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聰北 米繼華 魯維麗
(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
老年嚴重燒傷患者的特點及護理對策
孫聰北 米繼華 魯維麗
(河南省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關鍵詞】老年患者;嚴重燒傷;特點;護理
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因老年人群生理功能、反應能力逐漸下降,老年燒傷事件發(fā)生率也不斷增加。因重度燒傷事件具有突發(fā)性,疼痛明顯,治療時間長,且預后效果較差,且常出現畸形、瘢痕、形態(tài)缺陷、功能障礙等不良現象,患者易產生抑郁、自卑、焦慮等多種不良心理情緒,影響生活質量;再加上老年患者因身體功能、抵抗力、組織再生能力下降,因此燒傷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1]。我院為研究老年嚴重燒傷患者的護理措施及效果,選取收治的7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給予常規(guī)護理與綜合護理,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嚴重燒傷患者70例,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男25例,女10例,平均(68.7±2.4)歲,其中熱液燙傷11例,火燃燒傷19例,化學燒傷5例;合并高血壓17例,糖尿病8例,心臟病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平均(69.1±2.3)歲,熱液燙傷13例,火燃燒傷18例,化學燒傷4例;合并高血壓15例,糖尿病9例,心臟病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所有患者均為Ⅱ~Ⅲ級燒成,且燒傷面積均在35%~75%;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比較價值。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燒傷科常規(guī)護理模式,主要包括日?;A護理、用藥指導、定時換藥及清潔、病房護理、注意事項等;觀察組給予綜合護理,在加強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心理護理、創(chuàng)面護理、預防并發(fā)癥等。具體分析如下:①心理護理。老年患者傷后易出現焦慮、孤獨、抑郁等情緒,護理人員應為其提供熱情、周到、全面的服務,并引導患者積極抒發(fā)內心情緒,學會自我調節(jié),使之用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②創(chuàng)面護理。老年患者因自身生理特點,創(chuàng)面愈合難度大,因此需加強其創(chuàng)面護理。對于滲出液多或大面積燒傷患者,為了減少感染現象發(fā)生,一般給予包扎療法,可降低感染率;包扎后將患肢抬高,密切觀察患者指(趾)端顏色、有無腫脹及體溫、呼吸變化情況;對于滲出液少或小面積燒傷患者,可給予暴露療法,在給予暴露療法治療時,需避免受壓,及時對創(chuàng)面分泌物進行清除,勤換輔料與被褥。③預防并發(fā)癥。肺部并發(fā)癥、壓瘡為燒傷患者常見并發(fā)癥。其中肺炎、肺不張等肺部并發(fā)癥是老年燒傷患者特別是有呼吸道燒傷患者最易出現的并發(fā)癥。老年患者因創(chuàng)面疼痛、咳嗽無力及合并有(慢性)支氣管炎,因此常抑制排痰;另外在換藥時易出現受涼、感冒現象,引發(fā)肺部感染。因此需幫助患者排除痰液,做好保暖工作,減少肺部感染發(fā)生。老年患者因皮膚衰老,組織再生能力差,再加上局部劇烈疼痛,患者不愿翻身,易出現壓瘡,進一步危害患者健康,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壓瘡護理,使用懸浮床,保持床單干凈、整潔,定期幫助患者翻身,并給予適當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
1.3 觀察指標[2]:采用Zung編制的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價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嚴重。并詳細統計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2.1 兩組患者心理狀況比較:觀察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 <0.05),組間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組別 例數 SAS評分 SDS評分觀察組 35 41.1±6.3* 43.2±5.9*對照組 35 68.8±7.2 69.4±6.1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出現感染1例,肺部感染1例,壓瘡1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8.6%;對照組出現感染4例,肺部感染3例,壓瘡4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1.4%,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
嚴重燒傷患者在經歷痛苦燒傷過程后,還要經歷多次手術、換藥等疼痛的折磨,再加上巨大的經濟負擔,患者易出現嚴重的自卑、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降低治療與護理合作性,影響治療效果。老年嚴重燒傷患者具有以下特點:①一般為生活燒傷。老年人因生理功能不斷下降,神經系統功能出現不同程度減退,反應相對遲鈍,再加上活動不便,因此易發(fā)生生活燒傷事件。②病死率高。老年患者因全身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衰退,且燒傷前合并多種慢性疾病,代償能力較弱,易出現休克現象,增加病死率;③創(chuàng)面愈合慢。老年患者因身體功能下降,皮膚萎縮,皮下脂肪大量減少,燒傷后對深部組織影響較大,因此在臨床診治中,常出現燒傷面積不大,但深及骨骼、肌肉現象。再加上老年患者組織生長能力較弱,特別是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愈合速度更慢,住院時間較長;④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老年患者因機體免疫力下降,抗感染能力較弱,肺部感染、全身感染發(fā)生率較高;⑤老年人群因基礎體溫較低,因燒傷引起的敗血癥癥狀無明顯特征,易出現病情延誤現象,影響治療效果[3]。因此在給予老年嚴重燒傷患者治療與護理時,應將老年患者特點綜合考慮,給予針對性的、綜合的、系統的、全面的護理干預。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嚴重燒傷患者綜合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其心理狀況,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高麗君.老年燒傷患者的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 (19):1809.
[2] 段鳳芹.老年燒傷患者的特點及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2,6(1):111.
[3] 柴玉蘭.重度燒傷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干預對策[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4,21(10):1136.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2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