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陽(河北省盧龍縣潘莊鎮(zhèn)大萬山小學,河北 盧龍 066400)
?
小學生朗讀技巧培養(yǎng)的困境和方法初探
陳曉陽
(河北省盧龍縣潘莊鎮(zhèn)大萬山小學,河北 盧龍 066400)
摘 要:閱讀指導是一門藝術(shù)。因此,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我們一線工作者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總結(jié),找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關鍵詞:朗讀技巧;困境;方法
新修訂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學生要“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于是,在進行朗讀教學時,很多教師主張學生進行自由朗讀,有個性地朗讀,讀出自己的風格,讀出自己的理解,甚至提倡學生想怎么讀就怎么讀。這必然會使學生陷入朗讀的困境。具體來說,學生朗讀面臨的困境及解決的方法有如下幾點。
很多學生在朗讀的時候,常常出現(xiàn)很多問題:一是不能做到正確朗讀。課前不做充分的準備,對文中的生字生詞沒有及時解決,導致在朗讀的過程中要么卡殼,要么胡亂讀一個音。二是不能做到準確朗讀,隨意添字加詞,或者遺詞漏字,又或者擅自改換字詞。三是不能做到朗讀有節(jié)奏、抑揚頓挫,如音色單調(diào)、聲音不是太高就是太小,讀的時候喜歡拉長音,該停頓不停頓,不該停頓反而停頓。四是朗讀習慣不好,如眼、腦、嘴不能協(xié)調(diào)一致,有時讀著讀著就不知道讀到什么地方了,或者干脆用手指著讀,更有甚者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等等。
解決方法:針對上述問題,語文教師應該如何對學生開展閱讀訓練的呢?首先,教師不要急于求成,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引導他們解決課文中的生字生詞,然后進行示范朗讀,之后讓學生跟讀,使學生在聽讀和跟讀中有意識地模仿教師的發(fā)音、語氣、停頓等,糾正自己在朗讀時的缺陷。其次,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多形式的朗讀,如學生自由讀、教師指名學生讀、學生進行分組讀、分角色朗讀等。教師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對學生加以指導,或者請其他學生進行評價。贊揚學生朗讀得好的地方,指出朗讀得不好的地方,提出改進的建議。這樣不僅能使朗讀的學生獲得朗讀的技巧,還能使聽讀的學生受到啟發(fā)和思考。
朗讀課文的目的是表達課文的意思,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通過語調(diào)、語氣、情感呈現(xiàn)出來,這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技巧要牢牢把握課文,切不可脫離了這一實際。但是,不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學生卻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而忽視了注重課文朗讀實際這一點。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朗讀,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誤區(qū),認為讀得與眾不同就是好的,從而不分文章的體裁、題材都力求讀得聲情并茂,對某些細節(jié)過分夸張、大肆渲染,覺得只有這樣才是朗讀得好。殊不知,這樣的朗讀給聽者的感覺并不見得是優(yōu)美和享受,反而使人感覺過于夸張,心生排斥,甚至是雞皮疙瘩落一地。
解決的方法:針對上面的問題,教師應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把握情感的基調(diào),深入感觸作者的情緒態(tài)度,然后緊緊圍繞課本實際去進行朗讀,該表達強烈情感的地方,絕不能打折扣,該平鋪直敘的地方一定要讀得平和、干脆,使學生通過朗讀進一步對課文加深理解。由此可見,課文教學和朗讀是相輔相成的,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缺少了任何一方面,另一方面都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朗讀時,不能過分強調(diào)學生的個性朗讀,要根據(jù)課本實際在文本教學中進行朗讀,通過朗讀鞏固、加強文本教學,使學生既能通過分析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調(diào),明白朗讀應該采取的技巧,又能夠在朗讀中提高朗讀的技巧。此外,教師對學生進行朗讀指導,除了可以多進行示范朗讀外,還可以尋找名家的朗讀播放給學生聽,通過不斷地聽和模仿,使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边@主要是強調(diào)大量實踐的重要作用。這句話用到朗讀中,同樣適用。朗讀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藝術(shù)。藝術(shù)能力的養(yǎng)成除了天賦外,還必須通過后天的大量實踐。因此,學生只有多進行朗讀,才能逐漸感悟到其中有什么樣的技巧,運用怎樣的技巧、如何運用技巧能夠把課文朗讀得好。而真實的問題是,學生朗讀練習得少,教師對學生的朗讀評價得多。有的教師,甚至不是等學生朗讀完再進行評價,而是打斷學生的朗讀,針對學生讀得不好的地方加以指責,要求學生現(xiàn)場改正。導致的結(jié)果是,學生不但朗讀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還容易對朗讀喪失信心,甚至對朗讀對教師產(chǎn)生厭惡情緒。
解決的方法:首先,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朗讀機會,使學生不斷進行朗讀練習。對于一篇課文,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不同名家朗讀的版本,引導他們進行比較,吸取讀得好的地方,完善有余地的地方,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培養(yǎng)出自己的朗讀特點、處理不同細節(jié)的技巧。其次,教師要盡量少直接對學生的朗讀進行評價,即使學生讀得不是很令人滿意,也要先給予肯定,以保持學生朗讀的自信心。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采取間接評價,把學生的朗讀錄下來,進行播放,使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對學生認識到的問題給予改正、完善的建議,而對于學生認識不到的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到,幫助學生解決。
總之,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進行朗讀是有效學習的一種方法,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之一,不但要求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更要求學生通過朗讀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這是學好語文的基礎。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學生朗讀的重要作用,分析學生面臨的朗讀困境,幫助學生找出解決的辦法,不但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更培養(yǎng)學生朗讀的能力,使學生在朗讀中提高語文綜合能力。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整個小學階段一以貫之、持之以恒。這不但是對學生的嚴重考驗,更是對教師提出的艱巨任務,教師務必要克服萬難,出色完成這一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坤.淺談語文朗讀技巧[J].學周刊,2013(33).
[2]魯景峰.指導小學生朗讀技巧幾點[J].吉林教育,2012(11).
[責任編輯 張翼翔]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Difficulties and Methods of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Reading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s
CHEN Xiao-yang
(Dawanshan Primary School,Lulong Hebei,066400,China)
Abstract:Reading instruction is a kind of art. It’s not an easy thing to improve the students’reading level,which need our front-line teachers to continuous explore and summarize in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and find out the effective ways and mean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reading ability.
key words:reading skills;dilemma;method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9-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9.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