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榮,劉夢雅
1.河北省南皮縣廣播電視臺,河北滄州 061500 2.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全媒體時代縣級電視新聞編輯素養(yǎng)
曹玉榮1,劉夢雅2
1.河北省南皮縣廣播電視臺,河北滄州 061500 2.河北大學藝術學院,河北保定 071000
全媒體已經成為當今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在縣級電視臺,新聞是立臺之本,作為把關者、守門人的新聞編輯應具備較高的政治敏感度、新聞報道的前瞻性、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編采合一的一專多能、全方位的英語運用能力,并且提高自身各方面素養(yǎng),完成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的身份轉變,把更多、更好、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作品奉獻給廣大電視觀眾,縣級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才能打出品牌、站穩(wěn)腳跟。本文從5個方面對全媒體時代縣級電視臺新聞編輯應具備的素養(yǎng)進行闡述。
全媒體;新聞編輯;素養(yǎng)
全媒體就是綜合運用各種表現形式,如文、圖、聲、光、電,全方位、立體地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tài),這已經成為當今傳媒行業(yè)的發(fā)展趨勢。作為最基層的縣級電視臺應該怎樣適應這一新的傳媒生態(tài),才能更好地吸引受眾,打出自己的品牌?不管是在傳統媒體時代還是在全媒體時代,在縣級電視臺,電視新聞是立臺之本,新聞都是通過編輯把關后才能傳播給受眾。那么,作為把關者、守門人的新聞編輯應具備哪些素養(yǎng)才能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根據多年的電視新聞編輯實踐工作,筆者認為有如下幾點。
政治敏感度是指每個新聞編輯應具備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也就是對宏觀形勢和政策的理解和把握。它是每個新聞人應具備的一種特性能力,要求新聞人能夠對各個時期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正確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及時應用到實踐中。
在全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政治敏感是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編輯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面對洶涌而來海量的知識信息,正確的、誤導的思想和認識并存,作為重要把關者,網絡環(huán)境下的新聞編輯應該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更應具備較高的新聞政治敏感度和洞察力。這就要求新聞編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優(yōu)良的工作作風,正確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和引導作用,廣泛吸取各領域的知識,培養(yǎng)自己獨特的視角。縣級電視臺作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既要做到上情下達,又要做到下情上達,真正使政府和群眾互聯互通。
高科技的發(fā)展增強了人們的求知欲,大多數人都渴望能從中選取有幫助的方面,尤其是對某些問題的解決方法,凡事更愿意深挖細掘。新聞報道也不例外,每個新聞編輯必須進行前瞻探索??h級電視新聞節(jié)目大多報道會議和領導活動,缺少有深度、有影響力的報道。只有報道新鮮的東西才會精彩,新聞編輯就擔此重任。必須始終堅持“政治家辦報”,樹立超前意識,敢于創(chuàng)新探索。我們都知道,在新聞報道中,一個全新的思維可以開創(chuàng)一片新天地,一段貼近人心的編后語也會給人啟迪。電視新聞編輯要改進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報道內容,在進行客觀報道的同時,適時做出恰當評論和精確預測,引導人們思維延伸,用獨特的視角深化新聞報道。網絡化給我們帶來了便利,我們可以及時關注國內外各大媒體報道,也能了解本臺新聞的點擊率,從而了解電視觀眾的關注點。電視新聞編輯只有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問題,本臺的新聞節(jié)目才會有吸引力和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報道的新聞依舊是人們關心、強調、重視的問題,但必須強調它的真實性。真實是新聞的生命,準確是新聞前瞻性的根本。新聞報道不確切,預見的內容不準確,新聞編輯不僅會失去聲譽,整個媒體就會沒有前景。
網絡、手機、微博等新媒體的出現,都是以人為中心,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為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編輯更要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做好每期新聞節(jié)目,不是編輯一個人說了算,想用誰的稿就用誰的,想怎么改就隨意改,不從大局出發(fā),結果每期新聞沒新意,更別說廣度深度。實際上,各種傳播媒介也是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每個編輯不再是單一地為本臺服務,而是為多個平臺服務,每天都與各個環(huán)節(jié)發(fā)生著關系,所以說,新聞編輯必須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不但能熟練地參與每條新聞的策劃組織報道,還要與各通訊員、記者、主持人密切關系,了解、探尋、鑒別有價值的信息,掌握各種技術技能,走進受眾心里,真正將群眾所需、所盼送到千家萬戶。
全媒體時代呼喚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縣級電視臺的新聞節(jié)目要想提升質量,電視新聞編輯就不能整天呆在辦公室,停留在單純地改稿、編稿上,使得整個電視新聞節(jié)目沒有主題,沒有方向,沒有吸引力,只是簡單膚淺地報道一條信息。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更要注重多媒體傳播技能,必須具備多媒體報道的思維和理念,掌握多媒體技術,能夠熟練而快捷地將本地重大信息用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各種形式向上級報社、電臺、電視臺、網站、手機媒體等進行傳送,提高本縣知名度和美譽度。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不但要有文字功底和判斷新聞價值的能力,還要掌握新技術進行編輯制作,更要走出去參與拍攝采訪工作。
互聯網、移動通信改變人們的生活。數字時代,那些只知道埋頭編稿寫稿的新聞編輯已遠遠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ヂ摼W、國際新聞、世界著名雜志等大部分都是用英語,英語已經成為國際通用語言。作為新聞編輯,如果懂英語,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可以迅速把握,更能熟練利用各種資源信息。在電視臺,攝錄編輯軟件大多是用英文來體現,懂得英語則省去查閱時間,使用時輕車熟路,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梢哉f,英語是提升工作能力的制勝法寶。
全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必須提高自身各方面素養(yǎng),完成由單一型向復合型的身份轉變,把更多、更好、群眾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作品奉獻給廣大電視觀眾。這樣,縣級電視臺新聞節(jié)目才能打出品牌、站穩(wěn)腳跟。
[1]甄琳琳.電視編輯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變革與走向[J].科技傳播,2015(16):153,162.
G2
A
1674-6708(2016)167-0024-01
曹玉榮,編輯,河北省南皮縣廣播電視臺。劉夢雅,河北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