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安撫疲憊的心靈
    ——讀汪曾祺《榆樹村雜記》

    2016-08-15 07:52:52高中梅
    青春期健康 2016年13期
    關(guān)鍵詞:瑣屑雜記榆樹

    文/高中梅

    安撫疲憊的心靈
    ——讀汪曾祺《榆樹村雜記》

    文/高中梅

    汪曾祺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淡、含蓄節(jié)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夸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jīng)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書名:《榆樹村雜記》

    作者:汪曾祺

    ISBN:9787800747564

    定價:48元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頁數(shù):225頁

    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

    叢書:金薔薇隨筆文叢

    出版時間:1993-09-01

    汪曾祺先生被譽為“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上世紀80年代初,汪曾祺“重返”中國文壇,以老練精致素簡的文風,開文壇之新風。而在最新散文集《榆樹村雜記》中,汪曾祺則以細膩敏銳的筆觸,解析日常生活的雅潔與情致,以此安撫疲憊的心靈。

    這本《榆樹村雜記》,收錄了汪曾祺創(chuàng)作“黃金時代”的經(jīng)典作品。榆樹村就是一個村莊的名字,就在汪曾祺住的高樓對面。那時,他隔一兩天就從樓上下來,到村里的菜畦邊走走,感受一下“欣欣然的生活氣息”。汪曾祺說:“現(xiàn)在菜地、菜農(nóng)和房子都沒有了,成了方莊小區(qū),高樓林立。我的這些文章都是在榆樹村對面的高樓里寫的,故將此集名為‘榆樹村雜記’”。全書共33篇文章,寫他的舊事今況、旅行見聞、鄉(xiāng)土民俗、花鳥蟲魚以及四方食事的方方面面的事。同時精選多幅彩圖:有手稿,有書法,以及罕見書房作畫原照等一并網(wǎng)羅,讀后讓人久久難忘。

    汪曾祺的散文少雕琢,無賣弄,不做作,平白如話。如他在《隨遇而安》中寫道:“我當了一回右派,真是三生有幸。要不然我這一生就更加平淡了。”了解反右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是一場能把人“嚇傻”的運動,而汪曾祺的回憶文字竟是這樣的平和乃至天真。他表面上并無情緒化的表達,但在他平靜的敘述下,卻飽含對那個特殊年代的無聲控訴,可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堅持自己的這種“我手寫我心”的“平淡”風格,完全開辟了一條和楊朔、劉白羽等人不一樣的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講,有點開時代之先的感覺。

    汪曾祺的散文皆從日常生活瑣事入手,透露著最自然恬淡的靈氣。書中,從自況“七十書懷”到“天山行色”,再到“故鄉(xiāng)的食物”,字里行間流露出他對人間至性至情的熱愛,以及對舊日生活情景的緬懷和深深眷戀之情。如在《歲朝清供》中,汪曾祺寫到:“在北京,窮家過年,也要有一點顏色。很多人家養(yǎng)一盆青蒜。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蛴么筇}卜一個,削去尾,挖去肉,空殼內(nèi)種蒜,鐵絲為箍,以線掛在朝陽的窗下,蒜葉碧綠,蘿卜皮通紅,蘿卜纓翻卷上來,也頗悅目。”而這,也表達了無限的生活熱情和雅致的韻味。

    汪曾祺的散文與每個人的生活很貼近。他筆下流淌著對生活默默的溫情,這是特別打動人的地方。書中專門談吃的就有七篇,其他篇中也時有涉及。從獅子頭、東坡肉到家鄉(xiāng)高郵的鴨蛋,從名目繁多的各種魚的滋味、吃法到薺菜、蔞蒿、馬齒莧的做法,不厭其詳。如書中寫他在家做飯招待美籍華人女作家聶華苓夫婦,其中有一大碗煮干絲。只見“華苓吃得淋漓盡致,最后端起碗來把剩余的湯汁都喝了”?,F(xiàn)代人喜歡看花花草草、植物、美食,熱衷于展現(xiàn)生活的細節(jié),汪曾祺的散文恰好就有這些:對生活細致入微的體察,對日常生活脈脈溫情的打量,這就是很多讀者喜歡他的原因。

    汪曾祺散文的真正魅力在于“不裝”,在于真實,在于有趣。在讀者眼中,汪曾祺是個“可愛的妙人”,沈從文先生稱其認真而有深度,有思想又有文才,最可愛還是態(tài)度,寵辱不驚。讀者圈中流行一名言:“很多人不知道他,知道他的人都愛他”。他以個人化的細小瑣屑的題材,使日常生活審美化,糾偏了那種集體的宏大敘事;以平淡、含蓄節(jié)制的敘述,暴露了濫情的、夸飾的文風之矯情,讓人重溫曾經(jīng)消逝的古典主義的名士風散文的魅力,讓真與美、讓日常生活、讓恬淡與雍容回歸散文,讓散文走出“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讀完全書,感觸最深的是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質(zhì)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讓讀者能從中找到面對生活的雅趣,給人一份特別的安靜與平和。

    在一個嘈雜而迷茫的時代,你我都離不開日常的瑣屑步步逼迫,而如何擁有一份不想失去的優(yōu)雅與情致,汪曾祺的書,就是一味甘之如飴的藥,使人呼吸清新,欲罷不能!

    (編輯 鳳池)

    汪曾祺,1920年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畢業(yè)考入江陰縣南菁中學讀高中。1939年夏,從上海經(jīng)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聯(lián)大中國文學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聯(lián)主辦的《北京文藝》編輯。1961年冬,用毛筆寫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發(fā)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異秉》在《雨花》發(fā)表。1996年12月,在中國作家協(xié)會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推選為顧問。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點30分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享年77歲。

    猜你喜歡
    瑣屑雜記榆樹
    夏日
    湛江文學(2023年12期)2023-03-23 02:59:26
    回到出生日
    賦閑雜詠
    歐拉秀瑪雜記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44
    泰安雜記
    文苑(2019年20期)2019-11-16 08:52:42
    滴水藏海
    勘探老工人胡老六
    揚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老榆樹下的等待
    村居雜記
    散文詩(2017年17期)2018-01-31 02:34:18
    榆樹盆景的制作與管理探討
    会宁县| 平定县| 南城县| 从江县| 台湾省| 大邑县| 观塘区| 彰武县| 辉县市| 固原市| 隆昌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威信县| 绥中县| 石景山区| 紫金县| 岳池县| 牙克石市| 新昌县| 家居| 温泉县| 南京市| 广东省| 潮州市| 通道| 青海省| 平乡县| 济宁市| 河南省| 江门市| 上林县| 金门县| 肇州县| 民乐县| 来安县| 华亭县| 绍兴县| 怀集县| 庄河市| 祁阳县| 新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