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掌林,劉永輝
(陜西省寧西林業(yè)局:陜西 西安 710300)
?
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研究
張掌林,劉永輝
(陜西省寧西林業(yè)局:陜西 西安 710300)
摘要:本文以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為研究對象,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指標體系,選取了不同地域、不同生態(tài)區(qū)位、不同經(jīng)營形式和權屬類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縣級實施單位,對國家級公益林管理工作的落界成圖、日常管理、保護管理、資金管理、檔案管理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為探索建立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試點制度奠定了科學的基礎。
關鍵詞: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指標;甘肅省
甘肅省于2004年啟動中央財政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制度,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制度的落實,不但有效地推動了林業(yè)分類經(jīng)營和分區(qū)施策,有力地促進了林業(yè)生態(tài)建設和產業(yè)建設的協(xié)調發(fā)展,同時國家級公益林的保護、建設和管理也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
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制度實施以來,補償基金使用效率如何,國家級公益林保護管理成效怎樣,成為各級決策、管理部門以及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問題。為進一步加強中央財政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項目管理,提高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益,強化財政資金項目監(jiān)管,保障中央財政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制度的順利實施,杜絕和減少國家級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探索建立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試點制度。
1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概況
2004年完成了國家級公益林區(qū)劃界定成果,當時有133.33萬hm2國家級公益林納入中央財政第一批中央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范圍,落實中央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1億元,同時,省上也建立了省級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制度,納入公益林補償面積4.4萬hm2,下達補償資金297萬元。2005年向國家林業(yè)局申報天保工程區(qū)內新增造林且未享受管護經(jīng)費的國家級公益林面積,2009年對全省國家級公益林進行了補充區(qū)劃界定。截至2013年,全省天保工程區(qū)外納入國家補償公益林面積341.01萬hm2、天保工程區(qū)內新增造林且未享受管護經(jīng)費的國家級公益林補償面積42.83萬hm2,省級財政補償面積7.08萬hm2,共計390.91萬hm2(不包括天保二期補償面積),每年落實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3.8億多元,涉及全省14個市(州)、86個縣(市、區(qū)),共120個實施單位。
2評價內容
為了能夠全面的反映全省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典型性和代表性,選取5個縣級實施單位,基本涵蓋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生態(tài)區(qū)位、不同經(jīng)營形式和權屬類別。
評價工作采用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選取單位國家級公益林管理工作的落界成圖、日常管理(含檔案管理)、保護管理、資金管理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落界成圖評價國家級公益林是否落實到山頭地塊、生態(tài)區(qū)位和各類國家級公益林面積是否準確、落界成圖是否齊全;日常管理評價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結構設置、相關管理制度建立、檔案建立及更新、相關宣傳工作開展、是否開展國家級公益林自查工作、是否開展公益林定點監(jiān)測、是否按規(guī)定上報國家級公益林數(shù)據(jù)資料等情況;保護管理評價管護情況檢查驗收情況,毀林案件和森林防火、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等管護效果情況,管護協(xié)議、管護人員落實、巡山記錄等管護制度落實情況;資金管理評價中央財政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基金撥付及執(zhí)行進度、資金使用規(guī)范性等情況;檔案管理情況對調查單位的檔案及管理進行文案調查,并做出評價[1]。
3管理評價原則、評價指標與評分標準及評價方法
3.1評價原則
3.1.1堅持客觀公正、突出重點的原則評價工作應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重點評價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資金的落實情況、國家級公益林的管護情況。
3.1.2堅持科學合理、注重實效的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總體結構要合理設計,體現(xiàn)出指標分類的科學完整、使用規(guī)范和真實可靠以及內在邏輯性和分類完整性,以便能準確地反映各地對國家級公益林的管理、管護。
3.1.3堅持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原則生態(tài)公益林補償?shù)膶嶋H績效有的可以直接用量化的指標來衡量,有的只能靠人為的判斷。定量指標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如評價的公允性受樣本測算額影響,而定性指標的局限性主要來自評分者的評分標準差異。因此必須將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相結合,實事求是地反映國家公益林管理的實施效果[2-3]。
3.2評價指標與評分標準
遵循相關性、重要性、系統(tǒng)性和經(jīng)濟性的原則,結合國家級公益林管理的特點,從可操作性出發(fā),制定《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指標和評分標準》[4](詳見表1-5)。
表1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綜合評分權重指標
表2 落界成圖評分指標
續(xù)表2
評價因子評分標準采伐4未采伐的得4分;違法采伐的不得分,合法采伐的得2分?;馂?未發(fā)生火災的得3分,發(fā)生火災的不得分。病蟲害3未發(fā)生病蟲害的得3分,發(fā)生病蟲害的不得分。3.落界成圖成果的完備性15所有資料齊全的得15分,每缺一項扣5分。
表3 日常管理評分指標
表4 保護管理評分指標
表5 資金管理評分指標
3.3考核等級
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根據(jù)綜合得分進行總體評價,綜合得分≥90分為優(yōu)秀,80-89分為良好,60-79為合格,<60分為不合格。
3.4評價方法
采取查閱資料、抽取樣本和現(xiàn)地檢查相結合的方法。落界成圖、資金管理、檔案管理采取全面查閱資料的方法進行檢查,有關制度、文件、數(shù)據(jù)庫、檔案等以縣上檢查為主。日常管理和保護管理采取抽取樣本、現(xiàn)地檢查的方法。
樣本抽取每個縣抽取3個鄉(xiāng)(鎮(zhèn)、場),每個鄉(xiāng)(鎮(zhèn)、場)抽取3個村(營林區(qū)),每個村(營林區(qū))抽取5名護林員或經(jīng)營戶,在抽中村(營林區(qū))抽取5個國家級公益林小班進行檢查,抽中國家公益林面積不小于該縣國家級公益林面積的5%。;上年度補植,撫育,防火,林業(yè)有害生物防治,道路維護、圍欄、隔離帶、管護站點等基礎設施實施項目全面檢查。
4評價結果
4.1落界成圖評價
4.1.1落界的完整性評價單位綜合得分25分,占落界的完整性得分的100%,說明國家級公益林小班全部落實到山頭地塊。
4.1.2落界成圖的準確性評價單位綜合得分51.8分,占落界成圖的準確性得分的86.3%??悼h最高為58分,崇信縣最低為42分。
4.1.3落界成圖成果的完備性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5分,占落界成圖成果的完備性得分的100%,說明面狀矢量數(shù)據(jù)等完備準確。
4.2日常管理評價
4.2.1人員配置評價單位綜合得分5分,占人員配置得分的100%,說明各級人員配備到位。
4.2.2相關制度的建立評價單位綜合得分5分,占相關制度的建立得分的100%,說明各項制度建立的較好。
4.2.3資源變檔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5分,占人員配置得分的100%,說明按年度進行了資源檔案更新。
4.2.4自查工作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4分,占自查工作得分的93.3%,清水縣得分10分,其余全部為滿分。
4.2.5宣傳工作評價單位綜合得分3.6分,占宣傳工作得分的72.0%,清水縣、臨澤縣和康南林業(yè)總場得分5分,康縣得分3分,崇信縣不得分。
4.3保護管理評價
4.3.1管護合同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8.2分,占管護合同得分的91.0%,崇信縣得分11分,其余單位管護合同全部簽訂。
4.3.2管護責任書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7.8分,占管護責任書得分的89.0%,康縣得分5分,其余單位滿分。
4.3.3崗前培訓評價單位綜合得分8.1分,占崗前培訓得分的81.0%,崇信縣得分4分,清水縣得分8分,康南林業(yè)總場得分8.7分,其余為滿分。
4.3.4定期考核評價單位綜合得分8.8分,占定期考核得分的88.0%,崇信縣得分4分,其余為滿分。
4.3.5護林管理評價單位綜合得分27.2分,占護林管理得分的90.7%,崇信縣得分17分,臨澤縣得分29.3分,其余為滿分。
4.3.6毀林案件評價單位綜合得分9.6分,占毀林案件得分的96.0%,臨澤縣、康南林業(yè)總場得分9分,其余為滿分。
4.4資金管理評價
4.4.1財務制度評價單位綜合得分6.8分,占財務制度得分的68.0%,臨澤縣、清水縣為滿分,康縣得分6分,康南林業(yè)總場、清水縣得分4分。
4.4.2資金撥付進度評價單位綜合得分5.6分,占資金撥付進度得分的58.0%,臨澤縣、清水縣、崇信縣和康南林業(yè)總場按時撥付資金,清水縣、康縣沒有按時撥付資金不得分。
4.4.3補償資金使用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2分,占補償資金使用得分的60.0%,康南林業(yè)總場得分20分,其余各縣得分10分。
4.4.4是否挪用或占用補償基金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0分,說明各單位沒有挪用或占用補償基金。
4.4.5是否按規(guī)定使用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8分,占補償資金使用得分的90.0%,康縣得分10分,其余各單位為滿分。
4.4.6爭取專項工作經(jīng)費評價單位綜合得分7.8分,占爭取專項工作經(jīng)費得分的78.0%,康縣得分4分,清水縣得分5分,其余各單位為滿分。
4.4.7人員工資發(fā)放評價單位綜合得分10分,占人員工資發(fā)放得分的100.0%,說明各單位按時足額發(fā)放人員工資。
4.4.8聘請人員情況評價單位綜合得分8分,占聘請人員情況得分的80.0%,崇信縣、臨澤縣得分5分,其余各單位為滿分。
4.5檔案管理評價
檔案管理分值100分,評價單位綜合得分84分,占檔案管理得分的84.0%,崇信縣得分50分、康縣得分80分,康南林業(yè)總場90分,其余各單位為滿分。
4.6綜合評價
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綜合得分86.7分,管理評價等級為良好。其中康南林業(yè)總場得分95.2分,臨澤縣得分92.3分,管理評價等級為優(yōu)秀;清水縣得分89.8分、康縣得分83.5分,管理評價等級為良好;崇信縣得分72.5分,管理評價等級為合格。詳見表6。
表6 國家級公益林管理評價綜合得分表
5評價結論
管理評價結果表明,甘肅省國家級公益林管理工作總體上成效顯著,政策實施效果良好,組織和機構健全,制度建設完善,管護責任基本落實,資金運轉基本正常,有效的管理和保護了國家級公益林,起到了遏制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保護生態(tài)多樣性和促進生態(tài)安全的重要作用,發(fā)揮了生態(tài)公益林的生態(tài)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 考 文 獻
[1]李土生,陸獻峰,周子貴.公益林管理指南[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10.
[2]苑金玲,周學安.水源涵養(yǎng)林效益計量指標體系研究[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1998.29(2):152-157.
[3]余新曉.水源保護林培育經(jīng)營管理評價[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1.
[4]國家林業(yè)局.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功能評估規(guī)范[S],2008.
收稿日期:2016-03-08
作者簡介:張掌林(1960-),男,陜西扶風人,林業(yè)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資源調查和規(guī)劃設計工作。
中圖分類號:S 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2117(2016)03-0055-05
Evaluation on Sate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 in Gansu Province
ZHANG Zhang-lin
(NingxiForestryBureau,Xi’an,Shaanxi710300)
Abstract:The national 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in Gansu province was evaluatedusing the method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A set of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national 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election of the different regions,different ecological niches,different forms of management and different tenureships of representative units at the county level.The boundary diagram,daily management,protection management,capital management and file management were evaluated as pilo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of 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
Key words:National welfare forest; management; evaluation index; Gansu provi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