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大數據與重大公共危機事件輿情研判
      ——基于對天津港爆炸事件相關輿情信息的分析

      2016-07-24 08:10:32丁曉蔚高淑萍
      中國出版 2016年22期
      關鍵詞:水軍爆炸事件天津港

      □文│丁曉蔚 高淑萍

      (作者單位:杭州鋆石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在新媒體語境中,包括突發(fā)災難在內的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后,輿論和輿情必然陡然而生、而興。正確研判輿情、有效引導輿論,成為輿論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就突發(fā)災難事件中的輿論和輿情,有研究者曾作過如下論述:“社會化媒體在突發(fā)災難事件中承擔信息傳播和情感宣泄的功能,在應對突發(fā)災難事件輿情的管理中,要讓社會化媒體成為信息傳播和情感宣泄的通道,理性看待災難事件中的網絡動員,并重點關注輿情中變數較大的議題?!盵1]突發(fā)災難事件屬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的一種。確實如上所說,存在事件發(fā)展的不同階段輿論關注點不同和必須對輿情進行妥善管理的問題。

      輿論和輿情是兩個既緊密聯系又不無區(qū)別的概念。輿論即眾議。其最主要的構成元素是“議”(將意見公開表達出來并且與他人共同進行議論),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參與議論者人數甚多。輿情即民意,輿情既可以是得到公開表達的民意,也可以是未得到公開表達的民意。[2]在本文中,關于天津港爆炸事件,媒體刊播一則報道,博主發(fā)出一條微博,筆者統(tǒng)一以輿情信息概之,量詞則統(tǒng)一用“條”。

      李希光教授認為:“大數據技術是指運用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各類網絡數據庫,實時聚集數以百萬本書那么厚的文本和圖像,用一種搜索、分類、分析的軟件,通過高速的計算機運算和業(yè)內專家的研判,精確描繪現狀并預測未來?!盵3]大數據技術為搜集和處理海量數據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致力于借助大數據進行天津港爆炸事件輿情研判。

      一、研究假設和方法

      2015年8月12日23時30分左右,天津濱海新區(qū)第五大街與躍進路交叉口,天津港國際物流中心區(qū)域內的瑞海公司所屬危險品倉庫發(fā)生爆炸,此即天津港爆炸事件。針對這一事件,筆者擬提出如下研究假設:

      假設1:事件輿情呈波浪形發(fā)展,對輿情的“起”有著決定作用的因素是重大災難的突如其來,新的災情信息的出現,謠言及不實傳聞的流播,新聞發(fā)布會上官員的失分表現等。

      假設2:在整個事件中,微博發(fā)揮了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研究者大抵都有這樣的判斷。本研究希望得到來自大數據的證實。

      假設3:作為機構博主,央媒所發(fā)的微博的影響力遠甚于個人博主所發(fā)微博的影響力。

      假設4:不排除“疑似水軍”轉發(fā)了一定量的微博;形成輿論大潮,他們是起了作用的。

      本文采用如下方法進行研究:一是基于全樣本進行數據挖掘、統(tǒng)計、分析,二是實行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結合。通過“微輿情”,筆者進行了事發(fā)一個月之內的全網搜索和在新浪微博中進行的全面搜索,獲得了關于天津港爆炸事件的全樣本原始輿情數據。在此基礎上,筆者對數據進行分析、解讀;在進行定量研究的同時,結合當時的相關影響因素進行學理思考,從而實現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的結合,力求對輿情進行準確研判。

      二、研究發(fā)現

      通過新浪“微輿情”,筆者檢索并獲得了自2015年8月12日0點至2015年9月11日24點關于天津港爆炸事件的輿情信息數據。

      表1 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一個月內輿情信息數據表

      數據按清理標準,做過去水軍、去營銷、去重復等處理,在所能及的范圍內,共得事件輿情信息4248671條。

      1.輿情信息構成及分布

      由上表可知:天津港爆炸事件受到公眾高度關注,在一個月內,日均輿情信息達138798條。在總量中,微博3035922條,占71.46%,是居第二位的各網站總量中的占比(9.10%)的7.85倍。在此次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微博的活躍程度令人矚目,顯見進行輿情監(jiān)測和輿論引導均須特別關注微博。博客、微信、論壇在總量中占比分別是1.55%、4.70%、3.68%,與微博合起來占比81.39%,在整個事件輿情信息總量中,占4/5強。忽視社交類媒體在輿情呈現中的作用,輿論引導就會落空。以上研究發(fā)現與研究假設2相一致。

      2.對輿情起伏的分析和判斷

      筆者根據所獲得的數據制成圖1。事件發(fā)生后,以微博為主要代表的全部輿情信息異常迅速地一路向上。第一個高峰同時也是全過程中的輿情最高峰,出現在8月13日(共有814955條輿情信息,其中微博609406條)。爆炸事件發(fā)生時,已是12日深夜接近24點。如此大的災難突然降臨,這本身就是爆炸性信息,翌日出現輿情高峰,自有其必然性。8月14、15日,輿情稍稍趨緩,出現第一個輿情低谷。至8月18日,則又出現了第二個輿情高峰。25日以后,輿情漸趨平靜。輿情不平靜的時段約為2周。

      再看之后的輿情起伏狀況,可以發(fā)現:再度出現的輿情高峰是在10月12日,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兩整月之日,天津北辰倉庫發(fā)生爆炸;而2015年12月,則是輿情的又一個活躍期。

      以上研究發(fā)現支持了“事件輿情是呈波浪形發(fā)展的”假設,但一個月內并沒有幾起幾伏,而只是兩起兩伏。一年多以來,圍繞天津港爆炸事件出現的輿情高峰也是有限的。至于輿情起伏中的“起”與哪些因素有關,筆者將在問題討論部分進行探討。

      3.活躍博主在事件中的發(fā)聲情況

      活躍博主是指頻頻發(fā)聲、通過微博發(fā)表意見較多的博主,包括意見領袖。意見領袖是擁有眾多粉絲的、時常就社會生活發(fā)表個人觀點并得到公眾較多認可的、民間輿論中的代表性人物。他們對輿論有著程度不等的影響作用。充分尊重并虛心聽取有影響力的活躍博主的意見,與之及時溝通、交流,對之進行他們樂意接受的引領,這應該是平時和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后進行輿論引導的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一。

      筆者在海量數據中對機構博主(新聞媒體、政府機關、其他單位)和個人博主發(fā)微博(新浪微博)的數據進行了統(tǒng)計(按參與微博數排列)。

      圖1 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后1個月內的輿情走勢

      圖2 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至今輿情走勢

      表2 傳統(tǒng)媒體擁有粉絲數及在事件中發(fā)微博數(微博來源:新浪微博)

      不少傳統(tǒng)媒體除按傳統(tǒng)的方式對爆炸事件進行報道外,均以微博頻頻發(fā)聲,參與了信息傳播和意見表達。這與自媒體時代的輿論格局是相適應的。而它們所擁有的粉絲數值得研究者關注。

      表3 有關網站擁有粉絲數及在事件中發(fā)微博數(微博來源:新浪微博)

      在事發(fā)1個月內,中國新聞網、頭條新聞、人民網、財經網、新華網等粉絲達到千萬甚至數千萬級別的網站,發(fā)微博都達到或超過180條。擁有1834多萬粉絲的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也就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了多條微博。許多擁有大量粉絲的個人博主,都就爆炸事件發(fā)了多條微博,如擁有8002多萬粉絲的姚晨發(fā)了10條微博。

      表4 事件后一個月內各類博主微博被轉發(fā)次數

      此表同時考慮粉絲數和條均被轉發(fā)數兩種因素,按微博被轉發(fā)次數的絕對數排序。作為機構博主,人民日報和央視新聞,在事件中分別發(fā)微博179條和231條,被轉發(fā)43397632次和645772次,每條微博平均被轉發(fā)分別為242445次和2796次。上述央媒擁有數量極大的粉絲群,這是它們發(fā)揮輿論影響力的有利條件。在整個事件中,它們積極發(fā)聲,敢于擔當,有所作為。它們所發(fā)微博被轉發(fā)的絕對數,分別排在所有博主的第一和第七位,可見其影響力之大。

      讓人感到遺憾的是:未見任何一地的官方微博(包括天津當地官微)和新聞媒體進入上述機構博主名單。事發(fā)地政府及與事件密切相關的機構部門、當地新聞媒體,應針對公眾的疑慮、質疑,利用官方微博頻頻發(fā)聲,其發(fā)微博數和被轉發(fā)數居高位才對;然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如何通過發(fā)聲、披露權威信息和發(fā)表權威觀點,從而掌握話語權,這是政府機構部門須做好的重要功課。

      如用微博條均被轉發(fā)次數來考察,人民日報在所有博主中遙遙領先。主流媒體通過微博在關鍵時刻發(fā)聲,不僅完全必要,且可望產生巨大輿論影響力和引導力。個人博主正直積極好青年、程逗逗ZM、TFBOYS、胡冰蜀黍,所發(fā)微博或因為發(fā)布第一手的內容,或擁有眾多粉絲,或掀動了人們情緒,其被轉發(fā)次數都超過央視新聞。這樣的活躍博主,是值得重視的輿論力量。

      研究分析使筆者感到:“作為機構博主,央媒所發(fā)的微博的影響力大于個人博主所發(fā)的微博”的研究假設并不正確,有必要重新估計活躍的個人博主具備的輿論動員力量。

      4.對單條微博被轉發(fā)(轉載)次數排名表的分析

      根據“微輿情”提供的資料,新浪微博單條微博被轉載(轉發(fā))次數最多的前十名,轉載(轉發(fā))量均在13萬次以上。而這些微博中,災難發(fā)生次日發(fā)出后被轉的微博有9條(占比達90%)。事件輿情的第一次高峰,可從這里找到相當一部分緣由。

      這些在爆炸事件次日發(fā)出的微博,與其他微博及新聞媒體報道一起,共同形成了輿情高峰。它們無一不涉及如下令人關注的內容:對人的生命在災難中逝去的報道,對集裝箱內的易燃易爆物品爆炸的報道,對三次爆炸作完整版記錄的視頻微博。其中飽含驚恐、痛惜、悲愴等各種感情,在公眾心頭掀起了巨大波濤。

      5.對網絡水軍/疑似水軍的考察

      疑似水軍(尚不能斷定為網絡水軍時的一種稱謂)在事件輿情中客觀存在,研究發(fā)現與研究假設相一致。疑似水軍是否屬于網絡水軍,有待確認。“微輿情”原始數據顯示:疑似水軍占比為41.06%,與假設4大致吻合。判斷是否屬于網絡水軍,在輿論工作實踐中很有意義。輿論的發(fā)酵、放大或轉向,在相當程度上,都是在網絡水軍的手中實現的。清醒地認識和把握疑似水軍在橫向輿情空間和縱向輿情發(fā)展中的動向,這是輿情研判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

      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fā)癥有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炎性腸梗阻和應激性潰瘍。研究組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對照組3例死于ARDS,2例死于MODS;研究組1例死于MODS。

      三、問題討論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可以對天津港爆炸事件的有關輿情做出一個基本的研判,但其中仍有一些問題不能被忽略,如網絡輿情是否能真正代表民意,輿情起伏中哪些因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等等,需要一一厘清,為有關部門和主流媒體引導輿論提供參考。

      1.網上的聲音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

      網上的聲音多反映了民意,這是一個大致正確的命題;但它在哪些情況下和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則又是一個有待認真討論的問題。應注意四點:①為數不少的公眾不上網或不經常上網。但是,他們也關注天津港爆炸事件,也在以他們的方式發(fā)表意見或表露情緒。②有些網民上了網然而并不發(fā)聲,他們只是將上網作為攝取事件最新信息的一種渠道。他們有自己的見解,但只“潛水”而不“冒泡”、不發(fā)聲。③疑似水軍/網絡水軍的存在,使輿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難以判斷。④活躍博主的微博被轉次數多寡,固然是檢驗其傳播力強弱的一個方面的指標,然而并非是代表民意與否的唯一衡量標準。網上的聲音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輿情,但并不是社會輿情的全部;對網上聲音,須做仔細鑒別的工作。

      2.事件輿論和輿情的起落與哪些因素有關

      筆者分析從“微輿情”獲得的原始數據,發(fā)現8月13日輿情出現高峰,其原因不難解釋;輿情的第二個高峰出現在18日,則讓人感到出乎預料。在這一方面,研究發(fā)現與假設1并不完全吻合。從道理上講,輿情的第二個高峰出現在8月15日及以后才更符合邏輯。因在此之前,圍繞事件出現了很多輿情誘發(fā)因素。

      其一,事件進程中增添的新內容,引起極大震撼。8月15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爆炸現場被毀車輛再次發(fā)生爆炸,救援現場周邊8月15日多次出現新情況,現場再次起火,并伴有爆炸聲。人們擔心:爆炸事故的災情是否能得到有效控制?會不會出現意想不到的巨大災難?只要有有關災情的新動向、新情況,輿情就沒有回落的理由,而應該呈現同步之勢。

      其二,此前或此時出現駭人聽聞的謠言和不實信息,激起強烈輿情反響。2015年8月14日,天津網民康某某在QQ空間散播如下謠言:“普通群眾死亡482人,重癥監(jiān)護室52人沒脫離生命危險、消防大隊死亡11個中隊400多人,兩次爆炸全部陣亡,總計死亡人數1300人?!盵4]有媒體報道稱,15日上午11時,在塘沽爆炸核心區(qū)域附近,有交警隊長拿著喇叭,稱接上級命令,要求距離事發(fā)核心區(qū)方圓兩公里內的人員迅速撤離。”[5]

      前一則信息屬謠言,虛構的死亡人數數量之多足以讓人感到驚恐。后一則信息使驚魂未定的人們增添恐懼感。它們都干擾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權威信息。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后,應花大力氣防止謠言和不實信息造成次生災害。正確有效的辦法是:在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不給謠言和不實信息預留傳播空間。像天津警方那樣對造謠惑眾的康某某依法進行懲處是完全必要的。而對媒體來說,對傳聞如不經多源求證,不可輕率傳播。

      3.新聞發(fā)布會上有關官員的不良表現,直接激化社會輿情

      天津港爆炸事件后的幾次新聞發(fā)布會上,記者求證性的提問沒有得到出席新聞發(fā)布會的官員的回答。某些官員漠視公眾的心理期待,挑戰(zhàn)了公眾的心理容忍底線,為輿情重啟埋下伏筆。

      然而上述可能引動輿情勃發(fā)的因素合起來,卻并沒有使15日前后出現輿情高峰,高峰出現在18日,原因何在?筆者擬通過圖3進行探討。

      圖3 輿情相關因素作用示意圖

      天津港爆炸事件輿論和輿情,受到以下幾種類型的因素的影響。

      第一類,事件信息。該事件的初始信息具有驚恐性和震撼性,輿情于事發(fā)翌日驟起有其必然性。關于災情的新增信息,通常會受到特別關注,會由此掀起輿情巨浪。謠傳信息是指謠言和不實傳聞,往往會加重公眾的惶恐心理,加劇社會震蕩程度。事件信息包括新增信息是引發(fā)輿論的原材料、引爆輿情的催化劑。謠傳信息起的是撕裂社會的負面作用。

      第二類,政府態(tài)度。它通過新聞發(fā)布會、新聞媒體的報道和評論、政府網站和官方微博得到表現。天津港爆炸事件發(fā)生17小時后,政府舉行第一次新聞發(fā)布會;至23日,總共舉行14次新聞發(fā)布會。從頻次來說,并無多少可挑剔之處。但新聞發(fā)布會還是廣受詬?。阂皇鞘状涡侣劙l(fā)布會舉行得太遲,或可成為政府反應太慢的典型;二是相關領導干部很晚才露面,頗為被動;三是出席新聞發(fā)布會的官員,在公眾關切的問題上反應冷漠、回答匪夷所思。

      第三類,各類輿論主體。在民間輿論場中,意見領袖有時發(fā)揮了主導作用,堪稱公眾輿論“領頭羊”。意見領袖們有所呼,一般跟帖者、轉發(fā)者有所應,這就壯大了輿論聲勢、使輿情更趨充實。疑似水軍中的一部分屬網絡水軍,有所圖地意欲改變輿情走向。在三種輿論主體中,一般跟帖者、轉發(fā)者通常是被引導者;意見領袖多充當引導者,但并不拒絕官方和官媒的引導;唯獨網絡水軍,其行為由經濟利益驅動,對之不易引導。

      第四類,社交類媒體。微博、微信、論壇、博客等是輿論形成過程中的重要載體,是信息和觀點得以傳播的渠道和平臺。當今社會中的社會輿情多借社交類媒體而形成、而迸發(fā)。社交類媒體與各類輿論主體之間的關系,是被使用的工具與使用工具者的關系。借助于同樣的工具,不同的主體可表達不同的意見和情緒,形成具有不同內涵的輿情。

      第五類,社會心理。這類因素常常被領導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忽視。筆者把這類因素分成兩個部分:心理期待和情感表達。正常的社會人,有知欲知、未知、應知之事的愿望,有希望求證的事得到求證的期盼,有質疑的能力也愿意心悅誠服地接受有說服力的事實和令人信服的觀點。情感表達有正面和負面之分。對災難中失去生命者表示哀悼,對傷者及其親人表達良好祝福,對事故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加以嚴詞批評,這些都是正面的情感表達。正面的情感表達,常常與某些民俗密切相關。18日是災難中遇難者的“頭七日”。事件輿情信息重現高峰,與公眾于“頭七日”寄托對罹難者的哀思密不可分。

      以上五大類因素,都可直接地作用于輿情。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心理發(fā)揮的獨特作用。它既可直接對輿情發(fā)生作用,也可受制于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而對輿情發(fā)生折射作用;它既可是輿情的蓄水池、增壓器,也可是輿情的減壓閥、緩震儀。洞悉事件輿情背后的社會心理并有效地引導輿論、緩解輿情,是輿情研判的要旨所在。對社會心理缺乏深入了解和透徹把握就走上新聞發(fā)布會的講壇,必敗無疑。五大因素之間往往發(fā)生交互作用。應特別加以關注的是謠傳信息與輿情的關系:謠傳信息引發(fā)社會恐慌心理,社會恐慌心理加大謠傳信息的傳播范圍和傳播速度。謠傳信息是重大公共危機事件中的另類災難。謠傳信息不除,國無寧日。

      在新媒體語境中,在重大公共危機事件發(fā)生后,進行輿情研判和輿論引導,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有研究者指出:“微博借助于其‘短鏈’功能輕松地將兩類平臺(筆者注:指微博平臺和網絡新聞平臺)無縫連接。鑒于此,新聞機構在輿情引導和宣傳中,可以將兩類平臺相互結合,使其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微博作為‘短平快’的媒體可以作為讓事件快速知曉以及廣泛傳播的渠道,而網絡新聞平臺則可以作為對事件進行深入剖析,以滿足網民對于深度信息的需求。”[6]碎片化的微博,是事件信息傳播的重要載體,是輿情和輿論形成的主要憑借;在引導輿論的過程中,新聞的作用仍然是不可忽視的。

      (作者單位:杭州鋆石互聯網金融服務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水軍爆炸事件天津港
      “網絡水軍”作惡,該打!
      拼搏開拓創(chuàng)業(yè)路 志在萬里再登攀——蓬勃發(fā)展的天津港輪駁有限公司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26
      洗衣機爆炸事件
      墨西哥中部墨西哥州7月5日發(fā)生一起爆炸事件 造成至少19人死亡
      網絡水軍
      方圓(2017年12期)2017-07-17 17:50:26
      水軍
      黃河之聲(2016年24期)2016-04-22 02:39:44
      天津港“8?12”事故搶險救援對武警部隊的啟示
      “8?12”天津港特大爆炸救援部隊衛(wèi)生防疫實施
      天津爆炸事件后中國爆發(fā)信任危機
      IT時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2
      天津港爆炸敲警鐘:中國還需要多少教訓?
      IT時代周刊(2015年9期)2015-11-11 05:51:51
      琼中| 廉江市| 宿迁市| 安西县| 奈曼旗| 湟源县| 方正县| 松原市| 肇庆市| 西峡县| 皋兰县| 永靖县| 延吉市| 安龙县| 深圳市| 富裕县| 那曲县| 泗阳县| 合肥市| 丰台区| 双柏县| 武定县| 天门市| 东海县| 北碚区| 右玉县| 泰顺县| 保康县| 纳雍县| 明溪县| 通海县| 茶陵县| 宁陕县| 碌曲县| 阳东县| 岚皋县| 沁阳市| 溆浦县| 恩施市| 平顶山市| 德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