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俊強
?
觀點
單秀法:應對好外來威脅解決好自身問題
記者/李俊強
最近一個時期,我軍現(xiàn)代化建設成果不斷浮出水面,尤其去年九三閱兵時,我軍一批新式裝備大量集中曝光,極大地振奮鼓舞了軍民士氣。但同期我軍面臨的外部挑戰(zhàn)也開始嚴峻起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最近也意識到中國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不斷進步,尤其軍隊的建設早已今非昔比,美軍對中國軍隊的態(tài)度也從藐視到正視再到現(xiàn)在的重視。與此同時,美軍對中國的圍堵也從書面計劃逐步落實到具體的步驟實施上,尤其在南海表現(xiàn)的更為突出和明顯。而南海涉及到中美兩國的戰(zhàn)略性利益,從短期來看,中美兩國都沒后退的可能性,那么中美在南海的沖突還將持續(xù)下去,南海仲裁案只是個開端,中國絕不可掉以輕心。但是我們的態(tài)度始終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
帶著有關問題,我們請教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戰(zhàn)略理論和戰(zhàn)略研究部研究員單秀法教授。他談到:
海洋問題是在中國發(fā)展進程中一定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通過南海仲裁案及時的擺在中國人的面前了,也提到國際上來了。有人說70年代為什么沒解決南海問題,其實70年代中國老一代領導人解決的是非常好的,1974年我們收回了西沙群島,要不然現(xiàn)在我們在南海會更被動;1987年又在南沙奪回了幾個島礁,當時的劉華清海軍司令也想更進一步,因為許多原因,沒有成功。在鄧小平時代,改革開放,南海變成了主權屬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因為當時中國首先要集中精力解決臺灣統(tǒng)一問題,1980年鄧小平有一個講話:84年三大任務,改革開放、黨的建設、統(tǒng)一祖國。
中國的發(fā)展,中國的崛起一定要解決海洋問題,海洋問題實際上是分為三個問題:東南亞建立中華文化經濟圈,不只是島礁之爭,是中華文化和經濟對東南亞的影響,是東南亞的整個主導權的問題;另一個是臺海問題,其實也是祖國統(tǒng)一問題,若是祖國都未統(tǒng)一,中國又如何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第三個要建立東亞的中日韓經濟自貿區(qū),這三個也都在解決過程中。
軍事科學院戰(zhàn)略理論和戰(zhàn)略研究部研究員單秀法教授
南海問題只是中國海洋問題中的一個,而仲裁案又是南海問題中的一個小問題,南海問題中很大一部分還是中美競爭南海主導權的問題。仲裁案實質是個什么問題呢?其實就是歷史性權益和海洋法的矛盾,我們強調的是歷史性的權益,我們不說太久之前的就說二戰(zhàn)后,我們現(xiàn)在只是落實二戰(zhàn)后,中國作為一個戰(zhàn)勝國應有的權益,這個要求不高,當時美國也都是同意的,只是后來因為某些原因美國又變卦了。對南海問題,原先我們沒有能力,認識上也沒有這種緊迫性,但現(xiàn)在我們開始在南海建島,原先美國認為我們要建三個航母艦隊才能控制南海,現(xiàn)在我們在南海建島實際上也是在修建一個軍事基地,每一個島嶼就是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那么美軍認為“航行自由”肯定受影響。但是南海的航行自由應該是由中國來定義的,而不是由美國定義的,畢竟南海是在中國家門口而不是美國家門口,如果要是由中國來定義墨西哥灣的航行自由,那么美國肯定不會同意。如果南海問題無法通過談判解決,怎么辦呢?那么我們還能再退一步嗎?不能了,南海就是我們的家門口,我們還能向哪退?那怎么辦,實在不行就武力解決,現(xiàn)在我們實力還不是很強,那么十年后呢,那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了。
再者,中國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哪里?不是美國、不是日本、也不是菲律賓,是中國自己。中國是個超大型國家,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中國內部治理好了,那么誰對中國都沒有辦法?,F(xiàn)在的問題是: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中國現(xiàn)在進入了改革深水區(qū),能不能過去呢,有兩種可能,一是出現(xiàn)了問題,向后退一步,及時退出來;二是成功渡過這個深水區(qū),改革開放取得成功。中國經過了毛主席三十多年的建設,鄧小平時期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現(xiàn)在進入一個全面提升的階段。前面說過,中國面臨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中國自己,中國能不能解決南海問題、臺海問題和東海問題取決于中國自身的發(fā)展,也取決于我們黨的建設問題,這樣來看待問題,其實南海也不是一個問題,從國際環(huán)境上來看,美國和周邊國家都害怕中國的發(fā)展,而從經濟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對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是沒有辦法阻撓的,即使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中國依舊發(fā)展得很好。所以他們只能在中國周邊影響阻礙中國的發(fā)展。
現(xiàn)階段,中國最大的敵人依舊是自己,外界所給我們設置的障礙和困難,我們都是有辦法克服的,外界的問題無法困住中國的腳步,讓中國停滯不前甚至倒退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要警惕我們內部不要犯一些大的政策性錯誤,政府不要被民粹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綁架,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中國在發(fā)展的道路上是沒有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