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臻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連云港 222000
試析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頸椎綜合征患者的臨床效果
劉臻
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康復科,江蘇連云港222000
目的 對推拿與牽引聯(lián)合治療頸椎綜合征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間收治的74例頸椎綜合征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研究組和對照組。前者給予推拿配合牽引治療,后者單純實施頸牽引治療,比較兩組的總有效率。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1.89%、72.97%,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頸椎綜合征的治療中,采用推拿配合牽引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有利于患者恢復,效果確切。
頸椎綜合征;推拿;牽引;臨床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yndrom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74 cases of cervical syndrom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The former to massage with traction treatment,the latter is simpl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ervical traction treatmen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91.89%and 72.97%,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yndrome,massage combined with traction,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the exact effect.
[Key words]Cervical syndrome;Massage;Traction;Clinical effect
頸椎病,也稱頸椎退行性關節(jié)炎、頸椎綜合征,是臨床骨科的常見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頸段脊椎發(fā)生慢性退行性病變而致[1]。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方式的變化,頸椎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該院對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間診治的頸椎綜合征患者給予了推拿與牽引聯(lián)合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所有研究對象均為方便選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該院進行治療的頸椎綜合征患者。將74例病人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37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25~65歲,平均(40.3±4.7)歲;病程2個月~5年,平均(1.8±0.6)年。對照組中,男22例,女15例;年齡24~66歲,平均(40.6±4.4)歲;病程3個月~5.3年,平均1.8±0.8年。兩組在基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值得比較。
1.2入選與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2]:①符合頸椎病的西醫(yī)診斷標準;②滿足頸椎病的中醫(yī)診斷標準;③均知情并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3]:①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高血壓者,且合并嚴重的其他臟器系統(tǒng)疾病者;②CT顯示頸部結核、腦腫瘤者;③中后期妊娠高血壓女性患者等。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單純使用頸牽引的方法治療:患者取坐位,取頜枕帶行持續(xù)牽引,角度前屈10~20°,牽引重量保持在4~6 kg左右,持續(xù)時間約為20 min。在對照組基礎上,研究組加用推拿法治療,具體操作如下:患者取坐位,醫(yī)者站在患者側面或后側。首先,采用滾法推拿患者的頸肩部與背部,反復5 min后再輕柔按鈕,反復進行5~6次,以利于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患者的痙攣癥狀。其次,在出現壓痛癥狀的一側頭夾肌,使用指彈推法用油脂反復推拿5~6次;在出現壓痛癥狀的一側,還應采用一指彈法自風府穴推拿至大椎穴處,反復5次左右。除此之外,還應采用頸部拔伸旋轉法治療:操作者用一只手的肘窩托起患者下頜部位,緩慢地左右旋轉,直至達到最大限度,約反復3次;然后,使用滾法與揉法治療頸肩部與背部。上述方法持續(xù)20 min/次左右,1次/d,連續(xù)治療30次。
1.4觀察項目
認真觀察并記錄兩組的眩暈、頸肩部酸麻、疼痛等癥狀,評價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
1.5效果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恢復程度及相關標準,可將療效評定為3個級別:顯效、有效和無效[4]?;颊叩纳现林?、眩暈、頸肩部疼痛或酸麻等癥狀消失后基本消失,頸椎綜合征恢復至之前的Ⅱ度以上,即為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較之前有所改善,頸椎綜合征改善一個等級,即為無效;癥狀無任何好轉,或者加重,即為無效[5]。其中,顯效率+有效率=總有效率。
1.6統(tǒng)計方法
收集的數據均使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用[n(%)]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t檢驗,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的治療效果對比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后,兩組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其中,研究組的總有效率為91.89%,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2.97%,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具體見表1。
表1 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2.2兩組的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治療后,研究組與對照組均未無患者出現并發(fā)癥。
頸椎綜合征是一類由于頸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病變及其繼發(fā)性椎間關節(jié)退行性病變,進而引起椎動脈、脊髓、交感神經及神經根等組織受累而導致的慢性疾病,臨床癥狀主要有耳鳴、頭暈、肩臂麻痛、頭暈、肢端發(fā)涼、發(fā)紺等[6]。老年人是頸椎病的高發(fā)人群,但在生活與工作方式的影響下,發(fā)病率呈年輕化傾向。頸椎退行性病變、外感風寒濕邪、慢性勞損,是誘發(fā)頸椎病的重要因素[7]。由于頸椎病會對脊神經、脊髓產生一定的壓迫作用,進而引起肌肉萎縮、上肢麻木、肌力下降等癥狀,中醫(yī)認為這些癥狀均屬于“痹癥”范疇[8]。因此,頸椎病的主要病理為肝腎虛虧,血瘀,脈絡不通,治療的關鍵是舒經活絡、解痙止暈。根據這個治療原則,應采用推、拿、滾、揉的方法,以達到解痙、松弛肌肉、促進病變軟組織功能恢復的效果。
采用推拿法,能夠有效促進局部組織放松及血液循環(huán),故可選擇足太陽膀胱、手三陽經等穴位。通過使用揉法、按法滾法對患者背部、頸肩部進行規(guī)律的治療,可有效疏通患者經絡,進一步松解其周圍軟組織的粘連,肌肉緊張及痙攣癥狀得到緩解,神經組織間的氣血供氧也得以改善。對于出現眩暈癥狀者,采用頭頸部推拿法,可有效改善其大腦的血流量,使供血不足引發(fā)的癥狀得到徹底緩解,對促進患者康復具有積極作用。除此之外,實施牽引治療后,患者的髓核壓力下降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期間可通過推拿法促進椎間盤復位原來位置。
在研究中,該院對研究組實施了推拿配合牽引治療方法,對照組則采用單純的頸牽引治療。從表1中可看出,研究組的總有效率高達91.89%,遠高于對照組的72.97%,兩組差異顯著。這表明,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頸椎綜合征,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頸肩部酸麻、疼痛、眩暈等臨床癥狀,大大減輕了患者的不適,治療效果好。從結果2.2中可得知,兩組均無并發(fā)癥發(fā)生。這表明,無論是單純牽引或是推拿、牽引聯(lián)用治療頸椎綜合征,若采用正確的操作手法,均不會導致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安全性較好。有研究[9]指出,對于頸椎綜合征患者,采用推拿與牽引聯(lián)合治療法,確實能夠較有效地緩解患者的頸椎疼痛、酸麻等癥狀,總有效率在90%以上,效果較令人滿意。該文結果與該研究闡述的觀點一致性較高,進一步印證了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頸椎綜合征的有效性與可行性均較高,說明該方案不失為一種好的治療方案。至于該文結果中的總有效率略高于研究中提及的數據,這主要與選取病例的數目不一致有關。
由此可見,對于頸椎綜合征,聯(lián)合應用推拿、牽引法治療,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頸椎病癥狀,減輕患者的不適感與疼痛感,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且無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療效確切、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應用與推廣。
[1]趙霞.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8):197-198.
[2]閭文群.針灸配合推拿和牽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2016,10(2):24-25.
[3]李敬軍.推拿配合牽引治療頸椎病綜合征患者120例臨床分析[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27(20):83-84.
[4]沈奕州.推拿聯(lián)合牽引針灸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3,34(4):485-486.
[5]張玉欣.頭針配合推拿牽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4,10(9):73-74.
[6]葛文忠.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5(S3):259-260.
[7]紀清楚.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17):34-35.
[8]梅榮軍,王浩飏.中醫(yī)療法為主治療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綜述[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2):63-64.
[9]張志蘭.針灸配合手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51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3,22(3):454-455.
Clinical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Tra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yndrome
LIU Zhe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ianyungang,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000 China
R274
A
1674-0742(2016)07(b)-0171-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171
劉臻(1971.7-),男,江蘇連云港人,本科,副主任中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針灸推拿與骨關節(jié)病康復。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