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旻昊
[摘要]電影符號學是現(xiàn)代電影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電影語言有自己的表意系統(tǒng),雖然它用鏡頭呈現(xiàn)和反映客觀世界與日常生活,但其語言是區(qū)別于自然語言的藝術語言。正因如此,電影才具有審美價值,才能夠與觀眾進行情感和認知上的溝通?!堆﹪熊嚒芬曈X效果與豐富的內涵為觀眾提供了寬闊的解讀空間,也賦予電影表意系統(tǒng)立體和多層次的結構特征。本文以電影符號學為視角,從情感符號、肖似化符號與象征符號三方面出發(fā),分析了《雪國列車》的表意結構。
[關鍵詞]電影符號學;《雪國列車》;表意結構
電影符號學是現(xiàn)代電影研究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它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表明了現(xiàn)代電影理論的發(fā)端與走向。蒙太奇理論與巴贊的現(xiàn)實主義理論,確立了電影作為一種獨立藝術形式而存在。電影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具有獨特的語言形式和審美特性。符號學理論是電影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它探討了電影語言更具體的表意問題,電影語言有自己的表意系統(tǒng),雖然它用鏡頭呈現(xiàn)和反映客觀世界與日常生活,但其語言是區(qū)別于自然語言的藝術語言。正因如此,電影才具有審美價值,才能夠與觀眾進行情感和認知上的溝通。
《雪國列車》將敘事背景設定于未來的2031年。極寒的地球上,生命絕跡,幸存的人類寥寥,在一列永動的火車中艱難生存。列車上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這導致了不斷的暴力沖突?!堆﹪熊嚒分v述的是一個殘酷的故事,整部影片充滿了陰郁和冷酷的基調。影片展現(xiàn)了電影創(chuàng)作者獨特的想象力,雖然其敘事背景與故事內容均已虛擬為前提,但卻有著鮮明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色彩和寓言色彩。視覺效果與豐富的內涵為觀眾提供了寬闊的解讀空間,也賦予電影表意系統(tǒng)立體和多層次的結構特征。本文以電影符號學為視角,從情感符號、肖似化符號與象征符號三方面出發(fā),分析了《雪國列車》的表意結構。
一、情感符號
在充分調動觀眾的情感,使其介入影片的審美再創(chuàng)作方面,《雪國列車》這部影片是相對成功的。由于電影一級符號中“能指”與“所指”是同一的,觀眾通過畫面所接受的信息清楚地表達了其“所指”。根據克里斯蒂安·麥茨的電影本體論,“能指”與“所指”構成了二級符號系統(tǒng)中的“能指”。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能指”。因此,電影向觀眾展現(xiàn)的是具體的事物與人物,卻又并非單純的呈現(xiàn),而是在這些審美客體身上,承載著清晰和豐富的情感。并且,這些情感是通過觀眾的內心體驗得以實現(xiàn)的。每部影片都具有通用又獨特的情感表意方式。前者提供了電影與觀眾之間互動的基礎,后者決定了影片自己的藝術風格?!堆﹪熊嚒返那楦蟹枠嫵梢彩侨绱?。
影片中所表達的情感是豐富的,并且展現(xiàn)情感的符號也是多種多樣的。片中,親情與友情都得到了濃墨重彩的表現(xiàn),這些人之常情,使觀眾很容易進入到影片的情緒氛圍當中。對于電影符號學來說,各種表意符號,都具有相對獨立的意義。觀眾各種情緒的產生與變化,與敘事內容、主人公命運走向、畫面色彩與構圖、各種聲音元素等都具有密切的聯(lián)系。影片充分地調動了這些元素,以實現(xiàn)觀眾對影片人物情感領悟與真實的情感體驗。影片開始時,一對老年夫婦被拆散。年老體衰的女小提琴家被列車上的警察毆打。隨后,影片又將鏡頭聚焦在蒂米身上。與大人間的對話和嬉戲,展現(xiàn)了孩子的聰明、可愛。此時,暖色調車廂中,人聲喧鬧。這組鏡頭顯然是為了蒂米與母親的離別而設計的。蒂米在被警察帶走時,畫面以青灰為底色,聲音則變?yōu)槠鄥柕暮敖泻途鞓屝档慕饘俾?。這種前后呼應所實現(xiàn)的情緒體驗是強烈的。在斯科蒂率領大家反抗時,他的戰(zhàn)友埃德加脖子上被架著利刃,斯科蒂在兩難之間,痛苦地選擇了放棄朋友。這一段影片刻意以慢鏡頭書寫,此時畫內音完全消失,而是給予觀眾充足的時間去凝視和體驗。在情感表現(xiàn)上,《雪國列車》所運用的藝術手段是豐富多樣的,是敘事、色彩、人物語言與表情、聲音等元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影片利用對比手法,使兒童成為片中重要的情感符碼,影片的敘事張力也由此體現(xiàn)。且不提蒂米與母親塔尼婭這條情感線貫穿影片始終,單就影片中對兒童展現(xiàn)最為集中的車廂而言,其提供的情感震撼已經足夠。當柯蒂斯帶領反抗人群通過血腥的殺戮,來到中部的一節(jié)車廂時,溫馨的氛圍不僅帶給柯蒂斯等人驚詫,也使觀眾獲得了同感。這節(jié)車廂是列車中的學校,而在教師的引領下,孩子們所表現(xiàn)出的成熟和人情冷漠令人震驚。當塔尼婭詢問蒂米的去向時,一個小男孩回答“我見過他們”“他們看起來就要哭了”,平靜的語調中沒有絲毫對同齡人的關切。而接下來小女孩兒的“慷慨陳詞”,更是讓人感到可怕:“我聽說老一輩住在車尾的人,都是懶蛋,而且靠吃自己的屎尿為生”,其表情充滿了夸張和嘲諷。這些處于高級車廂的孩子,他們從出生一刻起,就與尾部車廂的蒂米等孩子之間形成了天然的階級,蒂米處于被奴役的底層,而這些高級車廂的孩子就是將來繼續(xù)奴役他們的人。這些孩子在老師的引領下高唱維爾福德的贊歌,其整齊劃一的動作,讓人看到了對獨裁統(tǒng)治的崇拜,仿佛納粹在孩子們的身上得到了重生。這些孩子帶給觀眾巨大的情感沖擊,而情感“所指”就是維爾福德(神圣引擎)的絕對統(tǒng)治。維爾福德不僅通過暴力控制底層車廂,而且利用洗腦來控制高級車廂,使整個列車成為其個人的獨立王國。影片這一段無疑是極具反思力量的。
二、肖似化符號
根據艾柯的理論,肖似化符號是把肖似代碼中的“所指”轉換為另一意指關系中的“能指”,以含蓄地意指較為復雜的和具有文化性聯(lián)想含義的意素。在大多數的電影中,都可以找到肖似化符號。導演要表現(xiàn)一事物時,先找出事物本身的特質,然后將另一具有相同特質的其他事物拿出來進行表現(xiàn),從而使二者之間產生關聯(lián)。觀眾也會對導演的技法心領神會,從而領悟導演的創(chuàng)作意圖。在《雪國列車》中,最明顯的肖似化符號無疑就是那輛承載著幸存者的方舟,具有神圣引擎的列車。
《雪國列車》影片背景設在未來,由高科技制造的人造冷卻物CW7雖然解決了全球變暖問題,但卻使地球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極寒。在沒有生命跡象的茫茫世界中,永不停運的列車成為幸存者的最后庇護所。但這里并不是諾亞方舟,而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小社會,影片創(chuàng)作者無疑是借助列車來反思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不公。列車從尾部車廂到引擎車廂,是等級依次升高的過程,與之對應的是不同車廂的乘客衣、食、住、娛樂等方面的巨大差異。尾部車廂的乘客在登車時就遭遇殘酷的待遇,在車上的第一個月時間內,他們沒有水和食物,從而導致了人吃人的慘劇發(fā)生。在此之后,他們的食物也是日復一日的蛋白質棒,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蛋白質棒都是用蟑螂等昆蟲碾壓粉碎制成的。與飲食條件相對應的,尾部車廂的乘客穿著破爛的灰布衣服,在整節(jié)車廂都找不到一絲亮色。他們居住在擁擠狹小的空間中,娛樂更是少之又少,連孩子想要打球都成了一種奢望。而靠前的車廂,則完全是另一番場景。他們的生活可以用錦衣玉食來形容,而且讀書、燙發(fā)、蒸氣浴等娛樂活動一應俱全,甚至還可以窮奢極欲、淫亂、吸毒等??碌偎沟热藦能囄蚕蜍囶^進發(fā)的過程,讓觀眾仿佛看到了從貧民窟到上流社會的漸變過程。觀眾在慨嘆的同時,也會反思現(xiàn)實社會的種種問題。
現(xiàn)實社會要保持生態(tài)平衡,而雪域中永不停息的列車也要保持生態(tài)平衡,而維持平衡的手段無疑也是影片中的一種肖似化符號。列車是一個封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空氣、水、食物、人口等要素,都是食物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無論哪一環(huán)出現(xiàn)問題,都會導致整個系統(tǒng)運轉的阻滯甚至停歇??碌偎沟任膊寇噹某丝停宪囍竺媾R的就是自相殘殺的減員過程,而老弱病殘幼在這一過程中成為受害者。之后發(fā)生的蒂米被捉情節(jié),克勞德成為維爾福德的代言,她要做的就是從尾部車廂抓走孩子然后丟進神圣引擎中。其身著的亮黃色衣服在滿是鐵青、灰褐色的車廂中格外扎眼,在被鞋子砸傷后的舔血動作,表現(xiàn)出了克勞德的冷酷無情??藙诘碌淖龇ǎ瑢嶋H上就是殘酷怪誕的統(tǒng)治者維爾福德減少人口的方式,其手下總是不斷地計算人數就是明證。而柯蒂斯的暴力“革命”,也是維爾福德策劃的一部分,只不過柯蒂斯的能力超越維爾福德的估計。這不能不讓人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社會中的戰(zhàn)爭。列車如同我們生活的地球,而柯蒂斯引領的反抗力量及維爾福德的暴力統(tǒng)治對應的則是現(xiàn)實中的國家,兩者沖突的本質是對資源的爭奪。導演利用肖似化符號,使影片具有強烈的批判現(xiàn)實意味。
三、象征符號
所謂象征符號,指的是人們依賴文化習俗而形成的一種社會泛文本的整體語義場。如,紅玫瑰代表愛情,戴在無名指的戒指象征著已婚等。象征符號結合具體的電影語境,使導演意圖表達的目的含蓄性地實現(xiàn),從而使觀眾與影片達成默契,產生審美上的認同。
片中重要的象征符號之一,就是蒂米的畫像。由于列車的限制,畫像在片中充當了照片的作用。眾所周知,照片代表著一種回憶,尤其是孩子的照片,代表著父母與孩子在一起的記憶,是親情的一種表現(xiàn)。蒂米的畫像是片中的重要線索,當蒂米被抓走后,尾部車廂的藝術家將畫像交到了母親塔尼婭的手中。當柯蒂斯不同意塔尼婭參加暴動時,畫像令柯蒂斯回心轉意。當進入“學?!避噹麜r,塔尼婭再一次拿出蒂米的畫像讓孩子們辨認,從而了解到孩子們被帶往引擎室。之后蒸氣浴房塔尼婭死亡,畫像到了柯蒂斯的手中,而拯救蒂米的重任也落到他的肩上。畫像象征著母親對蒂米的親情,當畫像交到柯蒂斯手上時,這種親情也傳遞給了他。因此,當柯蒂斯在尤娜的幫助下發(fā)現(xiàn)地板下面的蒂米時,剛剛已經被維爾福德麻痹的大腦馬上清醒,他揮拳打倒了維爾福德,并從地板下面的縫隙中救出了蒂米。最后,當引擎室無法關閉,而爆炸的沖擊波就要到來時,柯蒂斯充當了肉盾,保護了尤娜和蒂米,將塔尼婭傳遞給他的親情發(fā)揮到了極致。
此外,吉列姆也是影片的象征符號之一,他可以與宗教中的先知聯(lián)系起來。吉列姆在片中的作用,就是用自己的受難來感化癲狂的人們,并引導人們走向光明,這無疑與宗教中的先知頗為相似。在尾部車廂的人剛剛登車就被囚困的一個月時間里,由于缺少食物,發(fā)生了食人的悲劇。而就在柯蒂斯拿著刀已經殺掉一個母親,并且要殺掉嬰兒的時候,吉列姆出現(xiàn)了,他切斷了自己的手臂給柯蒂斯吃,由此拯救了那個嬰兒,也就是埃德加。在尾部車廂的民眾遭受嚴重的不公平待遇時,吉列姆領導大家反抗,并用其充滿哲理的話來開導柯蒂斯。影片末尾,柯蒂斯為了拯救蒂米同樣失去了一條手臂,此時他無疑從肉體到靈魂都完成了向吉列姆的靠攏。最后的爆炸,柯蒂斯的自我犧牲從表面上看只是拯救了尤娜和蒂米(列車雖非伊甸園,尤娜和蒂米仍可看作是夏娃和亞當),但實際上他們二人正是人類在地球上存續(xù)下去的希望。通過設置吉列姆這一角色,影片也由此產生了某種宗教上的神秘色彩。
綜上,《雪國列車》在科技時代的背景下,展現(xiàn)的卻是原始與獸性的生存法則。影片以末日寓言的形式,影射了現(xiàn)實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弱肉強食的生存環(huán)境。雖然影片整體上呈現(xiàn)灰色的基調,但開放式的結尾仍給觀眾留下了希望。雪地上出現(xiàn)的北極熊,說明已經有動物可以在這種環(huán)境下生存。作為一部災難片,《雪國列車》的成功之處值得借鑒。利用符號學對電影進行分析,可以更透徹地理解影片的表意系統(tǒng),也可以發(fā)現(xiàn)隱藏在影像背后的導演的創(chuàng)作手法,而這正是本文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