)平, 陳逸嘉, 陶 菁, 馮懿賡*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泌尿男科,上海200126)
目的 觀察紅鹿合劑 (紅藤、鹿含草、黃柏等)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隨機分組,陽性藥物對照觀察設計方案,將70例患者分為治療組 (紅鹿合劑)和陽性藥物對照組 (前列欣膠囊)各35例,觀察兩組治療前后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中醫(yī)證候評分和前列腺液白細胞計數(shù)的變化情況,并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觀察其安全性。結果 治療組和對照組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總有效率分別為91.4%和8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0619 6,P>0.05);中醫(yī)證候療效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4%和85.7%,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262 5,P>0.05);實驗室療效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2.9%和82.9%,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573 7,P>0.05)。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均無異常變化;亦無不良反應。結論 紅鹿合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和現(xiàn)有臨床使用的前列欣膠囊治療效果相同,療效確切,安全性好。
紅鹿合劑;慢性前列腺炎
紅鹿合劑是按照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上海市名中醫(yī)周智恒教授臨床使用的驗方加工而成的院內制劑,其功效是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觀察其臨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隨機分組、陽性藥物對照,觀察治療慢性前列腺炎70例 (紅鹿合劑組和前列欣膠囊對照組各35例),通過觀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癥狀、體征、前列腺常規(guī)的變化,明確紅鹿合劑的療效,并檢測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的影響,觀察其安全性?,F(xiàn)總結如下。
1.1診斷標準 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 《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1]。主證:小便頻數(shù),尿道刺痛,少腹疼痛、會陰墜漲不適。尿后滴白。次證:腰骶不適,排尿后淋漓不盡,舌邊瘀點、或暗紫,舌淡紅,苔膩或黃膩,脈細或細數(shù)。診斷:具備主證2項,次證1項者,診斷成立。
西醫(yī)診斷標準[2]:(1)癥狀,尿頻、尿不盡,會陰、下腹會陰疼痛不適;(2)肛診,前列腺表面不平或不對稱,可觸及不規(guī)則的炎性硬結,并有壓痛;(3)前列腺液(EPS)檢查,白細胞 (WBC)>10個/高倍視野,卵磷脂小體小于4個+;(4)前列腺液細菌培養(yǎng)陰性。
1.2納入病例標準 (1)符合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診斷標準。(2)符合濕熱瘀阻證。(3)年齡20(含20)~55(含55)周歲。
1.3排除病例標準 (1)年紀<20歲或>55周歲。(2)對治療藥物和對照藥過敏的人。(3)急性前列腺炎患者。(4)合并其他前列腺疾病患者。(5)患有其他嚴重的基礎疾病和精神障礙患者。
1.4剔除病例標準 不符合納入標準、沒有按規(guī)定用藥、無法判斷療效等影響療效判斷者。
采用隨機分組,陽性藥物對照觀察設計方案。
2.1病例來源與分組 (1)病例來源:選取我院泌尿外科的門診患者70例。觀察過程中注意嚴格控制可變因素,保證受試者按試驗方案用藥。(2)隨機方法:把待觀察的患者數(shù)按照順序編號,再按完全隨機化分組為治療組與陽性藥物對照組,每組35例。
2.2試驗方法 每個病例藥包3份,每份按15 d臨床使用劑量配制。(1)治療組:紅鹿合劑 (我院內制劑,制劑批號是滬藥制字Z05170223,由紅藤、鹿含草、黃柏、白花蛇舌草、紅花、當歸組成,經(jīng)洗滌、煎煮、靜置、過濾、加入糖漿制成合劑)口服,每次25 mL,一日3次。(2)陽性藥物組:前列欣膠囊 (山東濟南宏濟堂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1406003,規(guī)格0.5×54粒/盒,國藥準字Z10950010),口服,每次4粒,一日3次。
2.3療程 6周。
2.4合并治療控制 試驗過程中,受試者不得服用以慢性前列腺炎及/或濕熱內蘊兼瘀血證為主要適應癥的中、西藥物,以及不得采用針對上述病證的其他治療方法。
3.1療效性指標 (1)相關臨床癥狀、體征與舌苔脈象,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和中醫(yī)證候評分。(2)肛指檢查:前列腺體積、質地、有無疼痛等。(3)前列腺液實驗室檢查:每高倍鏡下WBC計數(shù)、卵磷脂小體含有量。(4)前列腺液的細菌培養(yǎng)。
3.2安全性指標 治療前后的每例患者的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檢測。
3.3不良反應觀察 觀察服藥期間有無惡心、嘔吐、腹瀉、皮疹及其它過敏反應。
3.4療效判定標準 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療效標準[2]:臨床治愈,NIH-慢性前列腺炎評分減少90%以上;顯效,NIH-慢性前列腺炎評分減少60%~89%;有效,NIH-慢性前列腺炎評分減少30%~59%;無效,NIH-慢性前列腺炎評分減少30%以下。中醫(yī)證候療效標準[3]:臨床治愈,證候體征較治療前評分減少90%以上;顯效,證候體征較治療前評分減少60%~89%以上;有效,證候體征較治療前評分減少30%~59%以上;無效,征候體征較治療前減少30%以下。實驗室檢查療效標準[2]:臨床治愈,EPS的每高倍鏡下WBC計數(shù)連續(xù)2次以上正常;顯效,EPS的每高倍鏡下WBC計數(shù)較前減少一半;有效,EPS的每高倍鏡下WBC計數(shù)較前改善但未達顯效標準;無效,EPS的每高倍鏡下WBC計數(shù)無減少或增加。
3.5統(tǒng)計學方法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的方法;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
4.1一般資料
4.1.1病例來源 本組觀察病例70例,均為門診病例,完成70例。其中治療組 (紅鹿合劑)35例,對照組 (前列欣膠囊)35例。
4.1.2年齡 治療組最小年齡20歲,最大年齡49歲,平均年齡 (33.31±6.91)歲。
對照組最小年齡23歲,最大年齡52歲,平均年齡(34.71±8.234)歲。
兩組比較:F=2.281,P=0.136>0.10,不能認為二組方差不齊,兩組在年齡分布上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年齡 (歲)分布 [例 (%)]
4.1.3病程 治療組最短病程2個月,最長病程12個月,平均病程 (5.17±3.61)個月。對照組最短病程2個月,最長病程24個月,平均病程 (5.37±4.291)個月。兩組比較:F=0.082,P=0.775>0.10,兩組在病程分布上有可比性。見表2。
4.2療效
4.2.1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療效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4%和80%,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0619 6,P>0.05)。見表3。
表2 病程 (月)分布 [例 (%)]
4.2.2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91.4%和85.7%,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262 5,P>0.05)。見表4。
表3 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療效比較[例(%)]
表4 中醫(yī)證候療效比較 [例 (%)]
4.2.3前列腺液實驗室檢查療效比較 治療組和對照組總有效率分別為82.9%和82.9%,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二組療效相同 (u=0.5737,P>0.05)。見表5。
表5 實驗室檢查療效比較 [例 (%)]
4.3安全性觀察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心電圖均無異常變化。
4.4不良反應 治療期間各組病例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在病原體或/和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現(xiàn)以骨盆區(qū)域疼痛或不適、排尿異常等癥狀為特征的一組疾病[2],青春期前男孩很少發(fā)生,男性成人經(jīng)常發(fā)生[4]。據(jù)美國國家健康中心統(tǒng)計研究,1 000名男性生殖尿道疾病中25%是前列腺炎。此病西醫(yī)治療尚無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中醫(yī)認為 “慢性前列腺炎是因思欲不足,濕熱下注導致,因此多因臟腑功能失調有關”[5]。有人通過大量的臨床觀察及研究,認識到慢性前列腺炎可由外感濕熱、膀胱氣化不利而成;或因平日煙酒過度,喜食辛辣,導致脾失健運,內生濕熱;或因房事過多,虧損腎精,陰虛火旺而生內熱;或素體陽虛,勞累過度,腎陽不足,腎氣虛虧;或濕熱長期不清,相火久遏不泄,則精道精室氣血瘀滯而成[6-7]。因此,慢性前列腺炎多屬濕熱蘊結,氣滯血瘀,精濁阻滯,再加上腎氣虛虧,虛實夾雜,故而遷延難愈,不易治根;周少虎[8]認為本病發(fā)病早期以濕熱為主,但隨著疾病的發(fā)展,正氣耗傷,由實轉虛合并虛實夾雜的病機,后期多為濕熱未盡,瘀濁已成并伴有腎虛或脾腎兩虛或心脾兩虛,以虛為主。孫自學教授[9]認為瘀的病機貫穿慢性前列腺炎的始終,故治療應以活血化瘀為根本大法。周智恒教授根據(jù)臨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30余年的經(jīng)驗,制成以 “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為主的紅鹿合劑,用于臨床,療效頗好。該方由紅藤、鹿含草、黃柏、白花蛇舌草、紅花、當歸組成。方中紅藤、鹿含草、黃柏、白花蛇舌草共奏清熱利濕之效,紅花、當歸、紅藤起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微循環(huán)的作用,促進前列腺腺泡和腺管上皮修復[10]。有研究證實,活血化瘀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 (特別是微循環(huán)),促進病理改變的恢復,調整凝血及抗凝血系統(tǒng)的功能,促進炎癥病灶的消退,促進增生性病變的軟化和吸收[11]?,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12-13],本方中主要藥物如鹿含草有效成分是熊果酚苷,在體內可水解產(chǎn)生氯醌與葡萄糖醛,有較好的殺菌作用;白花蛇舌草能刺激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增生和增強吞噬能力;紅花能增加纖維蛋白溶解及抑制血栓形成。因此,紅鹿合劑在治療慢性前列腺炎方面不僅符合傳統(tǒng)中醫(yī)的辨證論治,也有現(xiàn)代藥理學的理論支持,所以其臨床療效也是頗確切的。而對照組藥物前列欣膠囊由桃仁 (炒)、沒藥 (炒)、赤芍、紅花、丹參、澤蘭組成,具有活血化瘀,清熱通淋之作用,在臨床上用于治療前列腺炎效果明確,安全性好[14],作為陽性對照組具有可比性。綜上所述,通過我們此次臨床驗證,紅鹿合劑治療慢性前列腺炎療效明確,和陽性藥物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對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NIH-慢性前列腺炎癥狀評分、中醫(yī)證候評分、實驗室指標均有改善作用,尤其是對慢性前列腺炎引起的尿道疼痛、會陰部不適、尿頻尿急和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改善作用,且基本無不良反應,安全性好。
[1]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68-172.
[2]那彥群,孫 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20-124.
[3]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男科專業(yè)委員會制定.慢性前列腺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指南 (試行版)[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7,27(11):1052-1058.
[4]吳階平.吳階平泌尿外科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579.
[5]史道生.祖國醫(yī)藥對前列腺炎的初步認識和臨床治療提要[J].新中醫(yī),1982(4):5-7.
[6]鮑嚴鐘.慢性前列腺炎分型辨治[J].江蘇中醫(yī)藥,2006(5):25-26.
[7]郁 春,王家輝.從瘀論治慢性前列腺炎[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4,28(10):69-71.
[8]周少虎.中醫(yī)辨證治療慢性前列腺炎[J].廣東醫(yī)學,2008,29(10):16-17.
[9]郝高利,陳 翔.孫自學教授從瘀論治慢性前列腺炎經(jīng)驗[J].中醫(yī)研究,2014,27(12):39-41.
[10]陳 磊,夏衛(wèi)平,等.紅鹿合劑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6(4):29-30.
[11]江 魚.110例慢性前列腺炎中西醫(yī)治療小結[J].中華外科雜志,1982(4):202-203.
[12]宋立人,洪 陶,丁緒亮,等.現(xiàn)代中藥學大辭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
[13]鄭虎占.中藥現(xiàn)代研究與應用[M].北京:學苑出版社,1997.
[14]何曉鋒,郁 超,陳 磊,等.前列欣膠囊治療慢性前列腺炎180例療效觀察[J].湖南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4):30-31.
R287
B
1001-1528(2016)06-1434-03
10.3969/j.issn.1001-1528.2016.06.054
2016-01-29
浦東新區(qū)中醫(yī)藥事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 “院內制劑和經(jīng)驗方規(guī)范化臨床驗證”(PDYNZJ2014-32)
何曉鋒 (1981—),男,碩士,從事泌尿男科疾病診療。
馮懿賡(1974—),男,碩士,從事泌尿男科疾病診療。Te1:(021)64375800-3912,E-mai1:james.wi1kins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