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輝
摘要:初中地理在應試的大背景下,得不到大家的重視,地理教學走向邊緣化,有的教師和學生對這一學科的興趣越來越低,部分教師雖然還有教學熱情,但是教學的方法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地理知識與社會的聯系是非常緊密的,所以必須要重視初中的地理教學。
關鍵詞:初中地理;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6-0315-01
目前初中地理的地位非常尷尬,本來初中地理在很多學生、家長甚至教師的心目中就是一門副科,現在初中地理又不參與中考,導致地位更加下降,而會考這種類型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形式化比較嚴重。初中地理地位的尷尬是造成教師教學沒有熱情,學生學習沒有積極性的主要原因,當然正確的教學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分析一下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策略。
1.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 對地理科目的重視度不足。這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地理課時安排的很少,每周每個班級安排兩到三節(jié),這樣造成一個地理教師可能負責四五個班級的地理課程,這樣學生和教師的交流自然就變少了??赡芤粚W期下來,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沒有掌握,甚至都不能完全認識每個學生,而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不能及時地、完全地得到解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可能就完全停留在課堂上。
還體現在教師師資力量不足,學校對地理這一"副科"的重視度不足,有些時候找不到專業(yè)的教師來授課,就找一些非專業(yè)的教師來授課,致使教師的專業(yè)性不足,教學方法不恰當,使得教學效率低下,不利于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還體現在學校的教學設備不足,有些學校很不重視"副科"的學習,甚至連地球儀和地圖這些基本的設備都沒有,教師上課不能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學生也不能深刻體會、利用學到的地理知識,致使地理知識的學習可能僅限于理論的闡述,沒有實踐的體驗。
1.2 初中地理的學習與實踐聯系不足。雖然地理在初中生學習生涯中只是占據一個會考的地位,但是地理知識本身與我們日常的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比如地圖的識別,地理位置的辨別,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計算,甚至我們對于自己的國家領土的認識,對于世界各國地理位置的了解等等,這些很普遍的知識都離不開地理知識的學習。而初中地理的教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局限在為了考試而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很多時候還是在灌輸很多理論知識,并沒有經常地聯系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和社會,致使地理的學習局限于課本,局限于理論,離開了書本,離開了考試,學生可能都不會運用地理知識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可能地圖不會看,很多國家的地理位置都搞不清楚。
1.3 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不足,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學校、家長、教師、學生都對初中地理的學習不太重視,教師教起來沒有熱情,致使學生學習起來沒有動力,教師的教學方法還是局限于讓學生死記硬背,地理課給學生的感覺比較枯燥。初中地理課程中關于地球的自轉公轉、太陽的直射、四季的變化、五帶的劃分等一些知識需要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一定的教學方法,如果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的話,平時的練習稍微靈活一點,學生可能就束手無策了。
初中地理的教學中其實存在很多問題,但是有很多問題還是來源于大家意識上的不重視。如果說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初中地理的學習,就不會在這上面下太大的工夫,也不會想著去探索更好的教學方法,那么初中地理的教學很可能止步不前。本文就是在發(fā)現問題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策略,想讓大家對初中地理的教學先重視起來,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也希望大家能看到初中地理教學的重要性。
2.針對初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策略
2.1 從意識上改變對初中地理的一貫看法。首先要認識到,我們不是為了一個小小的會考而去學習地理這一學科的,要看到地理這一學科的實用性。學校要提供足夠的支持,不管是從師資力量還是教學資源上都要加以支持,要有充足的教學資源,為地理教學提供必要的設備;對教師要定時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yè)修養(yǎng);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多自主合作交流學習,有些學生解決不了的問題及時提出來教師進行解答,課后也可以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交流、解答。
2.2 初中地理教學要多聯系生活實際。比如在講解全球變暖、熱島效應時,可以聯系時事熱點,"7月11日,蘇州市氣象臺還拉響了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這是蘇州有氣象記錄以來第二次發(fā)出"紅色預警"。上一次出現在2010年8月12日,當日最高氣溫39.7℃,部分自動氣象站記錄到40℃以上的高溫。讓學生從實際的事例中分析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既能掌握知識,也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激起學生愛護環(huán)境的責任感,這樣不僅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還能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除了課堂上多給學生補充時事消息以外,還要多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親身參與實踐調查。比如在學習中國的人口問題時,可以讓學生做一個人口調查,看看學校所在地的人口分布情況,調查一下當地人口中,外來人口的數量,并基于調查結果引導學生分析原因,這樣不僅讓學生了解當地的人口情況,進而可以掌握分析人口分布的方法,還能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社會交際能力等等。
2.3 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情景設置法,在講解印度這一部分時,可以讓學生設計一個去印度旅游的計劃,包括路線的設計,旅游景點的設計,尋找一下印度有哪些特產,在了解印度的氣候之后,看看需要帶什么行李去,并根據印度的氣候特點,看看幾月份是最適合去印度旅游的。經過學生的親身參與設計,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學生更能融入課堂,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增強,教學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教師在教學時,要多使用教學道具,比如地球儀,讓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學生在觀察地球儀時,可以知道各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知道赤道、南北回歸線的位置,這樣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促進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教學時,要好好利用多媒體設備,引起學生注意,使教學更有效率,呈現的知識更直觀、具體。
總之,初中地理的教學主要還是想讓大家能夠認識到地理這一學科的重要性,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地理學科的知識。書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在學習過程中要時刻聯系實際生活,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靈活運用理論知識,教師在教學時要探索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