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就當前來看,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是學校發(fā)展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只有保證教職工心理健康,才能為學校的教學發(fā)展和工會發(fā)展提供充足的動力。但是當前諸多學校都有著教職工心理健康問題,究其原來看,是因為教職工的心里預期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較大的出入,或者是自身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等。因此,解決教職工的心里健康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本文結合現(xiàn)狀,對學?,F(xiàn)有問題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加強學校工會建設等具體意見和措施。
關鍵詞:教職工;心理健康;學校工會建設
“辛勤的園丁、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歌頌教育工作者的美好語句。但是從實際來看,廣大教職工在進行教學工作的同時,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心理健康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和重視。根據(jù)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有一半左右的教職工存在著心理障礙。有10%以上的教職工有精神疾病,而這一數(shù)據(jù)在其他行業(yè),僅僅為 2%。而在調(diào)查者中,很多教職工還存在著自卑嚴重,情緒焦慮,心理障礙等嚴重的健康問題。長此以往,這些問題會導致教職工無法進行正常的教學工作,使得同事之間的關系緊張,無法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甚至把負面的情緒帶入日常的課堂教學中,阻礙了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基于這些現(xiàn)狀,學校必須重視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問題,與此同時要利用好學校工會這個組織進行心理疏通和引導,在加強學校工會建設的同時,促進學校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1 影響教職工心理健康的因素
1.1 超負荷的工作量
當前,我國許多學校都進行了廣泛地擴招活動,這直接導致學校教職工的教學工作量成倍地增長。而對一些農(nóng)村學校來說,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術素養(yǎng)都不高,并且相對懶惰,不熱愛學習,使得教師的教學難度大大增加。而對另一些城市學校來說,學校面臨著總體的升學壓力,這也直接將壓力分配給了各個教職工,必須完成學校既定的升學目標和升學率。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心理脆弱的教職工會因為不堪重負而精神萎靡甚至精神崩潰,進而產(chǎn)生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
1.2 社會各界的期望壓力
我們知道,社會各界對于教師的評價普遍較高,而正是這種較高的期望水平,導致了學校教職工的教學壓力直接增大。因為社會各界非常關注教師的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卷面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任課教師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影響了其心理的正常發(fā)展。
1.3 自我發(fā)展的要求過高
對于教職工來說,在學校里進行教學任務是一件平凡的事。然而有些教職工卻承擔著眾多的角色,比如授課者,管理者,教育者等等,這些角色的轉換來自于教職工的自我要求程度和水平。因為要想在平凡的教學工作中脫穎而出,必須對自己提出相對較高的發(fā)展要求。而這是這種心理訴求,要求著教職工必須具備各項專業(yè)能力。同時,一些教職工認為,只有對自己不斷要求,不斷提高,才能適應現(xiàn)代社會不斷前衛(wèi)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目標。長此以往,教職工承受的心理壓力十分巨大,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
1.4 自身的生存壓力
就近幾年來看,雖然從事教育工作的教職工工資水平有所提高,然而在物價瘋漲的當今社會,教職工的工資就顯得有些低。而對教職工來說,又不方便進行其他的兼職活動,這使得一些教職工的生存壓力較大,具體包括住房壓力等等。與此同時,對一些教職工來說,面臨著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壓力,需要承擔巨大的經(jīng)濟負擔,久而久之,也會對教職工心理造成不健康的影響。
2 促進教職工心理健康的措施
2.1 營造溫馨的校園環(huán)境,緩解教師工作壓力
學校要關注教師工作生活的人際環(huán)境。我們知道,教師具有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和細膩的情感體驗,任何有傷他們尊嚴舉動都會激起他們內(nèi)心的波瀾。因此,學校工會的管理堅持以人為本、民主平等的理念,注重情感投資,努力營造一種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寬松心理氛圍,使教師置身其間能有一種安全感,從而心情舒暢地工作。創(chuàng)造條件使每個教師都有獲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從而有效地釋放教師的心創(chuàng)造條件使每個教師都有獲得工作上成功的可能,從而有效地釋放教師的心理壓力。首先,合理安排工作量,使教師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發(fā)揮每個人的個性、特長和積極性,滿足他們希望得到領導對自己工作業(yè)績的肯定和認可的向上心里需求。其次,在評優(yōu)、考核時充分發(fā)揚民主,廣泛征求師生的意見,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價。另外,工作中要少一點行政命令,多一些情感投入。設身處地替教師著想,樹立領導就是服務的觀念,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響教師,不以制度代替思想工作,及時溝通與教師的感情,多聽聽教師有什么需要、意見,以誠待人、以情感人,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和諧溫暖的工作環(huán)境。眾所周知,多交往、多談心是心理保健的一個積極行動。日常生活中,很多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當心里不痛快時總想找知心朋友談談,傾吐內(nèi)心的一切苦衷。因此,學校工會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各種座談會、茶話會,茶余飯后溜達時讓教師們暢所欲言。這種和睦、寬松的環(huán)境,使教師在輕松愉快、無拘無束的狀態(tài)下投入工作,保持心情舒暢。
2.2 關心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給教師家的感覺
學校工會要不定期地與工會成員進行心理溝通,讓他們訴說工作上的困難或者面臨的問題,充分了解教職工的喜怒哀樂,針對不同人員提出不同的解決方法。工會管理人員要把教職工作為家庭成員的一部分,也要關注他們家人的生活情況等,對家庭有困難的教職工提供盡可能的幫助,讓教師們充分感受到工會這個大“家”的溫馨。
3 加強學校工會建設,發(fā)揮工會組織的作用
3.1 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工會建設理念
對于學校工會來說,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知道思想,站在廣大教職工的角度,從教職工的切身利于出發(fā),創(chuàng)造以人為本的工作環(huán)境。對工會管理者來說,要從根本上注重對教職工的情感投資,使教職工的心理有一種輕松感和愉悅感,以便盡可能地減少教職工的各種心理壓力。在教職工遇到現(xiàn)實問題的時候,學校工會要出面引導教職工的心理健康,使他們步入心理健康發(fā)展的正軌。
3.2 關注教職工實際困難,提高工會成員生活質量
每個教職工都是學校工會大家庭中的一員,因此學校工會要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盡最大努力去幫助每一個工會成員。對于那些家庭經(jīng)濟有困難的教職工,要最大限度地給予物質資助。除此之外,要保障教職工應有的各項薪酬獎勵以及福利待遇,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教職工的經(jīng)濟壓力,從而提升其生活質量。
3.3 加強工會建設,引導工會成員轉變教育觀念
學校工會要成立專門負責教職工心理問題的健康小組,來對每一個教職工進行心理狀況的測試和評估,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那些心理出現(xiàn)問題的教職工。從本質上來看,教職工心理健康問題是學校教學發(fā)展的重點內(nèi)容,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關鍵問題。此外,要在對教職工進行心理狀況調(diào)查的同時,進行教職工師德修養(yǎng)的思想灌輸,讓他們加快腳步革新教育理念,建立前衛(wèi)合理的教學觀念。具體來說,學校工會可以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等。同時,學校要針對所有教職工開展身體健康檢查,從源頭上杜絕一切健康問題的發(fā)生。而對那些心理健康出現(xiàn)問題的教職工,更要制定具體的治療措施和手段,從精神和物質上進行照顧。
4 結語
總的來說,教職工的心理健康是學校長遠發(fā)展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問題。它直接關系到廣大學生能否接受健康的知識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學校工會要從各個方面出發(fā),關注學校教職工的心理健康。學校要利用好學校工會這一特殊組織,在解決教職工心理健康問題的同時,加強學校工會的建設,為學校的教學發(fā)展提供長遠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方方.教師心理健康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劉平陽.學校工會應成為教師的心理港灣[J].學校管理,2014(7).
作者簡介
肖云(1981-),女,遼寧大連人,本科,中學一級,工會建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