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翔,李 鍵,陳艷玲
(萬華化學(寧波)有限公司,浙江 寧波 315812)
?
NIRS測定水性樹脂預聚體中NCO的方法研究
劉翔,李鍵,陳艷玲
(萬華化學(寧波)有限公司,浙江寧波315812)
在水性樹脂產(chǎn)品生產(chǎn)工藝中,降溫后預聚體中NCO含量是否控制在一定的指標范圍之內(nèi),關系著后續(xù)分散擴鏈工藝的順利進行,影響著產(chǎn)品的應用性能。目前,預聚體中NCO含量分析方法的一般需時為35min,加上取樣時間,不能滿足水性樹脂生產(chǎn)時對NCO含量的即時掌握,降低了生產(chǎn)過程中的可控性。近紅外光譜儀代替電位滴定測定水性預聚體中NCO含量,可將預聚體含量的分析時間縮短為5~10min,并降低了分析成本,同時新方法的準確度和精密度都能滿足要求。
近紅外光譜儀;電位滴定儀;NCO
水性樹脂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過程由預聚反應、分散擴鏈、脫丙酮三個部分組成。預聚反應是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催化下,原料中的NCO基團與多元醇進行聚合反應,反應過程會監(jiān)測NCO含量的變化,當NCO含量降低到一定范圍之內(nèi),工藝會降溫停止反應。降溫后預聚體中NCO含量是否控制在一定的指標范圍之內(nèi),關系著后續(xù)分散擴鏈工藝的順利進行,影響著產(chǎn)品的應用性能。目前預聚體含量的分析方法是用返滴定法進行分析的,即先加入一定量的二正丁基胺與預聚體中的NCO反應,再用鹽酸滴定剩余的二正丁基胺,通過計算被NCO消耗的二正丁基胺的量從而測定預聚體中NCO含量。由于預聚體樣品的高粘特性,現(xiàn)有分析方法的主要耗時環(huán)節(jié)在樣品的溶解和NCO與二正丁基胺反應上。預聚體中NCO含量分析方法的一般需時為30min,加上取樣和送樣時間,不能滿足水性PU生產(chǎn)時對NCO含量的即時掌握,降低了生產(chǎn)過程中的可控性。近紅外光譜儀代替電位滴定測定水性PU預聚體中NCO含量,可將預聚體含量的分析時間縮短為5~10min。
樣品與過量的二正丁基胺反應,剩余的二正丁基胺用鹽酸標準溶液滴定。目前實驗室分析預聚體中NCO含量的方法一般需時為34.5min,加上取樣和送樣時間,不能滿足生產(chǎn)時對NCO含量的即時掌握,會使得生產(chǎn)錯過最佳的采取措施時間,降低了生產(chǎn)的可控性。
2.1近紅外簡介
(1) 近紅外光(NearInfraredSpectrum,NIS)是介于可見光(Vis)和中紅外(MIR)之間的電磁輻射波,美國材料檢測協(xié)會(ASTM)將近紅外光譜區(qū)定義為780~2526nm的區(qū)域[1]。
(2)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的工作原理[2-3]:有機物以及部分無機物分子中各種含氫基團在受到近紅外線照射時,被激發(fā)產(chǎn)生共振,同時吸收一部分光的能量,測量其對光的吸收情況,可以得到極為復雜的紅外圖譜,這種譜圖表示被測物質(zhì)的特征。不同物質(zhì)在近紅外區(qū)域有豐富的吸收光譜,每種成分都有特定的吸收特征,因此NIS能反映物質(zhì)的組成和結構信息。
(3)NIS分析技術的測量過程如下[4]:選擇校正樣品集,接著對校正樣品集分別測得器光譜數(shù)據(jù)和理化數(shù)據(jù),然后將光譜數(shù)據(jù)和基礎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幕瘜W計量方法建立校正模型,最后采集未知樣品的光譜數(shù)據(jù),與校正模型相對應,計算出樣品的組分。
(4) 近紅外光譜技術的優(yōu)勢[5]:①吸收系數(shù)小,樣品無須用溶劑稀釋即可以直接測定,便于生產(chǎn)過程的實時測定;②適用于漫反射技術 ;③穿透能力強,近紅外去區(qū)的波長短,因而不被玻璃或石英介質(zhì)所吸收。
2.2近紅外測預聚體中NCO含量可行性
(1) 近紅外檢測NCO含量的范圍是≥0.0500%,滿足預聚體NCO含量的測定要求。
(2) 近紅外的精度依賴于第一方法,近紅外儀器本身可以通過波長標準品和吸光度標準品進行校正,確保儀器測量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所以只要模型建立沒問題,不用擔心隨時間的推移,模型會發(fā)生偏移(大豆中的有些成分測量的模型已經(jīng)有20多年的歷史)。
(3) 模型的建立需要30個濃度梯度的樣品,根據(jù)我們測量NCO含量的需要,樣品濃度應該分布在0.5%~5%范圍內(nèi)。
3.1實驗儀器
近紅外光譜儀,帶液體透射模塊,內(nèi)置溫度控制模塊;8mm樣品管。
圖1 近紅外光譜儀樣品管
圖2 近紅外光譜儀
3.2近紅外法測預聚體中NCO初步實驗
收集了9個樣品,進行了初步的實驗,首先進行光譜掃描,按照如下步驟操作:
(1) 設置掃描模式:50°,樣品在溫控中心恒溫60s;
(2) 將已取好在樣品管中的樣品,放入XDSRLA近紅外設備中。設備自動加溫60s,然后開始掃描樣品;
(3) 1、2號樣品透明度較高,譜圖很接近,在2000~2200nm處吸收有差異,應該就是特征吸收峰。這兩個樣品60s的加熱時間就差不多了;
(4) 3號樣品分別加熱了60s,120s,和180s。發(fā)現(xiàn)當加熱到120s時,樣品的透明度增加,且譜圖基本與加熱180s的差異不大。
圖3 近紅外透射光譜圖
由圖3得知:
①確定了樣品在2000~2200nm處的特征吸收;
②對于透明度不高的樣品,可以通過增加加熱時間來提高透明度?;旧希?0 ℃條件下,加熱到120s,透明度跟1、2號樣品就很接近;
③即使不延長加熱時間,吸收光譜依然很清晰,對于NCO的分析,沒有問題;
④用XDSRLA這個設備,分析透明度不高的樣品,是可行的。
3.3方法精密度和準確度實驗
(1) 制備15個不同NCO含量的預聚體樣品。
(2) 用電位滴定法測得這15個預聚體樣品NCO含量的同時,將預聚體樣品填充至樣品管,用近紅外光譜儀掃描樣品的光譜數(shù)據(jù)。
(3) 根據(jù)這15個樣品的NCO含量數(shù)據(jù)和光譜數(shù)據(jù),建立近紅外光譜儀的定量模型,用于通過光譜數(shù)據(jù)來定量預聚體中的NCO含量。
用近紅外光譜儀測得15個樣品結果如圖4和表1所示。
圖4 原始近紅外透射光譜圖
表1 近紅外光譜儀測得15個樣品結果表Table 1 15 samples of NIRS measured result table
續(xù)表1
2#-14.3014.2600.962#-24.3054.2601.053#-13.7273.7500.623#-23.7583.7500.204#-13.0913.1331.334#-23.1083.1330.805#-12.6632.7041.515#-22.6822.7040.826#-12.3362.3440.326#-22.3352.3440.387#-11.9651.9730.427#-21.9691.9730.208#-11.6801.6710.538#-21.6811.6710.629#-11.4631.4580.369#-21.4641.4580.3910#-13.2783.2490.9010#-23.3263.2492.3714#-12.5122.4950.6914#-22.5422.4951.8815#-12.0092.0140.2715#-22.0012.0140.67
由表1可知,近紅外光譜法測定NCO的相對誤差<5%,由數(shù)據(jù)得出近紅外法測預聚體中NCO儀器測定值與理論值相差較小,近紅外技術能夠滿足預聚體中NCO快速測定要求。
4.1兩種方法對實際樣品測定結果比較
實驗一:準備三個盲樣,用電位滴定法和近紅外光譜法分別測定這兩個預聚體中NCO的含量,進行兩種方法的分析結果比較,如表2所示。
表2 兩種方法結果對比表Table 2 The results of two methods
4.2近紅外與電位滴定法分析時間比較
從表3可以看出近紅外的分析總需時是電位滴定法的1/4。
表3 兩種方法分析需時間對比表Table 3 Two kinds of methods to analyze time comparison table
4.3近紅外與電位滴定法分析成本比較
電位滴定法分析成本約為72元/次。
模型建立好后,隨著應用次數(shù)的增加,項目在“模型建立”這一費用的分攤會越來越少,即分析成本會由23.35元走向16.21元。由表4可知近紅外的分析成本是電位滴定法的1/3。
表4 近紅外法分析成本列表Table 4 NIRS analysis cost list
通過對測定水性樹脂預聚體中NCO含量方法測定的探索,重點在于對兩種方法的分析時間、分析成本、準確性進行研究。同時經(jīng)過多次實驗建立了近紅外光譜儀測定水性樹脂預聚體中NCO含量方法,并對兩種方法進行比較,通過以上對比實驗可知,近紅外的分析總需時為8min,比電位滴定法節(jié)約12min,并且分析成本可由原來的72元降低為23.35元。兩種方法間的偏差<0.05%,紅外光譜法測定PU預聚體NCO的相
對誤差<5%,完全滿足生產(chǎn)工藝對NCO含量準確度的需要,且大大縮短了NCO分析時間,為工藝參數(shù)調(diào)整提供有力參考。
[1]徐廣通,袁洪福,陸婉珍.近紅外光譜儀器概況與進展[J].現(xiàn)代科學儀器,1997(3):9-11.
[2]田地,金欽漢. 近紅外光譜儀器[J].分析儀器,2001(3).
[3]吉海彥.近紅外光譜儀器技術[J].現(xiàn)代科學儀器,2001(6):25-28.
[4]占細雄,林君,周志恒.近紅外光譜儀中的微弱信號檢測技術[J].儀器儀表學報,2002,23(z1): 29-31.
[5]褚小立,王艷斌,陸婉珍.近紅外光譜儀國內(nèi)外現(xiàn)狀與展望[J].分析儀器,2007(4):1-4.
Research on Determination of NCO Content in WaterborneResinPrePolymerbyNIRS
LIU Xiang, LI Jian, CHEN Yan-ling
(WAN HUA Chemical (Ningbo) Co., Ltd., Zhejiang Ningbo 315812, China)
CooledNCOcontentinprepolymerswascontrolledintherangeofcertainindicators,relationshipwithsubsequentextenderchainprocesssmoothly,influencedtheapplicationperformanceoftheproduct.Currently,NCOcontentanalysismethodinprepolymersgenerallytookfor35min,addingsamplingtimecannotsatisfythewaterborneresinproductioninstantcontrolofNCOcontent,reducedthecontrolintheprocessofproduction.Nearinfraredspectrometerinsteadofpotentiometrictitrationinthedeterminationofwater-basedPUprepolymers,NCOcontentanalysisintheprocessofthedimercontentcanbeshortertimefor5~10min,andreducethecostanalysis,atthesametime,thenewmethodcanmeettherequirementsofprecisionandaccuracy.
NIRS;potentiometrictitrationinstrument;NCO.
O656.35
B
1001-9677(2016)013-01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