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麗君梨樹實驗中學
淺談新課改下高中音樂鑒賞課的實踐與探究
梁麗君
梨樹實驗中學
新課改的實施下,使得高中音樂鑒賞課教學的目的有所改變,它的提出讓原有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氛圍變得活躍,學生在開闊文化視野的同時,藝術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也有所提升。可以說,在新課改提出的新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實踐教學中,通過不斷地探索與研究,采用中不同的教學方法,讓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展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但在實踐教學中,也有一些新的問題凸現(xiàn)出來,那就是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怎樣才能構建的更加完善、科學合理化,課堂教學活動應該怎樣設計得更加完好、學生應該怎樣處理音樂與作曲家內(nèi)涵不一致問題?這些都是擺在高中音樂鑒賞課眼前的問題,也是值得每一位高中音樂教師探究的問題。所以筆者根據(jù)多年的實踐教學經(jīng)驗,對新課改下高中音樂鑒賞課做了幾點粗淺的探索研究。僅供參考。
高中音樂;音樂鑒賞課;原則;教學舉措
在當今的音樂教育發(fā)展中,音樂鑒賞可以說為現(xiàn)代的音樂教育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門課程在當今的各大校園中是一門很受歡迎的課程,因此,同業(yè)也得到了高中廣大師生的喜愛。高中音樂鑒賞課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更能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在教學中它以培養(yǎng)學生樂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追尋與喜愛,進而有助于高中生身心的發(fā)展。音樂鑒賞課就是指學生對音樂作品的鑒別與欣賞,在整個鑒賞過程中,學生通過音樂情感的積累來滿足對聆聽音樂作品審美需求的一個過程。實際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中,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會遇到過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教師精心投入教學,學生卻不肯投入,整個課堂氣氛死氣沉沉,不夠生機活躍。另外,如果教師放縱學生,棄教材于不顧,任由學生隨意欣賞,課堂氛圍就會非常雜亂、教師掌控課堂十分困難。面對這樣的教學局面,教師必須要勇敢的面對現(xiàn)狀,同時也要積極的開創(chuàng)新局面。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在新課改提出的要求下,一邊努力鉆研和理解新的教學理念和開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一邊運用到實踐教學中,這樣才能探究出一條或多條行之有效的教學舉措。一下就是筆者結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新課改實施下,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目標以及遵循的教學原則,同時也通過實踐教學總結出了幾點有利于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舉措,并分別對其進行了以下探究分析:
1、教學目標
現(xiàn)今的高中學生,他們喜歡音樂、熱愛音樂,并不說讓自己成為真正的歌唱家和音樂家,他們只通過自己內(nèi)心對音樂的喜歡與熱愛,希望得到更多的音樂表現(xiàn)機會,從滿足或達到青少年對音樂追逐的夢想,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而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中,正是根據(jù)青少年對音樂追求的這個需求,從而降低音樂鑒賞課的要求標準,要知道音樂鑒賞課只是普及音樂教育,而不是更高學府的音樂教育。因此在教學中,將教學目標盡量降低,讓每個學生都能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鑒賞課堂中來,讓他們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從而獲得更多的音樂表現(xiàn)機會,真正體會到音樂的樂趣。這就是新課改實施下,當今高中音樂鑒賞課的教學目標。
2、教學應該遵循的原則
要堅持“以音樂為本”的原則。新《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講到“應當提倡學科綜合”,它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是學科體系領域的縱向伸展,也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回歸。合理的學科綜合,不僅能拓展學生的審美視野,給學生廣闊的體驗和表現(xiàn)音樂的空間,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zhì)。因此,音樂學科綜合,必須以注重音樂行為前提,必須堅持以音樂為本的原則,必須以音樂為載體,以豐富的音樂、絢麗多彩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為綜合學習內(nèi)容,這樣的學科綜合才真正體現(xiàn)了“音樂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講到“應當提倡學科綜合”。
1、課堂活動設計要恰當有效
新課程的實施給音樂鑒賞課帶來了很大變化,曾經(jīng)是“規(guī)矩、呆板、拘束”的課堂漸漸離我們遠去,各具特色的教學課例層出不窮,令人回味,新課改精神已逐漸入人心。隨著“熱鬧”的音樂課就體現(xiàn)不出課改的理念。于是,那些即興課堂表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分組討論等必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統(tǒng)統(tǒng)都被夾在了課堂教學中,這種“被合作”“被討論”“被表演”的課堂活動,在平常一些公開課、優(yōu)質(zhì)課中,隨處可見。老師為快速實現(xiàn)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常常使學生剛開始合作或還沒開始合作學習,就讓老師“被結束了”。這樣的課,“熱鬧”是有了卻大有嘩眾取眾之嫌,因為有些課堂活動根本就沒有踏踏實實的為開展,只有形式?jīng)]有實質(zhì),只是為了制造課堂“熱鬧”,感性課程的時髦而已。課程改革的過程也是揚棄的過程,在新課程實施中,有些教師只抓住了教學方法的外殼,盲目模仿,迷失了方向,遠離了新課程。
2、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與其他學科相比,它的特殊性往往表現(xiàn)為“只能意會,難以言傳”,即體現(xiàn)在它的非語言性、抽象性上。音樂教育的審美,往往表現(xiàn)為人們在音樂學習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愉悅感。審美的愉悅是不能依靠灌輸?shù)模x開了審美體驗,就很難有真正意義上的音樂學習活動。因此,我們在音樂教學中,應該盡可能采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藝術環(huán)境,渲染情感氛圍,在音樂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多種類型、多樣風格的藝術作品,領悟作品內(nèi)涵,在審美體驗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
由此可見,高中音樂鑒賞課是一門不同于其他學科的課程。在實踐教學中,教師要沿著新課改提出的教學需求,用自己真正的熱情改變高中音樂鑒賞課尷尬的教學局面。同時在教學中還要按照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目標遵循以音樂為本的教學原則,在今后的高中音樂鑒賞課堂教學上,探究出更加完善、更加科學的教學舉措,真正的讓音樂走進每個學生心目當中,讓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和興趣。
[1]魏永社.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如何進行素質(zhì)教育[J].新課程學習(上).2011年06期
[2]張紅彬.試論音樂鑒賞中的美育教育[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1年05期
[3]駱鯤.選擇合適教學方法搞好初中語文教學[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年12期
[4]錢大釗.教材的改革應伴隨著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教師業(yè)務知識的更新[J].中學物理(初中版).1997年05期
[5]姚從斌.講教法重繼承有創(chuàng)新——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zhì)量的幾點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