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永全
(潛山縣王河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 安徽潛山 246300)
沙地節(jié)水造林新技術
——超深栽造林技術
鄭永全
(潛山縣王河鎮(zhèn)林業(yè)工作站 安徽潛山 246300)
由于沙地保水性差,致使沙地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受影響,為改善這一現狀,林業(yè)科技界開創(chuàng)了一種節(jié)水造林新技術一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術。本文將從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護三個方面著手,闡述該技術如何實地操作,進而提高造林成活率,以此來推廣該技術的應用,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節(jié)水造林;沙地;超深栽
眾所周知,土壤水分是影響苗木生長最為關鍵的因素,而在沙地,由于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降水量少的同時蒸發(fā)量也大,加上沙地土質比較疏松,這就使得沙地上中層土壤含水量較低,若繼續(xù)按常規(guī)栽種,則很難成活。另一方面,根據研究,沙地60cm以下土層含水量較大且較為穩(wěn)定,基于這些才有了沙地超深栽造林技術,下面開始闡述第一個方面:苗木的快速培育
根據上文所述,沙地60cm以下土層含水量較大,為提高造林成活率,沙地超深栽造林的苗木宜采用林木深根苗和林木長莖苗。林木深根苗具有較長垂直根系(長度60cm以上)屬于容器苗的一種,所不同的是,由于其根莖特點,宜采用長筒型育苗容器培育。而林木長莖苗指的是,類似白榆、楊樹等1~2年生的主干較長且直且無明顯輪枝或分枝,具有較長主莖的裸根苗。尤其對于安徽沿江一代,最適合意楊的生長,因此下文將著重以意楊為例闡述沙地超深苗木的快速培育技術。
1.1 育苗場地
意楊的生長條件對育苗場地有兩個最基本的要求:育苗場地土壤肥沃和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高。前者是由于其生長速度快而使其對水分、氧氣以及礦物質的需求量大而導致,后者則是意楊本身的特性所決定的。而安徽沿江地帶對于后者本身就能夠滿足,前者則可以使用育苗基質來滿足,因此育苗場地可選于安徽沿江一帶。地下水位距地表50~150cm時是最適合其生長的季節(jié)。另外,地勢較低時可采用深溝高壟的方法抬高栽植的地面。
1.2 育苗基質
育苗基質的材料選用應盡量在當地選擇,以此來節(jié)約成本,選用時還應注意挑選具有良好的土壤理化性質,另外,還要求其質地較輕、通透性較好并具有一定的粘性,pH值要求為7.0~7.5。其體積比如下:過篩大田原土:河沙:草炭土:珍珠巖:蛭石=6:1:1:1:1。其中,草炭土使養(yǎng)分含量更均勻、緩釋時間更長,珍珠巖可以增加營養(yǎng)基質的透氣性和吸水性,蛭石增加土壤的通氣性和保水性,還可以用腐熟玉米秸稈或腐熟楊樹葉等來代替這些輕基質以降低育苗成本。另外,配制過程中,除上述材料外,每立方米還應加入3kg過磷酸鈣和0.5kg顆粒型保水劑,容器采用塑料蜂窩狀育苗容器時,為防止起苗時土團散落,每立方米還應加入1kg土壤凝結劑?;|填充前應充分混勻。
1.3 基質填充
使用PVC管筒狀育苗容器時,為避免基質滑落,在基質填充前應在容器底部罩一層網紗,填充完畢后,將容器置于育苗土槽內,為避免其呈倒狀,擺放時應盡量讓導根筒保持緊密;而對于塑料蜂窩狀育苗容器,則應在填充前就將容器置于土槽內并使其完全展開,而后再填充基質,而在容器與土槽壁之間會有一定的空隙,應在其中平放厚度不低于20cm的成捆玉米秸稈。最后向土槽灌足水待用。
1.4 樹種選擇
樹種選擇應符合造林需要,應綜合造林所在地的氣候環(huán)境和土壤條件、為何造林以及樹種本身所具有的特點等多方面考慮,以使不同樹種能在需要它的地方茁壯成長。對于意楊而言,在安徽沿江一帶,以南方型楊樹品種為佳,其中主要是美洲黑楊品種I-69楊和美楊品種。
1.5 苗木培育
一般來說,苗木培育采用在選用的兩種育苗容器直接播種或移栽小苗的方法。若選用白榆等生長較快的闊葉樹種,播種前應對種子進行消毒,播種時應采用直接播種的方法,并應適時早播,以求當年播種能夠當年出圃。若選用樟子松之類針葉樹種,由于其生長較慢,則應采用移栽1~2年生小苗(容器小苗或者大田裸根苗)的方法,移栽前應對小苗根系進行適度修剪,移栽時間宜在每年4月中上旬,以保證能當年出圃。對于意楊而言,選苗時,則主要選擇大苗,即兩年根一年干,對苗高的要求為4m以上,根莖不短于3cm。移栽時,應該深栽,一般為了便于根系生長都會把苗干栽進土80cm,這也是實現意楊快速生長很重要的一環(huán)。栽植方法則采用“三埋兩踩一提苗”。另外,為提高意楊的造林成活率,還應注意以下幾點:保證苗木的健壯、剪去側枝、隨起隨栽、浸水、深栽。
1.6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關鍵措施,主要是為了培育出壯苗而從事的施肥、除草、防治病蟲、灌溉等農事活動。對于意楊的生長中,苗期管理則主要包括土壤管理、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整形修剪四個方面:
土壤管理:土壤管理主要是主要是挖深溝,保持埂的高度,使意楊更好地生長。
肥料管理:施肥主要選擇溝施的方法,同時也要將施肥與灌水結合起來,要求第二年開始追施,每株0.2斤即可,之后逐年遞增0.2斤,追施至第五年即可。
水分管理:意楊的長期抗旱性不強,干旱時其本身易變虛弱,由此會遭受病蟲害,影響它的健康生長,造林成活率也會因此受到影響,因此要注意旱時灌水。同樣的,水分過多水位過高時也要注意排水,沒有排水條件也要做出相應措施,保證意楊的順利生長。
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可以培育出無節(jié)良材,可以由此提高意楊的實用價值,修剪時要注意保葉。
病蟲害防治:意楊生長過程中經常出現的病中害有以下幾種:潰瘍病、爛皮病、食葉害蟲以及蛀干害蟲,管護人員在苗期管理過程中應仔細觀察,若出現上述病蟲害,應做到及時發(fā)現及時治理,以確保意楊的正常生長。
1.7 苗木出圃
對一般沙地苗木而言,苗木出圃時,應重點關注苗木垂直根系長度,以此來判斷其是否合格。合格深根苗的要求為:地下部分根系較發(fā)達,垂直根系超過容器高度,地上部分生長健壯。一般來說,按照上述方法培育3~4個月皆能達到合格標準。出圃前應澆透水,起苗時宜輕拿輕放。
2.1 造林地選擇
造林地可選擇在風蝕而成的沙地和河流沖擊而成沙地的半固定和固定沙地,沙層厚度不得低于60cm,且不能選擇有大塊碎石的沙層。意楊造林地宜選在高崗、河堤等地。
2.2 造林規(guī)劃設計
造林規(guī)劃設計是造林前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規(guī)劃設計可以使造林更為順利地進行,設計之前,應對所選的造林地進行充分地調查,包括土質、水分、氣候環(huán)境等多個方面的綜合分析。此外,規(guī)劃設計還應包括造林過程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起苗、運輸、挖槽、播種等,以保證造林的程序通暢,節(jié)約時間成本,樹種選擇、栽種密度等也應納入規(guī)劃設計的范圍之內。
2.3 造林時間
對于林木深根苗而言,若其根系土團完整,則其對時間的要求較低,3月底~11月底均可進行,若樹種選擇為生長較慢的針葉樹,則造林宜在雨季(7月初~8月底)進行,若選擇樹種為生長較快的闊葉樹,則在春季或秋季皆可。而對于林木長莖苗,造林時間和闊葉樹相仿,應在春季或秋季進行。意楊的栽植季節(jié)以2月下旬、3月上旬為宜,造林應避免氣溫在0℃以下進行。
2.4 造林密度
栽植密度應根據當地的氣候環(huán)境條件、樹種本身的特點、為什么造林、栽種方式和防風固沙凈化空氣等價值的不同來確定。意楊造林密度主要分為5×6m、單行株距4m以上、雙行以上株距4.5m以上三種,其密度選擇應根據造林目的進行選擇。
造林完成后,為確保造林的成功保存率,還應定期對苗木進行管護,期限為兩年,管護和苗期管理的工作類似,主要包括澆水、施肥、除蟲除草、苗木防寒等工作。
(1)采用沙地超深栽苗木的快速培育技術時,造林完成后一般無需進行澆水。若遇到極度干旱的年份,土壤含水量不足,且栽后1個月內雨水量不足,則應采用土壤深層灌水的方法澆水補充水分,澆水后還應填充一部分土壤并踩實。
(2)養(yǎng)護期間的養(yǎng)分管理和苗期管理時一致,主要施磷肥并搭配少量氮肥,雨季時,施肥方法應采用穴施。
(3)除蟲防蟲害應根據種植經驗中病蟲害的種類及其特性進行預防,若預防失敗,則應及時作出相應的除蟲措施。
(4)對于樟子松等樹種,還應根據造林所在地之前管護經驗在冬季進行必要的埋土防寒工作。
本文通過樹種選擇,苗木的快速培育技術,超深栽造林技術等方面的論述,對沙地節(jié)水造林新技術——超深栽造林技術進行了一次全方面的講解,希望能讓大家對此技術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并能使相關人士得到一定的啟發(fā),在植樹造林方面做得更好,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凈化空氣。
[1]王志,王蕾,劉連友,鄭秋紅.毛烏素沙地沙丘干沙層水分特征初步研究[J].干旱區(qū)研究,2006(01).
[2]阿拉木薩,周麗芳.科爾沁沙地流動沙丘土壤水分空間變化特征分析[J].土壤,2011(03).
[3]許浩,蔣齊,潘占兵,李生寶,蔡進軍,董立國,王月玲,季波.黃土丘陵區(qū)降雨、土壤水分和苗木成活率的關系[J].水土保持研究,2012(05).
S725
A
1004-7344(2016)09-0189-02
201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