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若弘(山東省汶上縣第二實驗中學,山東 汶上 272500)
?
基于“先學后教”的初中化學教學方法研究
馬若弘
(山東省汶上縣第二實驗中學,山東 汶上 272500)
摘 要:所謂“先學后教”,就是讓學生先自主學習,然后教師再進一步指點。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己來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甚至內容。在這里的“學”,是學生在教師的提示下自主學習。這樣,學生便可以結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去尋求新知識,進而激發(fā)出強烈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先學后教;化學教學;存在意義;發(fā)展性
不同于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法,“先學后教”的教學法是讓學生在嘗試中不斷地碰壁之后找到新的解決方法,這樣不僅促進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愿意去接受知識。以前的教學都是只給了學生一個要他們去做什么的框架,而先學后教是把學習的自主權歸還給學生,讓他們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
眾所周知,化學這門學科具有很強的邏輯性和連貫性,所以,學生在自學時一定要先做好預習,這樣才能在溫故的過程中發(fā)現自己以往所學知識的漏洞,及時采取措施補救,從而達到知新的目的。而且,及時補上自己的知識漏洞也可以減輕以后學習上的負擔,更好地去學習新的知識。再者,預習并不是盲目地進行,而是要有良好的方法。例如,學生在學習“鐵三角”時,就可以通過教師的導學案知道鐵屬于活潑金屬的一種,并且還會與酸或水反應得到一種環(huán)保型氣體能源——氫氣,但是實驗中一般是讓鐵與酸反應,可以更好地觀察實驗現象。在此,學生可以利用類比的方法,得出活潑金屬都可以和酸或水反應,這樣知識也就串聯起來了,也可以讓學生在記住一個方程式的同時推出更多類似的方程式。接著,在教師后續(xù)講課中學會了氧化還原反應,知道了物質的化合價“氧得低,還失高”,學生又可以通過氧化還原的原理,學會鐵、二價鐵及三價鐵之間的轉化,從而掌握了鐵三角的相關知識。最后,學生如果在預習中遇到自己想不通的疑點、難點問題,則可以向教師提問,教師再一一為其解答,這樣的學習模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并記住了相關的知識點,達到更高效率的學習效果。
由于“先學后教”模式的主動權在學生手里,教師只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所以,教師要把重心放在備課上,全面把握住教材的布局。以學習“碳三角”為例,在課前就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三維目標以及重難點設計一份導學案,讓學生的預習更有方向性,問題可以這樣設置:從物質的分類考慮,C是哪一類的?再想一下C會與哪些物質反應,又需要怎樣的反應條件?再聯系實際,研究一下C如果與O2反應,又會生成哪些物質?生成的物質又有什么性質?它們之間是否可以互相轉化?這些問題循序漸進,從而把學生對C的研究引導到“C三角”的研究上來。盡管“先學后教”法中,學生占領了主動權,但是,整個過程還是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所以,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也是至關重要的。雖然教師導學案中給學生提出的大部分問題,學生可以獨自或者小組討論得出答案,但是,如果存在有些學生實在無法解決的重難點問題的話,那么就需要師生之間互相交流,共同解決。盡管“先學后教”要求學生自學,教師引導,學生的學習方法也是因人而異,但是最后的復習總結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而此時就需要教師在學生的總結之上再作出最后總結。
(一)減負高效
“先學后教”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探索知識,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讓教學變得更加高效。例如,在學習“金屬的性質”時,學生在預習中用類比的方法歸納出所有活潑金屬,較活潑金屬及不活潑金屬的性質,由一得多。例如,在學習鐵的時候就可以聯系實際生活,得出鐵的物理性質,再跟同類金屬歸納,得出鐵的化學性質,然后教師再為學生設計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驗證,最后歸納總結,學生的記憶更為深刻,教師又減輕了教學上的壓力,如此一舉多得的教學法,何樂而不為呢?
(二)調動氣氛
“先學后教”的教學法是讓學生由接受知識變?yōu)樘剿髦R,學習目的十分明確,教師也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擔任一個引導者的身份,輔助學生學習。這樣的課堂更注于時效性,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合作模式,會的帶動不會的,優(yōu)等生帶動差等生,最后達成“共贏”,最后教師在復習知識點的時候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讓學生自己學到的雜亂無章的知識形成一個知識網,清晰明了。而且,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點,課下不需要進行大量的題海戰(zhàn)術。這樣不但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還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
“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不僅要求學生要主動去學習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還促進教師去獲取更多資源,提升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以便應對課堂上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偟膩碚f,“先學后教”還是具有一定的發(fā)展性,可取之處不止一二,它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的同時也極大地激發(fā)了教師的教學熱情。
參考文獻:
[1]柴勇.氧化還原復習“六部曲”[J].中學化學,2009.
[2]李九連.學生學好數學的基本方法[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1.
[責任編輯 趙建榮]
Junior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Research Based on“Learning Before Teaching”Method
MA Ruo-hong
(Wenshang No. 2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Wenshang Shandong,272500,China)
Abstract:The so-called“l(fā)earning before teaching”is to make students learn independently first,and then teachers give further advice. In this process,students can adjust their own learning process by themselves;it is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under the teachers’tip. In this way,students can combine their own learning methods to seek new knowledge,and then unleash the strong interest in learning.
key words:learning after teaching;chemistry teaching;significant;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9-003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