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學 王繼紅
將知識寶庫的鑰匙交給學生
——淺談如何指導學生有效自學
江蘇常熟市福山中心小學王繼紅
“教是為了不教”是葉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葉圣陶先生明確指出:要把依賴性的“受教育”轉變?yōu)橹鲃有缘摹白晕医逃?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需教。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合一》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責任在于教學生學。學科教學的目的固然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但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的方法,使學生離開教師的教也能獨立學習,終生受益。《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提到:“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處理好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要指導學生善于總結學習方法,有意識地培養(yǎng)和提高自學能力。我們教師要調動學生自學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自學的興趣,樹立學生自學的信心,激發(fā)學生自學的潛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在主動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感,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那怎樣指導學生進行有效自學呢?筆者根據(jù)近幾年的研究與實踐,就如何指導小學生有效自學談談自己的觀點,懇請各位同行指正。
預習是指在學習某件事情之前進行自學準備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預習實質上就是課前自主學習。預習是學生學好新課,化被動學習為主動,達到高效學習的基礎。一位北大學生說:“預習是合理‘搶跑’,爭取了主動,當然容易取勝?!蹦侨绾沃笇W生預習呢?課堂教學中,我是這么做的。
1.指導學生進行三遍式預習
第一遍初讀教材,了解教材的主要內容及所需的知識鋪墊。第二遍詳讀教材,弄清哪些內容是一讀就懂的,哪些內容是自己沒有讀懂的。第三遍細讀教材,對于詳讀時沒有讀懂的內容,圍繞這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仔細鉆研。
如《認識比》這一課,我班預習有經驗的學生在第一遍預習之后就能了解這一課主要教學比的知識,涉及的舊知有除法、分數(shù)的相關知識。第二遍預習之后,初步認識比的讀法與寫法、比的各部分名稱、比的意義、比值等知識。倘若有不懂的問題就進行第三遍預習以進一步仔細思考。古人云:“善學者教師安逸而功倍,不善學者教師辛苦而功半?!苯涍^學生的三遍式預習,教師的教學可謂事半功倍。
2.指導適當做好預習摘記
我指導學生邊預習邊做好摘記,在教材上以圈點勾畫為主,對于自己三遍式預習后還不理解的內容,可在旁邊打上問號。實踐證明,對于學生通過自學還不能理解的問題,學生在課堂學習時會格外認真聽講。
課堂是訓練學生自主探究的主陣地。在課堂上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盡量讓學生自己去主動探究,要善于利用課本資源訓練學生的自學能力。我認為,教師應該努力且善于分析教材,利用一切有利時機誘導、點撥、鼓舞、誘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愿望,幫助學生嘗試自主探究,課堂上努力做到問題由學生當場提出,方法由學生探討研究,意義由學生分析概括,習題由學生評價說明,讓學生從自主探究中獲得喜悅,從而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1.激發(fā)學生自學的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痹诮虒W中,教師應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渴望探索、渴望發(fā)現(xiàn)、渴望研究的熱情,全面發(fā)揮學生的作用,盡量讓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
《認識比》這一課導入時,我出示三幅圖片,問同學們:“老師這兒里有三幅圖片,哪一幅看上去比較美?”同學們都選擇第一幅?!盀槭裁炊颊J為第一幅比較美呢?”學生紛紛表示第二幅太長了,第三幅又太高了。學生是用審美的眼光來比較的,我順勢揭示課題:“其實,我們也可以用數(shù)學的眼光來分析。那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認識比。”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調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主動學習新知識的強烈愿望。
葉圣陶先生在給教師的一封信中明確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巧為善教者也?!薄俺朔ǖ某醪秸J識”一課,我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教學,而是這樣組織:先讓學生觀察“2+2+2、3+3+3+3、4+4+4+ 4+4+4”的共同點,再讓學生說說類似的算式,我板書下來。當學生說到“6+6+6+6+6+6+6”時,我連寫了幾個6,故意停下來說:“我沒記住,寫不下去了,你們怎么說這個算式老師才能一下子就記住呢?”學生經過交流討論,認為把6+6+6+6+6+6+6說成7個6相加比較方便,然后我讓學生也寫寫這樣的算式,當我說到100個9相加時,機靈的學生馬上抗議:這太多了,寫到什么時候呀!能不能像讀一樣寫得簡單些?我馬上肯定并贊揚了這種想法,鼓勵學生“發(fā)明”簡便寫法,學生們興致勃勃,躍躍欲試。雖然學生們從未接觸過乘法,但在學習過程中逐漸經歷“相同加數(shù)”“相同加數(shù)的個數(shù)”“幾個幾”等數(shù)學知識的生成過程,大部分學生認為100個6相加的簡便寫法中肯定有100和6兩個數(sh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乘法發(fā)生、發(fā)展、形成的動態(tài)過程,從而“經歷了像數(shù)學家一樣研究和發(fā)現(xiàn)”的過程,最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2.提供學生自學的機會
教師要善于根據(j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盡量多提供給學生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探索知識的形成過程,產生探索知識的快樂之感。在數(shù)學領域,需要猜測和驗證,數(shù)學上的創(chuàng)造首先都是由猜測開始的,牛頓說:“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fā)現(xiàn)?!痹谥笇W生自學時,應該多提供學生猜想驗證的機會,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一課,我是這樣指導學生自學的:首先出示兩個相同的長方形硬紙板,第一個硬紙板中的平行四邊形的底與第二個硬紙板中的長方形的寬相等,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大,還是長方形的面積大?學生產生了好奇心,同時產生了解決問題的欲望。我讓學生猜一猜并自己想方法研究這個猜想。有些學生主張通過數(shù)小方格來尋求結論,另有部分學生主張通過剪圖形進行探索,經過學生的操作,獲得了這兩個圖形面積相等的結論。有的學生通過割補方法直接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有的學生通過比較剩下部分的面積間接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在此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在以上教學過程中,我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廣闊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了他們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遷移類推的習慣
教師將知識教授給學生,不僅僅是希望學生只接受前人留下來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生能在此基礎上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養(yǎng)成遷移類推的思維習慣。
總結完 “一個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的步驟之后,我提問:“第二個乘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乘法,列豎式需要三步完成,你學了這一知識之后,能推想出什么新知識?”反應快的學生躍躍欲試:“第二個乘數(shù)是三位數(shù)的乘法,列豎式應該是先求三個部分積,再求三個部分積的和。”教學完簡單的小數(shù)加法后,我提問:“學了今天的知識,你有什么聯(lián)想?”學生的興趣來了,馬上推想小數(shù)減法的方法應該和整數(shù)減法的方法類似。經常如此訓練,學生學到新知就觸類旁通,思維不斷被深化,在學習上逐漸由量的積累升華到質的飛躍,使教師的“教”最終成為“不教”而服務。
孔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痹诮虒W中,我經常督促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tǒng)反思、總結。我指導學生進行三段式復習:第一段,課后及時復習?!鞍e浩斯遺忘曲線”告訴大家:遺忘的進程并不均衡,呈現(xiàn)“先快后慢”的趨勢,識記初期遺忘較快,后來遺忘速度變慢,到了一定時間,幾乎就很少遺忘了。所以我指導學生在黃金時間及時復習,鞏固新知,反思學習,防止遺忘。第二段,單元復習。在教學完一個單元之后也要及時復習整個單元的知識,做到“溫故而知新”。第三段,學期復習。專指期中期末復習,主要指導學生對知識查漏補缺,保證知識的完整性,并融會貫通,使知識系統(tǒng)化。同時,我還教給學生復習的方法,指導學生先嘗試回憶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整理檢查課堂練習的作業(yè),也可通過做課外參考題檢測自己掌握新知的情況。
學生因各自已有知識經驗的差異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必然在思考角度、組織語言的方式上存在個體差異,從而導致學生的自學能力高低不等,為了讓同學之間互相啟發(fā),互相借鑒,互相學習,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可以在上課時抽三分鐘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也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說說通過自學學到了哪些知識,又有哪些疑問,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聽聽別人的觀點,完善自己的認識,從而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
葉圣陶先生認為:“教師應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自求得之……”“不教是因為學生能夠自己學習了,不再需要老師教了……達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本領,讓他們自己學習一輩子?!薄敖淌菫榱瞬唤獭苯o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指明了一條科學的道路。古人也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結合自己的知識經驗,采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主動探究所學新知,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數(shù)學學習的效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學中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學生數(shù)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創(chuàng)造性,全面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把知識寶庫的鑰匙教給學生,為學生的美好將來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