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倩
一、問題的提出
試卷講評課在高中課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面臨高考壓力的高三課堂。如何上好試卷講評課是廣大教師比較關注的話題?,F實中的試卷講評課堂只是“告訴式”、“硬性糾錯式”,往往是老師“一言堂”,比較枯燥乏味。試卷評講課抑制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和英語技能的提高。Swain(1958)提出可理解性語言輸出假設,認為學習者除了盡可能多地接受可理解輸入外,還必須通過有意義的語言輸出,達到對目的語運用的準確性和流利性。在英語四大技能“聽,說,讀,寫”中,讀和寫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是信息輸入的主要途徑,而寫作則是信息輸出的重要形式。讀和寫體現了英語文本的輸入與輸出的交互式體驗,體現了學生理解與思維的發(fā)散。近年來,許多專家學者都增加了這方面研究,提出“以讀促寫,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英語課堂上,我們看到了很多老師精心選擇了文章,讓學生閱讀,并設置合理的讀后寫作任務,應用讀寫結合的課堂教學模式。筆者想能否將試卷評析課與讀寫課堂結合起來,取長補短,既擺脫單一的試卷講評模式,又加強對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重視度,提高試卷講評課的效率和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讀寫結合的試卷講評課堂的優(yōu)點
1.節(jié)省文本選擇與讀寫課堂閱讀時間??v觀各個省市的試卷構成,除了聽力、單選等個別題型外,大部分還是基于完整或部分稍長的英語文本,如完形填空、閱讀理解、任務型閱讀等。這些題型本身就是很好的英語文本材料,才被選來作為考試或模擬的出題源,從這些材料中選擇合適的閱讀文本無疑比讓教師從茫茫大海中隨意挑選文本更省時省力。同時,一般的讀寫課堂流程遵循“閱讀——分析討論——寫作”這三個步驟,閱讀是其中第一環(huán)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能否對文本進行深度閱讀理解與透析是寫作效果的決定因素之一。很多讀寫課堂的反饋表明要在一堂課上完成文本閱讀、分析和寫作任務,甚至對寫作文本的點評幾乎是不太可能的。導致很多讀寫課堂出現弊端,如濫竽充數——只有閱讀賞析,沒有真正的寫作,寫作任務只作為課后的補充性作業(yè);如蜻蜓點水——)三個步驟都只是為了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任務,并未深入分析,點評習作可能只是形式,淺嘗輒止而已。如果試卷評析時,學生對文本已經有了初步理解,同時完成了相應的閱讀任務,為后續(xù)討論寫作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學生易于接受,又節(jié)省時間。
2.試卷材料真實可靠,二次利用度好。在一份高考試卷真題或模擬題中,幾乎所有閱讀類文本都取自于原汁原味的英語讀物,話題可能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健康衛(wèi)生、科技、語言等多方面。視野開闊,兼具深度和廣度。以江蘇省為例,綜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和《2014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江蘇卷)說明》對閱讀理解方面的要求是:考生能讀懂簡易的英語文學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說明、廣告,以及書、報、雜志中關于一般性話題的簡短文章并回答相關問題。并且對考試材料的文本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已經進行了相應的刪減與改編,更符合學生實際,效度相應更高。
3.通過讀寫試卷文本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外語課程必須包含三方面內容:(1)語言知識與技能;(2)文化知識;(3)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文秋芳,2008)。單純的試卷評析課堂只能滿足第一方面的內容。而且實際操作中,評析課堂存在很大問題,有些教師過度側重語法知識點和詞匯用法講解,忽視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張馗,2013)通過再次讀寫文本,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欠缺的英語語言知識,更可以充分理解和運用所測試文本,并有效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尤其是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如浙江省寧波市2012屆高三十校聯(lián)考英語試題中,B篇閱讀理解是一篇關于euthanasia(安樂死)的文章,其中提到澳大利亞關于安樂死合法化的選票已經通過了,并講述了它的影響。安樂死本身就是一個有道德爭議的話題,教師可以根據這個話題設計一個寫作任務——你是否支持安樂死合法化,學生在這樣的正反話題中既拓寬了眼界,熟悉了一些英語表達,更重要的是批判性思維得以發(fā)散,激發(fā)認知沖突和思考意向,在做出最終判斷之前需要對各方觀點的產生過程、背景、方法、證據等進行深入分析和評價,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辨技能、品質和情感特質都得到很好的發(fā)展。(潘正凱,2014)
三、讀寫結合下的試卷講評課的建議
1.正確的文本選擇。雖然測試試卷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都占優(yōu)勢,包羅萬象,但并不是所有文本或者錯題集都適合作為讀寫材料。教師應該對做的測試卷中的文本進行細致篩選。可以從話題、語言鮮活度、學生興趣等方面考慮。所選文本要能提供給學生豐富的語言素材,同時話題具有探討性,學生根據這個話題能做出合理引申和批判思考。一些科普性文章、應用文顯然不能作為讀寫文本。對文本的篩選保證學生接觸到各種不同的寫作材料,充分二次利用試卷。提高學生對試卷內容的重視度,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思考寫作習慣。
2.合理的講解和讀寫訓練時間分配。雖然測試時學生對文章的先行閱讀及評析時的講解,可以省去一部分閱讀理解的時間,但是由于試卷題目難度不同,講解所花時間必然不同,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時間分配,如果題目過難,講解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不宜把試卷評析和讀寫放在同一節(jié)課上,而應該分成兩課時。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學情,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考慮教學難點的設計。試卷評析應突出重點,注重文本理解和重要詞組、句式的積累,為寫作做好鋪墊。注意試卷評析和讀寫訓練的重點仍然是以讀促寫,試卷評析只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本,掌握里面可以用的寫作素材,絕對不可以喧賓奪主。
3.講評與寫作的有效性和多樣性結合。試卷評析課和讀寫課本身屬于兩個不同課型,所以將其融合有一定難度,如果每一個步驟都是蜻蜓點水,那么必然淪為四不像課型,我們一定要注意兩大有效性。其中之一是試卷評析的有效性,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題目評講,注意技巧點撥。其次是讀寫課中寫作任務的講評,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或老師的口頭點評完成。不論哪一種,教師應該給予明確的評價依據和指導,讓學生增強寫作信心,順利完成寫作任務時,真正提高寫作能力,而不是為了課堂寫作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