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問問
旅行,是心靈的閱讀,而閱讀,是心靈的旅行。
親子旅行中,孩子的腳步就是他的目光,一寸一寸地閱讀這個世界。旅途之前,無論是長途還是短足,在整理行李的時候,別忘記帶上一兩本書,讓孩子的腳步在旅行的同時,心靈也跟著旅行。
旅行的間隙,隨手從背包里拿出兩本書,一本給孩子,一本給自己,靜靜地坐下來。在人來人往的機場,在農莊里,在酒店的樹蔭下,閱讀讓光陰也變得更加多彩。一個人在喧鬧的背景中迅速讓自己安靜下來,進入一個相對自我的閱讀狀態(tài),是一種特別的能力,需要來自根植于內心的自省自覺。
我不止在小米的面前做到隨時隨地地閱讀,在他看不見的地方更要閱讀,只有閱讀才能讓我跟上他的成長的腳步。人生有兩個黃金閱讀期,第一個是成長時期,另外一個就是初為父母時期。推動我汲取知識的力量,不再是考試、升學和就職,而是孩子,這種力量是無窮的,并且是具有生命力的。如果有一段時間我懈怠偷懶,或者將太多的精力投注到外界,我就發(fā)現(xiàn)跟隨小米的腳步就些踉踉蹌蹌,回答小米的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為什么”時就有些力不從心。一旦閱讀成為孩子生活中深入骨髓的習慣,成為他獲得知識和力量的源泉,他的為什么都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的時候,他會毫不猶豫地安靜地坐在角落里,不再煩擾你,享受屬于他自己的一個人時光。
在東京的地鐵、公園和街頭,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步履匆匆,總有一部分人在坐下來的瞬間,掏出一本書來讀。比起壯觀的自然景色,這是更美的另一種人文風景。法國塞納河邊的繁華書市至今依然讓我常常懷念。
傳說二戰(zhàn)時,在波蘭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納粹法西斯在對猶太人進行殘酷折磨和瘋狂屠殺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許多猶太人在那種極其艱難的時刻.甚至就要失去自己生命時,他們隨身攜帶的竟是幾本書。除了《圣經》,還有一些科學、自然、地理、文學方面的書。面對黑洞洞的槍口,許多人走向刑場時,手里還緊緊地拿著一本書,就連小孩子手里攥著一本書。納粹法西斯雖然殘酷,卻感嘆:這是一個真正不可戰(zhàn)勝的民族,他們內心強大的力量,足以抵擋住向他們射來的子彈。
德國這個從多災多難中重新站起來的國家,對書業(yè)有極好的保護措施,當季圖書從不打折,卻不影響每個德國人人手一本書。波蘭的地鐵列車上,人們的眼睛不是望向窗外的美景,就是盯著手中的書籍。
我一直相信,閱讀是有力量的,而文字是有養(yǎng)分的。一個常常讀書的孩子,他身上有一股別于他人的氣息,叫做書卷氣。書卷氣不是贏弱和呆滯,而是他眼瞳中的神采飛揚,和望向你時的篤定安然。
旅行中的閱讀,不一定要深邃深刻,但一定要有行走的狀態(tài),一定要有對遠方的渴慕。有時是陌生城市中的車水馬龍,有時又是長郊野外的鳥語花香.或者是幾萬米高空的悠然遠眺,又或者是初初第一眼的相視而笑。那些來自靈魂深處的震顫,在你千里迢迢的路途中,悄然借助紙墨的力量提前來到你面前。
路途中,小米最喜歡讀的是《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叫蒂皮的法國小姑娘從小跟野生動物一起長大,她跟獅子豹子嬉戲,與鱷魚擁抱,坐在大象的背上,她與蛇一起睡覺,原來野生動物一點兒也不可怕,甚至大部分的時候,他們比人類更友善更溫順更安靜,他們懂得什么是友誼。動物怕人類比人類怕他們還要多得多,所以小米說,我要對動物們好一些,再好一些。
旅行永遠達不到閱讀的廣度和深度,因為目光永遠比行走要快得多,思想永遠比腳步要深刻得多。但是不能因此停止行走,腳步踩在陌生土地上的力量,是另一種切入體膚的閱讀。當你停止行走時,世界會很大,大到你無法企及。當你開始邁開步子行走時,你又會感到:世界很小,小到你邁開雙腳就可以抵達。這就是旅行和閱讀之間神奇的關聯(lián)。
去東京吉力卜美術館之前,宮崎駿的每一部動畫片對于小米都是奇跡。參觀完吉力卜美術館之后,他知道了動畫片的構思、設計、創(chuàng)作、制作的過程,原來那些動畫片是一張一張的地畫出來的。東京之行后,他甚至嘗試自己制作動畫,雖然因為技術上的原因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但是到底在朝“動畫”這個領域起航了。
我在路上閱讀的,常常是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寫到: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
我寫下這些文字時在想,其實天下每一個母親都一樣,我們都愿意用一輩子的時間,慢慢地陪著他走,陪著他第一次邁開步子,第一次走出家門,走過世界,過生命中無限的山水風光。
這一路走來,我和小米一路行一路讀。閱讀不僅是旅途錦囊攻略的來源,更不止是填補旅途空閑閑暇打發(fā)時光,閱讀是用心靈行走我們從未走過的遠方,是用靈魂抵達我們從未抵達的圣地。
外面的世界是一本比任何書籍都要精彩生動形象的書,當書上的場景、腦海中的想象變成了現(xiàn)實時,對孩子而言是一種最美好的回憶。幼年的記憶是短暫的,但是小米記得陽光漫過吉力卜美術館里的鳥籠式旋轉樓梯,記得香港迪斯尼飛天游行中與王子公主跳的一場圓舞……這些記憶都是他成長中的養(yǎng)分。我們每一次歸來時,偶爾提起這些記憶點滴,仿佛翻開了存在內心的一本書,時光的況味撲面而來。
每一次旅行之后,回到我們居住的城市,就好像是從一場抽離狀態(tài)的“閱讀”回到現(xiàn)實的世界。
而開始每一場旅行開始,我們仿佛再次打開了這一本叫做“世界”的書。
生命是一場浩大而漫長的單程旅行,每一步足跡都值得紀念。
文章節(jié)選自親子散文集《寶貝,我們一起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