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時期楚國宛地三戶(今河南淅川縣滔河鄉(xiāng))人。他雖然出身貧賤,但博學(xué)多才。由于不滿當(dāng)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之規(guī)約,范蠡轉(zhuǎn)而投奔越國,輔佐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的著名謀士。
某日,范蠡的次子因殺人被囚禁在楚國的監(jiān)獄里,經(jīng)過再三思量,范蠡決意派自己的幼子攜帶一千兩黃金到楚國求助,以解救次子。誰知其長子得知此事后,認(rèn)為父親的決定讓自己很沒面子,便鬧著要自殺。見此,范蠡不得不改變主意,派長子前去楚國。臨行前,范蠡寫了一封書信,托長子帶給自己在楚國的好友莊生,同時告誡長子,到了楚國一定要把這一千兩黃金送到莊生家由他處理,并強調(diào)萬萬不能與莊生因為任何事情發(fā)生爭執(zhí),否則會壞事。遵范蠡之意,其長子來到楚國后,把一千兩黃金送到莊生家。莊生看完書信后自然明白范蠡的意思,遂讓其長子馬上離開楚國,并再三囑咐一刻都不要停留,保證他的弟弟會立即被保釋出來。范蠡的長子聽后當(dāng)然高興,但很快又惴惴不安:“黃金已送出,人卻不能留下,還需等待,著實讓人擔(dān)憂?!庇谑亲宰髦鲝埐卦诹艘粋€朋友家里靜觀其變。原來,莊生家境貧寒,平時因清廉耿直而受到人們的尊敬。范蠡送給莊生的一千兩黃金,莊生并不想接受,但又怕范蠡的長子以為自己拒絕幫忙而心生猜疑,便先收下黃金,準(zhǔn)備以后有機會再退還給范蠡。
第二天,莊生趁覲見楚王的機會,對楚王說,最近夜觀天象,發(fā)現(xiàn)楚國將有一場大災(zāi)難,只有實施仁政才能夠消除,遂建議楚王大赦天下,避免災(zāi)禍。楚王聽了莊生的話,心驚不已,于是下令赦免了囚徒。
范蠡的長子得知此消息后,高興不已,轉(zhuǎn)而心想:楚王大赦天下,家弟理所當(dāng)然被釋放,于此從越國帶來的一千兩黃金不就白費了么?決意再找莊生要回黃金。于是他又來到莊生家,以弟弟馬上就要被釋放為由,前來辭行。莊生立即明白了他的來意,讓他把那一千兩黃金帶回去,范蠡長子高高興興回到越國。
那邊廂客人剛走,這邊廂莊生非常憤怒,覺得自己的人格受到了污辱,他暗道:“你奉上黃金托我救人,我為實現(xiàn)承諾而奔走,救出了令弟,你為何還要親臨老夫家門,索要黃金?此乃不誠信也。當(dāng)然,即便不來索要,老夫也會把黃金給退回去,但你卻不相信老夫的人品,做出索要黃金這樣的蠢事,既然不信任何老夫,何必上門求呢?也罷,那老夫也就不多此一舉了?!庇谑乔f生擇日又一次覲見楚王,說:“大王本來是想實施仁政以消除災(zāi)禍,但現(xiàn)在人們卻傳說范蠡的次子因為殺人被囚禁在楚國,他家拿了好多黃金賄賂大王的臣子,臣擔(dān)心不知真相的人會因此而議論,且會說大王的赦免不是為了楚國的百姓,從而影響大王您的威望?!背趼犃?,極為震怒:“范蠡竟敢在我國如此放肆,這還了得!”于是下令,先依據(jù)罪行把范蠡的次子處死,然后再赦免監(jiān)獄里的犯人。
范蠡的長子萬萬沒有想到楚王會在大赦天下之前先把弟弟處死,他想來想去都沒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這樣的結(jié)果,只好哭哭啼啼地帶著弟弟的遺體回到越國。家里人聽長子說清事情經(jīng)過后都非常悲痛,只有范蠡心里清楚,他仰天長嘆:“此乃我的過錯呀!”隨即掩面而泣,告訴家人:“老大的無心之舉讓莊生心生間隙,故而害死了老二。當(dāng)然,這也不全怪他。老大從小就和我生活在一起,經(jīng)歷了太多的艱難困苦,知道錢財?shù)脕聿灰?,因而對錢財非??粗亍.?dāng)他把黃金送給莊生,而知道自己的兄弟將要被放出來后,便覺得這錢白花了,就想方設(shè)法把黃金要回來。這樣做必然會激怒莊生,于此,老二能不被殺嗎?何況老二有命案在身。而老幺則不同,他從小沒吃過苦,從懂事開始,吃穿住行都是最好的,也不會吝惜錢財。我當(dāng)初派老幺前去楚國,就是考慮到這方面的原因,可是現(xiàn)在說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