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
老把勢的新名堂
◎李龍
正在田里忙碌的胡文孝
要說起種地,那是中國自打農(nóng)耕社會開始就有的事了,很多人愛說“我種地可是個老把勢”,言外之意是地里的事兒沒啥自己不明白的。但新疆察布查爾縣孫扎齊牛錄村的胡文孝卻不這么認為:“我種了一輩子地了,也算個老把勢??勺源?qū)W了遠程教育后,我才知道,時代往前走,老把勢也得學會新名堂才能把地種好?!?/p>
今年63歲的胡文孝在孫扎齊牛錄村生活了大半輩子,一直靠種地為生,日子過得不窮卻也富不到哪去,而且全村的境況也和他差不多,都是靠種地維持個溫飽——鄉(xiāng)親們由于不懂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種地力沒少費、錢沒少投,可就是打糧少,甚至有的因一知半解施錯了農(nóng)藥造成絕產(chǎn)。勤勞的他們不懂什么是科學種田,也不懂什么是機械化作業(yè),只能沿襲祖輩傳下來的土辦法,面朝黃土背朝天地過日子。老胡想改變這種靠天吃飯的現(xiàn)狀,可卻看不到出路在哪兒。
正當老胡苦思之時,出路來了,孫扎齊牛錄村按照縣里統(tǒng)一部署,建成了遠程教育終端站點。聽縣上的同志說,這里面啥技術(shù)都有,就是實實在在幫農(nóng)民致富的,老胡動了心,抬腿進了站點,找起能改變家鄉(xiāng)面貌的法子來了。就是在遠教平臺上,老胡才真正明白了現(xiàn)代化農(nóng)業(yè)究竟是什么樣子?!翱磥硪郧暗睦习褎莸拇_不靈通了?!彼窃綄W越來勁,成了全村第一個“遠教迷”。
老胡這個“遠教迷”,都迷在哪里?首先他是沒事就在站點學習,經(jīng)常學到人家關(guān)門;其次他還總參加縣上舉辦的遠教培訓班,各種農(nóng)業(yè)知識講座他是場場不落;再次他還在遠教平臺的推介下,時不時在自家田里試驗一些“新名堂”。當然,試驗總是有代價的,他的田經(jīng)常收獲無幾……看到他只忙遠教、“不務正業(yè)”,村里人都不理解他,說他:“花了那么多錢學遠教,結(jié)果也沒把地種明白,這不是大傻子嗎?”他卻振振有詞:“想讓咱們村靠種地發(fā)家,這個學費就得付!”就這樣,頂著大家的嘲諷,老胡堅持走著搞科學種田試驗的道路。
光陰荏苒,癡迷于研究種地“新名堂”的老胡似乎漸漸被人遺忘了,村民們?nèi)耘f用著老把勢傳下來的招數(shù)種著地。忽然有一天,一個消息傳來:老胡今年的糧食獲得了大豐收!大家簡直不敢相信:“老胡還真弄出新名堂了?”他們跑到了老胡家,只見老胡面對眾人哈哈大笑:“怎么樣?學遠教不白學吧,我這個老把勢還真琢磨明白了種地的新名堂?!痹瓉?,通過幾年來的試驗,老胡終于找到了適合孫扎齊牛錄村的科學種植模式,對種子、農(nóng)藥、化肥等要素的配比使用更是磨煉得爐火純青。這么種田還有個不豐收?一年就純掙了5萬!
看到老胡學遠教終于學出了門道,眼熱的鄉(xiāng)親們紛紛央求老胡傳授秘訣。老胡笑著說:“我學遠教,就是為了全村都能種明白地。放心,我來帶你們一起學遠教、種好地?!本瓦@樣,老胡一下成了村里的紅人,天天帶著鄉(xiāng)親們在空閑時間去站點學習,有時還在田間地頭來個實踐授學。他的家里總是擠滿了來要資料、問技術(shù)的村民,老胡都熱情地一一滿足他們的要求。
有了老胡這個老把勢來傳授新名堂,全村種地的水平那是噌噌見漲。如今在孫扎齊牛錄村,無論種地的老把勢還是新把勢,都在老胡的幫助下,學會了幾招兒新名堂。種地的水平上來了,村子自然就扔掉了窮帽子,村民們都在科學種田的致富大路上加勁兒往前奔呢。
(作者單位:新疆察布查爾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