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紅
(開封美寶空分醫(yī)院 河南 開封 475000)
?
燒傷病房常見病原菌耐藥性與分布分析
鄭玉紅
(開封美寶空分醫(yī)院河南 開封475000)
目的研究分析燒傷病房常見病原菌耐藥性和分布情況。方法選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開封美寶空分醫(yī)院收治的158例燒傷住院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jìn)行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共檢驗出472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球菌占19.07%,革蘭陰性桿菌占76.06%,真菌占4.87%。在革蘭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不具有耐藥性;腸球菌屬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藥率最低。在革蘭陰性桿菌中,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最低;鮑氏不動桿菌和陰溝腸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最低。真菌中的假絲酵母菌屬對酮康唑等均無耐藥性。結(jié)論目前燒傷病房內(nèi)病原菌的耐藥性普遍較高,特別是革蘭陰性菌,所以需要加強(qiáng)病原菌耐藥性檢測,合理使用各類抗菌藥物。
燒傷病房;病原菌;耐藥性
近年來抗菌藥物在臨床各科的使用率顯著增加,細(xì)菌耐藥性也隨之出現(xiàn)上升趨勢[1]。燒傷病房病原菌耐藥性問題特別突出,會導(dǎo)致疾病的治療受到影響,所以需要對燒傷病房內(nè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相應(yīng)的耐藥性進(jìn)行有效分析,從而為預(yù)防和控制醫(yī)院感染提供幫助[2-3]。本研究選取158例燒傷住院患者,分析所有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藥性情況,現(xiàn)將結(jié)果示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開封美寶空分醫(yī)院收治的158例燒傷住院患者,對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進(jìn)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113例,女45例;患者燒傷面積占總體表面積的2%~80%。
1.2檢測方法所有標(biāo)本常規(guī)接種羊血平板、巧克力平板、麥康凱平板,根據(jù)相應(yīng)要求配置,然后分別置于普通溫箱、二氧化碳孵箱,35 ℃緩解孵育,取得單個純菌落。分別采用傳統(tǒng)生化反應(yīng)、血清學(xué)和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PC11陽性反應(yīng)板鑒定,NC12、NC21陰性反應(yīng)板鑒定。采用微量液體稀釋法判定病原菌的耐藥性情況。
2.1病原菌分布所有158例燒傷住院患者中檢出472株病原菌,其中90株革蘭陽性球菌,占19.07%;359株革蘭陰性桿菌,占76.06%;23株真菌,占4.87%。在革蘭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44株,占9.32%;表皮葡萄糖球菌13株,占2.75%;耳葡萄球菌10株,占2.19%;溶血葡萄球菌5株,占1.06%;屎腸球菌8株,占1.69%;母雞腸球菌5株,占1.06%;糞腸球菌5株,占1.06%。在革蘭陰性球菌中,銅綠假單胞菌152株,占32.20%;陰溝腸桿菌62株,占13.14%;鮑氏不動桿菌49株,占10.38%;大腸埃希菌21株,占4.45%;肺炎克雷伯菌21株,占4.45%;嗜麥芽寡養(yǎng)單胞菌8株,占1.69%;奇異變形菌7株,占1.48%;木糖氧化產(chǎn)堿菌7株,占1.48%;嗜水氣單胞菌6株,占1.27%;短黃桿菌6株,占1.27%;褪色沙雷菌5株,占1.06%;摩氏摩根菌5株,占1.06%;其他革蘭陰性菌10株,占2.12%。在真菌中,白色假絲酵母菌18株,占3.81%,其他真菌5株,占1.06%。
2.2革蘭陽性菌耐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不具有耐藥性。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不具有耐藥性。腸球菌屬對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的耐藥率最低,為22.22%(4/18)。詳見表1。
表1 革蘭陽性菌耐藥情況(n,%)
2.3主要革蘭陰性菌耐藥性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吡肟的耐藥率最低,為81.58%(124/152);鮑氏不動桿菌和陰溝腸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最低,分別為63.27%(31/49)和8.06%(5/62)。詳見表2。
表2 主要革蘭陰性菌耐藥情況(n,%)
2.4真菌耐藥性所有檢出的真菌均為假絲酵母菌屬,對酮康唑、兩性霉素B等均無耐藥性。
近年來隨著抗菌藥物的廣泛使用,使得病原菌的耐藥性逐漸升高[4]。本研究158例燒傷病房患者中共檢出472株病原菌,其中革蘭陽性菌占19.07%(90/472),革蘭氏陰性桿菌為主要病原菌,占76.06%(359/472),并且革蘭陰性桿菌中銅綠假單胞菌占比最高。開封美寶空分醫(yī)院燒傷病房中的主要病菌分布與感染主要病原菌分布不相同,并且鮑氏不動桿菌所致感染的比例已經(jīng)逐漸上升,甚至在部分醫(yī)院的燒傷病房中已經(jīng)成為首位感染病原菌[5]。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革蘭陽性球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不具有耐藥性。對萬古霉素完全耐藥的金色葡萄球菌較少,目前尚無相關(guān)報道,所以需要提升對耐萬古霉素金黃色葡萄球菌的認(rèn)識,強(qiáng)化糖肽類藥物耐藥性的檢測,盡可能降低漏診率[6-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革蘭陰性菌是對抗菌藥物均存在較高耐藥性的病菌,除了鮑氏不動桿菌和陰溝腸桿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最低,對其他藥物的耐藥性均較高。所以在對燒傷患者進(jìn)行治療感染時,需要首先考慮到病原菌對抗菌藥的敏感性,盡可能少用抗菌性低的抗菌藥物,從而降低病原菌的耐藥性[8]。
綜上所述,目前燒傷病房內(nèi)病原菌的耐藥性普遍較高,特別是革蘭陰性菌,所以需要加強(qiáng)病原菌耐藥性檢測,合理使用各類抗菌藥物。
[1]竇懿,張勤.燒傷病房六年間銅綠假單胞菌的耐藥性及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14,30(1):9-14.
[2]蘇勇.慢阻肺患者呼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的病原學(xué)分析[J].河南醫(yī)學(xué)研究,2013,22(2):231-233.
[3]陳賓,李孝建,張志,等.三年間燒傷重癥監(jiān)護(hù)病房鮑氏不動桿菌耐藥性及感染情況[J].中華燒傷雜志,2015,31(1):21-24.
[4]呂大倫,徐姝娟,丁偉,等.慢性難愈合創(chuàng)面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15,31(4):290-292.
[5]金少華,李傳吉,張龍,等.寧夏地區(qū)成批燒傷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特點及耐藥性分析[J].寧夏醫(yī)學(xué)雜志,2015,37(6):527-531.
[6]楊景哲,陳鳳平,耿琪瑛,等.rhGM-CSF、納米銀外用對深Ⅱ°燙傷創(chuàng)面病原菌的影響[J].武漢大學(xué)學(xué)報(醫(yī)學(xué)版),2015,36(1):114-118.
[7]魏迪南,劉曉莉,劉軍,等.某燒傷病房六年間病原菌分布特點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燒傷雜志,2014,30(5):449-450.
[8]徐傳崗,滿思金.燒傷病房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國燒傷創(chuàng)瘍雜志,2015,27(4):241-245.
R 64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031
2016-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