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新長
(開封市隴海醫(yī)院 內(nèi)二科 河南 開封 475003)
?
呼吸困難鑒別指數(shù)對老年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難的鑒別價值
史新長
(開封市隴海醫(yī)院 內(nèi)二科河南 開封475003)
目的探討呼吸困難鑒別指數(shù)(DDI)對老年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難的鑒別價值。方法選取開封市隴海醫(yī)院收治的76例老年呼吸困難患者,其中39例為心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組),37例為肺源性呼吸困難(肺源性組),另選取同期體檢無心肺疾病的40例老年人(正常組)。3組均檢測呼氣峰值流速(PEF)及DDI。結(jié)果心源性組BNP高于肺源性組及正常組(P<0.05),肺源性組BNP高于正常組(P<0.05);心源性組和肺源性組DDI低于正常組(P<0.05),肺源性DDI低于心源性組(P<0.05)。結(jié)論DDI可為鑒別老年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難提供重要參考價值,值得推廣。
心源性呼吸困難;肺源性呼吸困難;老年;呼吸困難鑒別指數(shù)
在老年患者中呼吸困難時常出現(xiàn),主要包括肺源性與心源性兩種,因臨床表現(xiàn)相似度高,鑒別診斷難度較大,再加之治療原則存在差異,為此,若誤診會增加致殘或致死風(fēng)險。老年人由于生理機能不斷衰退,多合并心肺疾病,比如心力衰竭并肺功能障礙或心功能障礙等,疾病突發(fā)后會增加治療難度。為有效鑒別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難,需尋找可靠性高、簡易的床邊客觀指標,其中頗受關(guān)注地為呼吸困難鑒別指數(shù)(thedyspnea differentiation index,DDI)與呼氣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本研究選取76例老年呼吸困難患者,探討DDI對老年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難的鑒別價值,詳述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開封市隴海醫(yī)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76例老年呼吸困難患者及同期體檢無心肺疾病的40例老年人。76例患者中39例為心源性呼吸困難,37例為肺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組中男21例,女18例;年齡為62~83歲,平均(69.4±6.2)歲;冠心病19例,擴張型心肌病10例,風(fēng)濕性心臟病10例。肺源性組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為61~82歲,平均(68.7±7.6)歲;支氣管哮喘9例,肺結(jié)核5例,慢性支氣管炎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正常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為60~79歲,平均(69.1±8.6)歲。3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組成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檢測方法3組入院后均采集靜脈全血2 ml,將血清分離后檢測腦鈉肽(BNP)。于吸氧前或吸氧停止20 min內(nèi)采集動脈血進行血氣分析,應(yīng)用全自動血氣分析儀。應(yīng)用呼氣峰流速檢查儀測定PEF,坐位并保持平靜,重復(fù)測定3次,每次間隔需超過2 min,取最高值。再依據(jù)PaO2及PEF結(jié)果計算DDI,主要應(yīng)用Rajesh法。
心源性組BNP高于肺源性組及正常組(P<0.05),肺源性組BNP高于正常組(P<0.05);心源性組和肺源性組PEF和PaO2低于正常組(P<0.05),肺源性PEF和PaO2低于心源性組(P<0.05);心源性組和肺源性組DDI低于正常組(P<0.05),肺源性DDI低于心源性組(P<0.05)。見表1。
老年肺源性與心源性呼吸困難臨床表現(xiàn)相似度高,且具有重疊性,鑒別難度大,極易誤診,而二者治療又相差甚遠,準確的鑒別診斷很重要。臨床鑒別主要參考信息為發(fā)病時間、病史等,比如難以平臥、發(fā)作于夜間等,心臟體征、CT或心電圖檢查以及血氣分析等雖可提供輔助參考價值,但是依舊受限。BNP屬于心臟神經(jīng)激素,其分泌與合成均在心室中,心室壁張力增加與心室負荷均會刺激其分泌。目前臨床已將其作為診斷充血性心力衰竭與反映其嚴重性的主要指標。PEF則屬于肺功能檢測指標,密切關(guān)聯(lián)于氣道高反應(yīng)性,且與氣道阻力FEV1這一金指標高度相關(guān)[1]。PEF優(yōu)勢在于簡便,可準確判斷氣道阻力大小。肺源性呼吸困難多為氣道疾病所致,比如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及支氣管哮喘等,支氣管黏膜出現(xiàn)炎癥、充血或水腫后腺體分泌處于亢進狀態(tài),會導(dǎo)致氣道狹窄、痙攣以及閉塞等,提升氣道阻力,呼吸功能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通氣障礙且為阻塞性,PEF水平降低。本研究中肺源性組PEF為(127.8±13.7)L/min,低于心源性組(257.6±30.1)L/min與正常組(546.8±52.2)L/min。相較于肺源性組,心源性組DDI、PEF均值更高,與文獻報道[2]吻合。左心排血不足以提升肺毛細血管壓與肺靜脈壓,進而致使肺泡或肺間質(zhì)水腫,導(dǎo)致?lián)Q氣及通氣功能障礙。據(jù)報道,心源性呼吸困難會導(dǎo)致肺殘氣量減少,閉合氣道后最大吸氣壓降低,致使氣血流比例異常[3]。相較于肺源性呼吸困難,心源性呼吸困難主要對大氣道產(chǎn)生影響,故而氣道阻塞遲發(fā),PEF值更高。為此,臨床提出PEF值在150 L/min以上提示為心源性呼吸困難,低于150 L/min則為肺源性呼吸困難,因PEF可重疊于120~220 L/min范圍內(nèi),鑒別受限。
表1 3組各項檢測結(jié)果比較±s)
基于此,臨床提出檢測DDI指標。據(jù)報道,PEF診斷率為72%,而DDI為79%,若醫(yī)生經(jīng)驗豐富,可上升至94%[4]。DDI主要是對患者PEF與動脈血氧分壓測量后所得,客觀性強,可減少PEF單獨應(yīng)用的偏差,更加全面可靠。為此DDI可將呼吸困難特征準確反映出來,科學(xué)鑒別呼吸困難是心源性還是肺源性。本研究中心源性組和肺源性組DDI低于正常組(P<0.05),肺源性DDI低于心源性組(P<0.05)。這與文獻報道[5]相近。
綜上所述,DDI可為鑒別老年肺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難提供重要參考價值,值得推廣。
[1]郭美姿,陳曉琳,黃明敏,等.腦鈉肽聯(lián)合無創(chuàng)血流動力學(xué)監(jiān)測在老年呼吸困難鑒別診斷中的意義[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0,27(11):751-754.
[2]謝興宇,吉蒙,辜強,等.氨基末端-B型腦鈉肽前體對急性呼吸困難鑒別診斷的臨床觀察[J].中國急救醫(yī)學(xué),2012,32(7):651-653.
[3]俞夢越,鄭磊.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難的實驗室鑒別診斷[J].中華檢驗醫(yī)學(xué)雜志,2013,36(6):498-501.
[4]陳春雷,鄭偉.聯(lián)合BNP和氣急鑒別指數(shù)在呼吸困難病因鑒別中的應(yīng)用[J].中國急救復(fù)蘇與災(zāi)害醫(yī)學(xué)雜志,2011,6(10):870-872,884.
[5]胡建榮,屠春林,唐志軍,等.急性呼吸困難的鑒別診斷臨床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1,16(5):662-663.
R 563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100
2015-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