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明,王朝強,梅緒東,張思蘭
重慶市頁巖氣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8000 重慶市涪陵頁巖氣環(huán)保研發(fā)與技術服務中心,重慶 408000
?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COD與TOC相關性研究
熊德明,王朝強,梅緒東,張思蘭
重慶市頁巖氣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慶 408000 重慶市涪陵頁巖氣環(huán)保研發(fā)與技術服務中心,重慶 408000
為了解涪陵頁巖氣田鉆井廢水、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的有機物污染情況,弄清典型廢水COD和TOC的相關性,在充分調(diào)研頁巖氣開發(fā)廢水產(chǎn)生情況的基礎上,對涪陵頁巖氣田典型廢水進行了取樣測試,建立了COD和TOC關系式,分析了COD和TOC相關性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結果表明,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機物組分及其部分理化性質對TOC和COD的相關性存在有較明顯的影響;TOC值比COD值更能反映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COD與TOC關系式的精密度和準確性均滿足質量控制要求,可以通過TOC值預測廢水的COD值,彌補因其他因素導致的COD偏大或偏小的現(xiàn)象。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COD;TOC;相關性;有機污染物含量
涪陵頁巖氣開發(fā)中的廢水主要包括鉆井廢水、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等。從目前資料統(tǒng)計情況來看,單井鉆井耗水量(0.94~1.83)×105m3,大于美國單井鉆井耗水量(0.75~1.50)×104m3[11],單井鉆井廢水515~858m3;單井壓裂耗水量(2.00~6.00)×104m3,大于美國單井壓裂耗水量1.14×104m3[12,13],其返排率非常低,平均只有5%,所以單井壓裂廢水1000~1980m3;采氣階段單井日產(chǎn)廢水1.5m3。在頁巖氣開發(fā)初期,為了減少頁巖氣開發(fā)的水資源消耗,降低廢水對環(huán)境的污染,鉆井廢水、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采用循環(huán)利用方式進行處理,檢測合格后按照一定配比配置鉆井液和壓裂液。但是,在頁巖氣開發(fā)后期,則需要考慮廢水處理及其排放的問題。
2.1試驗步驟
1)COD測定COD的測定原理是在高溫和強酸性條件下,利用重鉻酸鹽氧化水中有機物,根據(jù)消耗重鉻酸鹽的量,換算成COD,測試結果見表1。
表1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主要污染物指標
2)TOC測定TOC測定使用的氧化有機污染物的方法有3種;加熱催化氧化、紫外照射-過硫酸鹽氧化和—OH自由基氧化。筆者采用DC-85A TOC總有機碳分析儀對廢水的TOC進行測定分析,測定結果見表1。
2.2試驗結果
圖1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稀釋0.5倍COD值和TOC值變化趨勢圖
頁巖氣開發(fā)過程中廢水中的污染物非常復雜,包括有機物、無機物(含一些還原性物質)和放射性物質等。這些物質可能導致廢水CODT(有機物的化學需氧量COD1值與無機還原物質的化學需氧量COD2值的和)偏高。頁巖氣開發(fā)過程中鉆井階段廢水的COD值和TOC值較高,COD值為6395~8428mg/L,TOC值為1520~2950mg/L;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的COD值和TOC值較低,COD值為1280~2505mg/L,TOC值為415~708mg/L。從表1可知,鉆井廢水的COD值和TOC值明顯高于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
將試驗所取得9個樣品分別稀釋成0.5倍的水樣,而后測試其COD值和TOC值,其變化規(guī)律如圖1所示。圖1中,COD0.5為樣品稀釋0.5倍后的COD值,TOC0.5為樣品稀釋0.5倍后的TOC值。
從圖1可知,廢水和稀釋廢水的COD和TOC變化趨勢基本相似,說明兩者變化規(guī)律具有很好的相關性——即廢水的COD和TOC均可反映廢水有機物的污染情況。
圖2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COD與TOC相關關系圖
3.1建立回歸關系式
對涪陵頁巖氣開發(fā)區(qū)域9個廢水樣品的有機物污染情況進行測試,從測試結果來看(見圖2),COD和TOC成線性關系,擬合結果如下。
原樣樣品COD和TOC關系式(關系式相關系數(shù)R2為0.9716)為:
y=3.01x-74.36
(1)式中,y為COD值,mg/L; x為TOC值,mg/L。
樣品稀釋0.5倍后COD和TOC關系式(關系式相關系數(shù)R2為0.9841)為:
y=3.48x-184.56
(2)
3.2回歸關系式的檢驗
1)精密度檢驗在一元線性回歸關系式中,可以利用剩余標準差SE描述回歸直線的精密度,對y(COD值)近似的區(qū)間進行估計,相關公式如下:
(3)
式中,R為相關系數(shù);yi為實際測量值;y′為測量平均值;n為樣品數(shù);SE為COD值標準偏差。
根據(jù)式(3)可以得到涪陵頁巖氣開發(fā)廢水SE=46.13。當廢水濃度減少一半時,SE=13.68。對于測量范圍內(nèi)的每個TOC值,97%的樣品的COD值均在2條平行線之間。通過計算可得原樣COD值預測區(qū)間為y=3.01x-74.36?46.13;稀釋0.5倍樣品COD值預測區(qū)間為y=3.48x-184.56?13.68。
2)準確性檢驗利用所得回歸關系式計算涪陵頁巖氣開發(fā)廢水的TOC值,將試驗測定的TOC值和預測TOC值進行比對分析(見表2)。
表2 COD計算值和COD實測值誤差分析表
從表2可知,COD實測值和COD計算值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誤差范圍在10%以內(nèi),符合質量控制標準中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誤差小于10%的要求,說明所得TOC-COD關系式可靠,利用TOC值預測的COD值是有效的。
圖3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組分對COD與TOC相關性影響圖
4.1有機物組分的影響
廢水中有機物含量對COD與TOC的相關性有一定影響[14,15]。從圖2可知,原樣的COD與TOC成線性關系;當廢水被稀釋0.5倍時,樣品的COD與TOC也成線性關系,即有機物組合穩(wěn)定,COD與TOC的相關性是穩(wěn)定的。當組分不同時,其COD與TOC成線性關系,但是其關系式有所不同。以涪陵頁巖氣田3種廢水為例,鉆井廢水、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的COD值和TOC值成線性關系,如圖3所示。
4.2有機物組分部分理化性質的影響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中含少量的苯系物、多環(huán)芳烴類有機物和某些大分子有機物。這些有機物結構穩(wěn)定,難以被重鉻酸鉀氧化;即使有些有機物可以被氧化,也可能因COD測試時間較短,導致某些有機物氧化不完全,產(chǎn)生乙酸,使得樣品的COD測試值偏低[16,17]。另外,廢水中某些有機物的揮發(fā)性對樣品COD和TOC相關性有較明顯影響[4]。
4.3廢水中還原性物質的影響
頁巖氣開發(fā)廢水中含有大量的還原性物質,如S2-、Fe2+、Cl-、NH4+等,這些離子的存在對COD的測定結果有較大影響。如鉆井廢水是一種弱堿性廢水,其中含有大量的Cl-,Cl-的存在會降低催化劑濃度,使COD測試值偏低;壓裂廢水和采氣廢水則是弱酸性廢水,F(xiàn)e2+、Cl-、NH4+等會消耗重鉻酸鉀,使得COD值偏高。所以,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會影響廢水中COD和TOC相關性。
1)巖頁氣開發(fā)廢水COD與TOC成線性關系,當樣品稀釋0.5倍時,其相關性保持不變。
2)頁巖氣開發(fā)廢水97%的樣品的COD值均在2條平行線之間,誤差在10%以內(nèi),即該關系式的精密度和準確性均滿足質量控制要求。
3)頁巖氣開發(fā)廢水中的還原性物質、有機物組分及其部分理化性質對TOC和COD的相關性存在較明顯的影響。所以,頁巖氣開發(fā)的廢水TOC值比COD值更能反映廢水中有機物的含量。
[1]孫宗光,齊文啟,付德黔.總有機碳的測定及其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應用[J].現(xiàn)代科學儀器,1998,(6):45~48.
[2]張炎勝.略論化學需氧量測定方法研究之現(xiàn)狀[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 1994,6(4):11~12,25.
[3]宋祖華,凌娟,母應鋒,等. COD與TOC測定方法的比較[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14,26(6):53~55.
[4]董德明,宋興,花修藝,等. 吉林省典型廢水COD與TOC的相關關系及其形成機制和影響因素[J].2012,42(5):1446~1450.
[5]Dobbs R A, Williams R T. Elimination of Chloride interference in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Test[J]. Analytical Chemistry, 1963,35(8):1064~1067.
[6]El-Rehaili A M. Response of BOD, COD and TOC of Sencondary Effluents to Chlorination[J]. Water Research, 1995,29(6):1571~1577.
[7]袁懋,董德明,花修藝,等.吉林省不同水系的高錳酸鹽指數(shù)、化學需氧量和總有機碳的相關關系比較[J].地理科學,2008,28(2):286~289.
[8]馬康,谷雪薔,黎朋.總有機碳(TOC)分析技術及儀器的計量標準現(xiàn)狀[J].中國計量,2011,(5):94~96.
[9]李國剛.水質TOC在線自動分析儀的現(xiàn)狀[J].環(huán)境監(jiān)測管理與技術,2000,12(6):18~19.
[10]劉泓.穩(wěn)定水質中COD與TOC的關系探討[J].福建分析測試,2008,17(3):69~72.
[11]王亞運,柯研,周曉珉,等.頁巖氣勘探開發(fā)過程中的環(huán)境影響[J].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2012,22(3):50~53.
[12]余婷婷,鄧廣東,袁勇,等.頁巖氣開發(fā)面臨的環(huán)保挑戰(zhàn)及建議[J].油氣田環(huán)境保護,2013,23(5):56~61.
[13]Soeder D J,Kappel W M. Water Resources and Natural Gas Production from the Marcellus Shale[R].USGS Science for a Changing World,2009.
[14]陳光,劉廷良,孫宗光.水體中TOC與COD相關性研究[J].中國環(huán)境監(jiān)測,2005,21(5):9~12.
[15]汪志國,李國剛.淺談TOC與CODGr的關系[J].干旱環(huán)境監(jiān)測,2001,15(1):1~3.
[16]袁懋.典型水體有機污染物指示指標的研究:以吉林省為例[D].長春:吉林大學,2008.
[17]Baker J R,Milke W,Mihelcic J R.Relationship between Chemical and Theoretical Oxygen Demand for Specific Classes of Organic Chemicals[J]. Water Research, 1999, 33(2):327~334.
[編輯]趙宏敏
2016-04-16
中國科學院西部行動計劃項目(KZCX2-XB3-12);中國科學院先導性科技專項(XDB01030403)。
熊德明(1984-),男,博士,工程師,現(xiàn)主要從事油氣地球化學、油田注氣提高采收率技術和油氣田開發(fā)環(huán)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工作;E-mail:xiongdeming2004@126.com。
TE992.2
A
1673-1409(2016)19-0006-04
[引著格式]熊德明,王朝強,梅緒東,等.頁巖氣開發(fā)廢水COD與TOC相關性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6,13(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