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祎雯 徐永成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廣東 惠州 516001)
?
內鏡配合藥物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梁祎雯徐永成
(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廣東 惠州516001)
目的探討內鏡配合藥物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選取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隨機分為聯(lián)合組和藥物組。藥物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聯(lián)合組采用內鏡配合藥物治療。比較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結果聯(lián)合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聯(lián)合組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藥物組短(P<0.05)。聯(lián)合組再出血發(fā)生率低于藥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內鏡配合藥物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效果顯著,可快速止血并減少再出血,值得推廣使用。
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治療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之一,病情危急,短時間內會大量出血,處理不及時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器質性損害,甚至威脅患者生命[1-2]。目前,臨床上對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療策略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由于手術治療的創(chuàng)傷性,所以對于大部分尚未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的上消化道出血一般采用保守藥物治療[3-4]。但藥物治療起效較慢,且仍有一部分患者在藥物治療后復發(fā)出血,治療不徹底。內鏡治療是一種新型的微創(chuàng)治療技術,比手術治療創(chuàng)傷小,比藥物治療療效更直接和確切,已在多種疾病中得到應用[5]。本研究采用內鏡配合藥物治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對比分析其治療效果,現(xiàn)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惠州市中心人民醫(yī)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納入和排除標準:經臨床及影像學檢查明確診斷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分級為ForrestⅠa~Ⅱb級,符合內鏡治療指征;發(fā)病24 h內送診;既往無上消化道出血史,無長期服藥史,入院前3 a內無手術史,年齡為18~72歲;發(fā)病前精神正常,生活可自理;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隨機將研究對象分為聯(lián)合組和藥物組,各75例。聯(lián)合組中男40例,女35例,平均年齡(51.02±15.07)歲;出血原因:胃潰瘍20例、十二指腸潰瘍18例、復合性潰瘍14例、出血性胃炎12例、胃癌8例、未知原因3例。藥物組中男38例,女37例,平均年齡(50.87±14.02)歲;出血原因:胃潰瘍22例、十二指腸潰瘍19例、復合性潰瘍13例、出血性胃炎11例、胃癌6例、未知原因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出血原因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藥物組采用常規(guī)藥物治療,患者入院后立刻建立靜脈通路,禁食,必要時輸血,監(jiān)測生命體征,并給予質子泵抑制劑抑酸。聯(lián)合組采用內鏡配合藥物治療,患者入院后先給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同時盡快安排胃鏡檢查,根據(jù)情況盡量安排無痛胃鏡,提高檢查配合度,先使用丙泊酚聯(lián)合地佐辛靜脈推注,在胃鏡下確定出血部位后局部噴灑冰鹽水或稀釋的去甲腎上腺素溶液,局部多點黏膜下注射1∶10 000腎上腺素生理鹽水、熱凝固止血及止血夾夾閉創(chuàng)面等措施止血。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臨床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觀察患者不良反應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療效判定將治療效果分為痊愈、好轉、無效3個等級。痊愈:治療24 h內出血停止,患者血壓平穩(wěn),心率正常,無再出血,無腸鳴音亢進,血常規(guī)正常;好轉:治療24~72 h出血量明顯減少或基本止血,臨床癥狀有所好轉,生命體征平穩(wěn);無效:治療72 h后仍有出血,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或患者轉入手術治療。
2.1治療效果聯(lián)合組痊愈50例,好轉20例,無效5例;藥物組痊愈35例,好轉25例,無效15例。聯(lián)合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
2.2止血時間及住院時間聯(lián)合組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藥物組短(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s)
2.3再出血情況聯(lián)合組發(fā)生5例(6.67%)再出血,藥物組發(fā)生15例(20.00%)再出血。聯(lián)合組再出血發(fā)生率低于藥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上消化道是指Teitz韌帶以上的消化道部分,主要包括十二指腸、胃和食管,上消化道出血也主要是指這部分及肝膽等部位引發(fā)的出血。潰瘍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6]。由于上消化道部分血供充足,其發(fā)生出血后,可能伴隨著短時間內大量出血,甚至引起患者休克,直接威脅患者生命。手術治療通常可以有效止血,但手術創(chuàng)傷極大,患者術后恢復緩慢,所以對于Forrest Ⅱc級以下的出血,臨床上優(yōu)先考慮進行保守治療。但傳統(tǒng)靜脈給藥方式起效較慢,且止血效果亦并不十分理想。內鏡是最近二十年內興起的新型技術,其是介于保守治療與手術之間的一種治療手段,具有微創(chuàng)、快速、精準的特點,可直接作用于病灶,不僅可通過內鏡給藥提高局部藥物濃度,增強藥效,亦可通過內鏡物理止血[7]。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組患者治療效果優(yōu)于藥物組,止血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藥物組短(P<0.05),說明內鏡配合藥物止血更快,術后康復速度更快。同時,聯(lián)合組再出血發(fā)生率低于藥物組(P<0.05)。
綜上所述,內鏡配合藥物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效果顯著,可快速止血并減少再出血,值得推廣使用。
[1]林三仁.關注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診治進展[J].中華內科雜志,2012,51(2):89-90.
[2]溫艷東,范鐵兵,劉龍濤,等.上消化道出血的中醫(yī)藥研究進展[J].國際中醫(yī)中藥雜志,2015,37(8):766-768.
[3]張憲,劉紅升,蘇琴,等.不同聯(lián)合用藥方案救治非甾體類抗炎藥物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療效[J].中國急救醫(yī)學,2015,35(8):712-714.
[4]尚品杰.內鏡下硬化劑注射聯(lián)合蘭索拉唑治療老年上消化道出血5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2246-2247.
[5]趙九龍,楊帆,李兆申,等.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變的內鏡下篩查和精查進展[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15,32(5):338-340.
[6]虞竹雯,肖坤庭,徐小明,等.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膠囊內鏡檢查后再出血的危險因素探討[J].胃腸病學,2015,20(8):462-466.
[7]馮春,周平紅.內鏡止血治療在消化道出血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4,17(8):839-840.
R 573.2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35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