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回收寶》宣布獲得了近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后,就在近日,閑置物品交易平臺《舊愛》宣布獲得來自樂視領投的3 000萬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二手物品交易市場火熱程度可見一斑,然而這是否就能說明二手物品交易電商是下一個風口呢?
火爆的二手物品交易市場
根據第一財經商業(yè)數據中心公布的《2016分享經濟發(fā)展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閑置市場規(guī)模保守預計將達4 000億元人民幣,遠超1 500億元人民幣的分享出行市場。很顯然,阿里巴巴、京東、58趕集以及諸多創(chuàng)業(yè)新軍皆前赴后繼加入二手物品交易市場,便是因為此。
同時,閑魚成立一年多時間,便已擁有1億用戶和12萬個魚塘(魚塘是基于不同地理位置、不同主題的閑置品交易社群),共計交易物品達1.7億件。從人均單日使用次數與人均單日使用市場上看,也已超過淘寶與京東的活躍度。一時間圍繞二手物品交易的平臺如《回收寶》、《舊愛》、《拍拍二手》和《轉轉》等如雨后春筍出現,一場爭奪二手物品交易藍海的戰(zhàn)爭拉響了。
二手物品交易電商,還有諸多問題
2016年多個跡象表明,二手物品交易電商的發(fā)展勢頭迅猛,但在火爆之下還存在諸多問題。如閑魚用一年時間將用戶規(guī)模做到1億,每日都將有數十萬甚至百萬次的交易產生,在有限的人力下如何保證二手物品的品質,將考驗著閑魚,雖然目前并未爆發(fā)頗具影響的糾紛事件,但仍然是最大的隱患。
其次,物流費用問題,相比標品電商交易,二手物品交易電商天然存在溝通的障礙,買家與賣家在描述和使用二手物品時,站在不同的立場很容易產生誤會。并且大部分二手交易平臺并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貨,有問題的話通常直接申請退款。這樣會產生大量的物流費用,二手交易大多是單筆或數筆交易,物流費難以像淘寶店或天貓店那樣通過走量均攤,一筆失敗的交易物流費誰來承擔,買家還是賣家?這也是一種困擾。
最后,競爭加劇,如何在紅海中突圍。相比國外二手物品交易的常見性,對商業(yè)有著特殊理解的中國人,在二手物品交易方面才剛剛開始。例如美國電商未出現時就已有許多大型二手物品交易的跳蚤市場,電商時代可以很自然的銜接起來,而中國本身二手物品交易才剛剛開始,大多數消費者將閑置物品放在網上出售的觀念并沒有被普遍養(yǎng)成和接受。
雖然存在諸多問題,但二手物品交易電商的爆發(fā)趨勢已經是必然,只是目前還需要快速建立起來一個成熟有效的行業(yè)規(guī)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