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Qiu Min
如何看待畢業(yè)創(chuàng)作中的“實驗”和“創(chuàng)新”
邱敏 Qiu Min
1李妍春前世今生綜合材料2.5×3×3m2016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畢業(yè)生作品
學院藝術與當代藝術一般來講二者是對立的關系,分別代表著保守與激進、封閉與開放。但在中國,美術學院作為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群體的主要輸出力量,與當代藝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而“實驗”藝術在美術學院的學科化,使得創(chuàng)新性和實驗性成為了教學的焦點,由此引發(fā)了學院教學新的問題。作者聯(lián)系學院藝術的種種現(xiàn)象,對此展開了討論。
學院藝術,實驗藝術,創(chuàng)新
2陳曉婧生存痕跡硅膠、機械裝置、攝影400×200×50cm2016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畢業(yè)生作品
一提到美術學院和當代藝術,我們往往很容易受過去固有觀念的影響,將兩者對立起來看:激進與保守、開放與封閉。的確,對于當代藝術來說,最重要的就是保持一種實驗性的開放心態(tài),而不是建構一個固定模式的體系,而美術學院是一個體制內的對象,它從一開始就在尋找學科規(guī)范和秩序,以此形成各大高校的學統(tǒng)。就此而言,美術學院對藝術創(chuàng)作設定了很多邊界,比如最通常的現(xiàn)象是,學生到了大學二年級的階段,就開始選擇進入不同的工作室,這種教學行為是對自我專業(yè)能力的肯定和自我主動選擇,其實這種選擇由于是按照歸納學的范疇在自我劃定未來的創(chuàng)作方向,選擇同時也就意味著放棄,選擇是“一”,選擇之外的是“多”。藝術不同于其它學科,尤其是當代藝術,它不是靠精密的專業(yè)化學科劃分來取得成就,而是恰恰在于打破學科界限的邊界,在一種開放的態(tài)度之下不斷地去反思現(xiàn)有的藝術實踐、創(chuàng)作方法、思維定勢以及價值觀等等。當代藝術的特性之一就是反叛既有的思維模式,藝術不可能被定位在某個固定的模式中進行。從現(xiàn)在各大美術院校的學科設定來看,八大美院加上綜合性大學里的美術學院:諸如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等諸多院校都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實驗”藝術,“實驗”藝術逐漸變成了學科化的對象,從過去的“在野”狀態(tài)向規(guī)范化的學科轉化,被政府職能部門所接受和認可?!皩嶒灐彼囆g的學科化,很大程度上是當代藝術實踐推動的結果,但是這里面涉及到一個問題——“創(chuàng)新是否可以被教授?”或者說“創(chuàng)新以何種方式注入教學中?”
創(chuàng)新不僅僅是藝術家的焦慮,美術院校的教學也涉及到創(chuàng)新的焦慮。以前美術院校教授基本技法,更多偏向于技藝的傳承,當然我們不能說它沒有創(chuàng)新意識,但它并沒有成為一個教師和學生都要直接面對的焦慮,因為它更多的還是落實在技藝上,并沒有特別去強調藝術家的個體獨立和自覺性。教學成果匯報,還是有一個主體性的骨架支撐。但是近幾年,我們發(fā)現(xiàn),各大美術院校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逐漸有一個傾向,就是逐漸偏向于挖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敢于質疑現(xiàn)有的教學系統(tǒng)和固定框架,大膽地采用自己的方式,將激發(fā)學生的獨立和自覺性放在了前提。也就是說,“實驗”態(tài)度和“實驗”精神是可以通過引導而產生。比如我在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系擔任的是美術理論通識課程的講授,大部分需要我自己在講臺上講,講課和做學術研究并不完全等同,學術研究的東西可以集中在很小的點上,可以集中在藝術史中某一個歷史時期、某一個藝術家,甚至這個藝術家的某一件作品上進行研究。但大學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識性的教育,除了獲取不斷精進的專業(yè)技藝之外,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和對世界的好奇心,尤其是個體的獨立精神和自覺意識?!皩嶒灐焙汀皠?chuàng)新”不是一個技藝的教授,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引導。走出大學校門,有太多的功利誘惑、金錢負擔、塵世包袱,大學四年是人生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人生價值取向就是在這四年里清晰并成形的。
1黃東陽隔案山色紙本設色260×65cm2016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畢業(yè)生作品
上海美術院校的學習氛圍跟四川美術學院的學習氛圍完全不一樣,我在四川美術學院讀書那八年,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亦師亦友,從專業(yè)到生活都可以跟老師暢通無阻地聊。所謂教學相長,課后跟學生做朋友才能真正的教學相長,才能真正幫助他們建立起個體意識,也能幫助我自己意識到“人之為人”的重要性。當時在一門課上,我布置了一個考試題目,叫《我極力向老師所推薦的……》,因為和成績掛鉤,他們就認真地寫。后來考卷一交上來,我發(fā)現(xiàn)平日里給他們推薦的東西,他們基本都沒有去看,即便他們下課后向我強烈要求推薦書目,而當他們拿到題目就自認為已經閱讀里面內容了,這是一種信息時代的資源占有心態(tài)。他們缺乏的是常識和一些基本的經典閱讀,大多數關心的都是一個人宅居在房間里打發(fā)無聊時間的閱讀物。以前我一直以為閱讀什么、關心什么,并不足以說明一個人的淺薄,重要的是如何看待這些對象物,說出具有獨立思考的理由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從他們的推薦理由來看,我發(fā)現(xiàn)閱讀那些相對較好作品的同學,推薦理由也更具思考性和獨立性,那些消遣性的閱讀物,理由也非常的粗淺,大多人云亦云。常識和經典看來還是非常重要,即便是知識更新如此快速的今天,比的不是海量的閱讀信息,而是如何從這些海量信息中選擇和思考,形成自己獨立的價值判斷體系。除了專業(yè)之外,他們關心的話題出現(xiàn)頻率比較高的詞有:理財、健身、外形、旅行、做一件事情的有用率、就業(yè)。
過去,在大學里,一個老師的講義可以用幾十年,現(xiàn)在知識更新速度快,文化工業(yè)的生產已經影響到大學的知識生產?,F(xiàn)在高校開設的課程由選課的學生人數來決定,比如在華東師范大學,一門課程如果沒有四個以上的學生來選修,這門課程就會被校方取消。那么對于文、史、哲這一類冷門學科,因為在就業(yè)上沒有太多的顯性效果,很可能就會因為學生自由選擇課程的數值顯示,而逐漸被淘汰。這個是非??膳碌?,因為前面我們提到的獨立精神和自由人格恰好是靠這些學科來引導。文化工業(yè)不僅影響了知識生產、學術,也嚴重影響著藝術創(chuàng)作。比如高校的學術研究變成“項目申請”,申請項目需要有新意,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不是投機,而是不斷試錯的結果,在試錯的過程中,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才會被激發(fā)出來。
尤其是現(xiàn)在的微信圈,它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就是言論的自由,即便帖子被刪除,仍然有發(fā)聲的機會。但是它是一把雙刃劍,它將人的時間切成了碎片,表面上看可以結交到很多朋友,開闊眼界,但實際上你的朋友仍然是那么幾個,大家所關心的仍然是那么幾件事。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來說,最大的弊端是,微信朋友圈上面的各種展覽信息,很容易使人產生急功近利或者焦躁不安的心態(tài),因為人是在比較中不斷生成自我,我們的時間被它切成了碎片,人也更容易在屏幕背后偽裝自己,精神生活被符號化,信息爆炸之后的一種心理常態(tài)往往呈現(xiàn)為虛無、空洞、關系冷漠、缺乏溫情。人與人的交往變成一條網絡線的交往,這樣的生活方式,何以使我們的藝術能真正深入到人性的細微深處,去洞察幽微呢?我們發(fā)現(xiàn)每年五、六月份各大美術院校的畢業(yè)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活力都是來自于對邊界的突破。但是我們不能不警惕藝術學科受文化工業(yè)的影響,藝術的創(chuàng)造在各大高校抓知識創(chuàng)新和學術研究的項目化的同時,很容易變成一種以符號化的等級秩序?!皠?chuàng)新”體現(xiàn)出來的不是人類的心靈史,而是流向精神生活的符號化。在藝術語言形式上制作出花樣翻新的當代藝術,但是要從這些五花八門的作品中,找到對當代社會問題和文化邏輯嗅覺敏感的作品,仍然很少。藝術創(chuàng)造變成了找流行符號,誰擁有了某種正在流行的藝術語言符號,誰就擁有了話語權,而獨立思考則被各種符號掩蓋了。各種受文化工業(yè)影響建構起來的符號體系壓迫著年輕的學子,而他們也在自覺不自覺中去追求那些符號化的生活。從今年華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的畢業(yè)創(chuàng)作來看,基本上還是我前面說的問題,就是按照工作室的特點進行的創(chuàng)作,大多數還是指導老師理念的一個倒影。學生畢業(yè)時,往往就兩類:一類是老師指點得非常多,學生也比較信任老師,然后做出來的作品可能沒有太多的“錯誤”,但他很可能是老師的影子。另一類是老師用“放牧”的方式,對其發(fā)展不作太多干涉,這一類反而容易出現(xiàn)優(yōu)秀作品。這對教學目的來說,也許是一個悖謬。但藝術和其它學科不同,它一定是開放性的心態(tài)來面對周遭的一切,才能真正做到“實驗性”。
2黃佳雯整形系列硅膠20×60×3cm2016華東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畢業(yè)生作品
高薪
曾經對評價夏皮羅的成就不利的因素,在今天多元論的、文化政治學的語境下,幾乎全部轉變成優(yōu)勢。他不僅在符號學領域所做的積極探索對于今天視覺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他的批評態(tài)度、模式也與今天的文本政治具有相似之處,是藝術史領域較為成功的意識形態(tài)批評的范本……
邁耶·夏皮羅 翻譯:沈語冰
他(歐仁·弗羅芒坦)對品質、色調、色彩與形式的緊密關系的精確標點,遠不止是描述或分析;它們從他對作品整體的直接品味中流溢而出,而這種品味又有待后人對作品嚴格審視的延續(xù)和檢測,旨在對藝術家面相學作出更為精確的洞察。在藝術批評的全部文獻中,就知覺的強度而言,還沒有人可以與他相媲美……
How to View “Experiment” and “Innovation” in Graduate Works?
Generally speaking, academic art contradicts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y separately represent conservatism versus radicalism, closedness versus openness. However, in China, art academy, as the main exporter of contemporary art practitioners,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contemporary art. The disciplinization of “experiment” art makes innovativeness and experimentalism the focuses of teaching, bringing new problems to college teaching. Based on various phenomena of academic art, the author would elaborately discuss this topic.
Academic art, Experimental art,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