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冬玉
摘 要:英語課堂學生有效性學習是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值得我們?nèi)パ芯?。本人從事英語教學多年,對于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有效學習有許多想法。在課堂上如何進行語法學習、怎樣指導學生背誦、如何打好英語學習基礎等都成為本文所關注的話題。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有效學習方法
本人從事英語教學十六年,對于英語課堂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也有許多想法?!皩W習”一詞中的“學”,在英文中為learn 或study。學一方面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另一方面是學生自己自主學習的單邊活動或?qū)W生們合作學習的多邊活動。學生學習的有效性,關鍵在于看學生有沒有學到有用的東西,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得如何。我在教學中,很注意向同行學習,注意平時的教學反思。通過實踐、摸索,逐漸掌握了一套初中英語課堂學生有效學習的方法?,F(xiàn)在寫出來,與同行們共同探討。
在進行英語課堂教學時,我認為應注意以下問題的處理:
一、抓好語法學習
小學英語與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內(nèi)容上重復得較多,中小學英語教材的銜接上存在著脫軌現(xiàn)象,嚴重地違反了教育學原理。語法項目等比較復雜,學生不易掌握。語法揭示了語言的內(nèi)在規(guī)律。對于學習者來說,一定的語法知識有助于更正確和更標準地使用語言。
在語言學習過程中,不講語法和語法講得較少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所以在學生學習中,要騰出時間補上語法學習這一課。語法學習,也不能脫離語境——如能將語法知識融入語言材料中,通過閱讀材料分析重點內(nèi)容、強化難點等方法,讓學生明白其中的內(nèi)容。注意教材上每單元的Grammar Focus,讓學生明白句意,再出現(xiàn)一些例句,明白歸納詞和句的用法。另外,讓學生做點語法練習。這樣做,有百益而無一害。語法教學在基礎英語學習中不能缺少,方法應多樣。
所以,我們既不要談語法“色變”,也不要脫離語言實踐,而津津樂道于語法。
二、加大背誦力度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睆暮⒆右婚_始學英語,就要注意指導學生去背誦。剛開始時,只需讓學生背一兩句話,逐漸地加大力度。由背句子,背對話,再到背誦長文章,教師要堅持每天督促學生朗讀背誦。學生一旦養(yǎng)成此學習習慣,學習就成功了一半。
英語學習本無捷徑可言,入門階段需要死記硬背。許多英語名家都提倡學生背誦,如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梅仁毅先生就說過,“在基礎階段,或高年級,要努力背誦名篇,譬如說,背50~100篇,無論從語言還是從內(nèi)容來說,這都是精華。背熟了,對了解西方文化和研究文字的運用都有好處。”真是至理名言。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對學生背誦能力的培養(yǎng)。
三、努力用英語組織課堂
1.用英語教英語,這應當成為英語課堂教學的要求之一,應倡導。盡量用英語講課,語速自然停頓恰當,不給學生在大腦中進行英漢轉(zhuǎn)換的時間。課堂上,教師如果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我深有感觸。剛開始時,課上允許說漢語。慢慢地,等學生適應了,盡量減少漢語的出現(xiàn)。學生稱我為“洋老師”,說我的課有趣,他們喜歡這種授課方式。
2.課堂應力求形式多樣。每天課前熱身對話,讓不少學生拋棄“害羞、怕開口”的毛病。課前幾分鐘的說話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課堂氣氛,對學生起幫帶作用。熱身對話以新穎愉快的方式拉開教學帷幕,以迅速簡潔的形式整合學生思維,從而把學生帶入輕松活潑的教學活動中。
我在課堂上采用最多的是表演課。讓學生對話表演,談論圖片、說喜歡的事物、講故事等,把語言形式和語言意義聯(lián)系起來。讓英語課真正成為學生十分向往的興趣天地。
四、打好基礎
基礎很關鍵。在剛開始英語教學時,應當抓好學生的語音關、書寫關。
1.過語音關。教學生國際音標的讀音、元音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guī)則,讓學生朗讀單詞。反復認真地模仿及大聲朗讀,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音和語調(diào)。對學生進行看、聽訓練的同時也要求學生反復模仿,養(yǎng)成良好的語音習慣。大聲朗讀對學生語感的形成,幫助會很大。
2.重視書寫。要從剛開始就要抓好學生的書寫,對學生的作業(yè)應該嚴格要求,不能聽之任之。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作業(yè)要當面訂正、指導。書寫差的,指導學生進行規(guī)范的書寫,圖快不認真的,讓他重做;抄襲作業(yè)的,提出批評,堅決杜絕抄襲現(xiàn)象。
五、注意文化教學
中國古時候兒童入私塾讀書,讀《三字經(jīng)》《千字文》《百家姓》,此外還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學英語也一樣,讓學生通過英語文章、材料等的學習,了解西方人說話、做事等禮儀知識,了解其風土人情。
在課堂內(nèi)外,可以抽出時間去介紹西方禮儀和節(jié)日的知識。如在談及西方的感恩節(jié)、圣誕節(jié)時,可通過VCD、多媒體、圖片、書報資料等,讓學生觀看節(jié)目和閱讀文字,感受節(jié)日的歡樂氣氛。教師可在課外組織各種文化專題講座。如外國節(jié)日、宗教習俗、餐桌禮儀、體態(tài)語和手勢語等。教師也可幫助學生閱讀一些英文故事、報紙雜志文章等,促使學生留心并積累有關文化背景、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知識,這將有利于學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新課程實施以來,初中英語教學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也出現(xiàn)了許多新問題,如把“對話”當作問答,把“自主”變成“自流”,獨自學習、探究學習等有名無實。
這一系列問題,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如何進行有效的課堂學習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應當還孩子們說的權利。讓民主像一座橋一樣搭在師生的心靈之上。做老師的人,要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中去,做他們的好朋友。”讓你的英語課堂成為孩子們心靈所向往的最快樂的地方吧!“講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在于誘導。善思則得,善誘則通;誘思交融,百煉成鋼?!?/p>
教學是一門科學,只要我們肯下功夫研究,會找到解決各種問題的突破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