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晶
摘 要:本文主要綜述近年來漢語方言的研究現(xiàn)狀,并對這一階段所出現(xiàn)的重要學術事件和學術著作作簡要述評。
關鍵詞:漢語;方言;研究現(xiàn)狀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漢語方言研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從30年前的“冷門”學科一躍成為語言學最重要的學科之一。與此同時,方言研究的機構和團體也逐漸增多,研究范圍也擴展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不論是歷史時間方面還是地理空間,方言研究已遍布全國。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淺述近年來方言研究的現(xiàn)狀:
一、近五年方言研究領域的團體組織現(xiàn)狀
(一)方言學術團體和學術機構現(xiàn)狀
方言研究領域依舊由老一輩的領軍人物帶領著方言研究的隊伍不斷前進。我們知道研究上海話的有許寶華和湯珍珠,但湯珍珠于2011年去世,這是方言研究領域的一大損失。王福堂關于紹興話的研究,黃家教關于廣州話的研究,以及詹伯慧和李永明關于潮州方言的研究等等。這些領軍人物仍然對漢語方言的研究做著不朽的貢獻。同時,年輕一代的也人才輩出。
1.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全國方言研究領域中起著總指揮作用的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就是現(xiàn)在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前身,當年有羅常培、李榮等語言學權威人物,目前由沈家煊擔任所長。近年來,語言所在方言方面的研究成果有《福建省順昌縣境內方言的分布》、《福清方言研究》、《漢語方言計算機處理系統(tǒng)》、《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福建省順昌縣境內方言的分布》等論文,均獲得省部級專項獎項。使得方言研究邁出了很大一步。此外,語言所還有“漢語方言語法類型比較研究與方言語法語料庫”、“中國方志方言資料總集”等關于方言研究的課題。由此可見,漢語方言在語言研究中的地位也是舉足輕重。
2.全國漢語方言學會,1981年11月誕生的全國性學會。從1981年起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每兩年組織一次大型學術討論會,迄今已舉行過16屆。2014年4月1日,由周磊,李藍,李琦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漢語方言學會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刊》紀念刊。詳細記錄了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的發(fā)展歷程。
除了上述綜合性的學術團體,近年來,幾乎每所高校都擁有了自己的方言研究團體,并根據(jù)自身的地理、歷史、環(huán)境等優(yōu)勢有重點地研究著某一方言。例如,地理方位上有各個省的方言研究,朱建頌的湖北方言研究、邢向東的陜西方言研究、陳暉的湖南方言研究、詹伯慧的粵方言研究等等;歷史角度有邵則遂的周秦兩漢魏晉古楚方言的研究等等。此外,有些省市如山東、山西、湖南、天津、汕頭等也成立了省市一級的漢語方言研究團體。
(二)《方言》雜志的繼續(xù)發(fā)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李榮策劃創(chuàng)辦了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方言研究專業(yè)期刊——《方言》雜志。是近三十年來中國方言研究飛躍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標志。近五年來,《方言》仍發(fā)揮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斗窖浴返禽d方言研究及其相關學科的各種文章, 包括專題論文、調查報告、調查表格, 以及書評書目、資料介紹、情況報道等,詳細記載了近年來方言研究的學術成果。同時,刊物的發(fā)表和編輯既推動方言研究工作的深入發(fā)展,又培養(yǎng)、鍛煉出一批方言研究的后起之秀。
(三)方言學術會議的頻頻舉行
本文僅簡單列舉幾個重要的方言學術會議:
2011年10月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和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發(fā)起并主辦的“第六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中師范大學召開。2012年11月第七屆國際吳方言學術研討會在浙江金華舉行。由復旦大學、荷蘭萊頓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聯(lián)合主辦。2013年11月第七屆官話方言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 在安徽大學舉辦。 2014年第七屆土話平話暨第三屆瀕危方言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湘潭召開。專家們一致認為,方言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它獨特的感情與韻味,在國家發(fā)展中具有重大作用,必須采取措施加以保護。由全國漢語方言學會主辦、蘭州城市學院承辦的“全國漢語方言學會第十八屆學術年會”于2015年8月上旬在甘肅省蘭州市召開。
這些頻頻的學術交流會議正是方言研究朝氣蓬勃的充分證明。學術會議不僅能讓研究方言的專家教授們獲知同行們的研究范圍、方向、研究方法等,還能讓他們從中獲取新的信息,找到新的角度,進而豐富和完善自身的研究方法,開拓新的方言研究領域。這是有利于方言的研究和發(fā)展的。
(四)人才的培養(yǎng)和專業(yè)隊伍的建設
近五年來,各個方言研究所、研究院以及各高校都有招收方言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這將為方言研究培養(yǎng)一大批的人才和隊伍。此外,各方言雜志、報刊等的撰寫與發(fā)行也間接的鍛煉和壯大了方言研究隊伍。由此看來,方言的研究是充滿無限希望的。
二、從重點研究語音到語音、詞匯、語法并舉
(一)對方言語音的研究
對方音的研究也不僅僅做一般的描寫分析,而較多著力于對特殊語音現(xiàn)象的發(fā)掘與探討。由《方言》季刊編輯部、復旦大學中文系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創(chuàng)新工程"語音與言語科學重點實驗室"共同主辦的"漢語方言類型研討會·2012暨第一屆方言語音與語法論壇"于2012年8月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39名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方言類型研討會的主題是“漢語方言的領屬結構”,方言語音與語法論壇的主題是“漢語方言的元音及相關問題”。
(二)對于方言詞匯,方言語法的研究
近年來發(fā)表在《方言》、《中國語文》及各地學術刊物中的文章不計其數(shù),并且也陸續(xù)出現(xiàn)一些研究漢語方言詞匯、方言語法的專著,如李如龍的《漢語方言學》,邵敬敏、周娟、彭小川、黎運漢的《漢語方言疑問范疇比較研究》,董紹克《漢語方言詞匯比較研究》。由此可見,許多漢語方言專著和相關文章,也同時注意到語音、詞匯、語法的并舉并重。
總之,在方言研究方面,近五年來,我國方言學者堪稱兢兢業(yè)業(yè),不遺余力。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和現(xiàn)代科技的日新月異,方言研究在開闊視野、擴大領域方面日漸發(fā)展,呈不斷開拓,不斷進取之勢。如上所述,近五年的漢語方言研究在前三十年的方言研究基礎上繼續(xù)增磚添瓦,為中國語言學寶庫增加了一大筆珍貴的財富。當前漢語方言的研究,正在不斷向著多層次、全方位的方向乘勝前進。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某些方面,尚有需要提升的地方,如方言比較方面的研究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方言應用問題也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地方;還有一些懸而未決的現(xiàn)象存在,其中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漢語方言的分區(qū)以及某些方言的歸屬。例如關于晉語、徽語、平話土話的分區(qū)和歸屬問題。此外,漢語方言調查研究也在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方言是文化資源和社會資源。方言調查研究除了為國家“推普”服務之外,同時還要為地方文化建設服務,為社會的語言應用開發(fā)服務,為方言區(qū)群眾學習方言服務。這是當代漢語方言調查研究的新任務。
參考文獻:
[1]朱建頌.方言與文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周振鶴,游汝杰.方言與中國文化(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詹伯慧.現(xiàn)代漢語方言[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4]詹伯慧.二十年來漢語方言研究述評[J].方言,2000,4: 317-324.
[5]詹伯慧.漢語方言研究30年[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41(2):38-45.
[6]詹伯慧.大力加強漢語方言的應用研究[J].暨南學報,2014,3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