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遼寧省鞍山市康寧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041)
?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雙盲陽性藥物對照試驗
王 健
(遼寧省鞍山市康寧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041)
【摘要】目的 探討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100例隨機分配2組,每組50例,定義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艾司西酞普蘭和西酞普蘭。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4周時HAMD分值、治療前、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療效以及兩組使用藥物的安全性。結果 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結果比較無差異(P>0.05),而治療4、8周時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有效率分別為(38%、84%)、(12%、68%),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服用藥物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shù)分別為5、17例,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結論 本次研究認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好于西酞普蘭,使用安全性好。
【關鍵詞】艾司西酞普蘭;抑郁癥;有效性;安全性
抑郁癥是一種嚴重的、致殘性的精神障礙。人群的發(fā)病率為5%~25%。目前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在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1]。艾司西酞普蘭為較強的5-羥色胺攝取抑制劑,對于5-羥色胺轉運體的選擇性更強。本文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旨在探討艾司西酞普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診斷為抑郁癥的患者100例隨機分配2組,每組50例,定義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艾司西酞普蘭和西酞普蘭。研究組平均年齡(36.8±14.2)歲,男性28例,女性22例;對照組平均年齡(37.9±15.8)歲,男性25例,女性25例;2組人員性別,年齡結果比較無差異(P>0.05)?;颊呷脒x標準:①參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2];②HAMD-17評分≥18。③受試者同意。排除標準:①自殺傾向者;②雙相障礙快循環(huán)者;③既往使用西酞普蘭無效者;④嚴重心、肝、腎、癲癇病史。
1.2 方法:①研究組: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蘭(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0106,生產(chǎn)廠家:浙江金華康恩貝生物制藥有限公司),起始劑量10 mg/d,2周后療效不佳可加至20 mg/d??偗煶虨?周。②對照組:服用氫溴酸西酞普蘭(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113,生產(chǎn)廠家:太陽石(唐山)藥業(yè)有限公司)起始劑量20 mg/d,2周后可酌情加至40 mg/d。總療程為8周。③其他:草酸艾司西酞普蘭與氫溴酸西酞普蘭顏色、大小、口味和形狀完全一致。
1.3 評價標準: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4周時HAMD分值、治療前、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療效以及使用藥物的安全性。HAMD分值由Hamilton于1959年編制,包括14個項目。采用0~4分評分法,分值與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抑郁癥的療效:HAMD總分≤7分為臨床痊愈,減分率≥50%為有效,HAMD減分率<50%為無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資料錄入Econometrics Views 6.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使用Student's t檢驗。兩樣本率的比較用χ2檢驗法,當P<0.05,判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周時HAMD分值: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結果比較無差異(P>0.05);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4、8周時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分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周時HAMD分值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療效: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有效率分別為(38%、84%)、(12%、68%),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和對照組治療前、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療效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對比:研究組和對照組服用藥物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shù)分別為5例(1例出汗、2例體質(zhì)量增加、2例口干)、17例(3例出汗、4例體質(zhì)量增加、5例口干、3例便秘、2例惡心嘔吐),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
艾司西肽普蘭是西肽普蘭的S-異構體代謝產(chǎn)物,眾多研究表現(xiàn)其治療內(nèi)源性抑郁癥療效明確,還有學者建議將艾司西酞普蘭作為治療抑郁癥的一線藥物。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研究組在治療2、4周時抑郁癥的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可以看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好于氫溴酸西酞普蘭。同樣有國外學者指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起效時間優(yōu)于西酞普蘭[3]。同樣研究組在服用藥物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上也少于對照組。研究組和對照組服用藥物期間發(fā)生不良反應例數(shù)分別為5例(1例出汗、2例體質(zhì)量增加、2例口干)、17例(3例出汗、4例體質(zhì)量增加、5例口干、3例便秘、2例惡心嘔吐),結果比較有差異(P<0.05)。有學者指出艾司西酞普蘭對其他受體親和力低下或無作用,因此患者服用藥物的耐受性好。還有學者對150例抑郁癥患者進行長期隨訪,結果發(fā)現(xiàn)艾司西酞普蘭在治療2、4、6周時患者均未發(fā)生血生化和腎功能超出正常范圍[4]。綜上所述,本次研究認為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好于西酞普蘭,使用安全性好。
參考文獻
[1] 趙宏,蔣乃謙,商月嬌.艾司西酞普蘭與氫溴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對照觀察[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9):693-695.
[2] 陳光連,尹石華,付勛杰,等.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漿S100B蛋白變化的臨床意義[J].山東醫(yī)藥,2005,45(1):30-31.
[3] 凌四海,翁永振.精神分裂癥患者血漿S100B的研究[J].臨床檢驗雜志,2002,20(3):51-52.
[4] Cipriani A,F(xiàn)urukawa TA,Salanti G,et al.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12 new -generation antidepressants: amultipletreatments meta-analysis[J].Lancet,2009,373(9665):746-758.
中圖分類號:R749.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2-0016-02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 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Double-blind Randomized Active-drug Controlled T rial
WANG Jian
(Kangning Hospital in Anshan, Anshan 11404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citalopram treating depression. Methods 100 cases of depression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 cases each. They respectively received Escitalopram and citalopram. Results The HAMD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scores of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efore treatment showed no difference (P>0.05), yet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HAMD scores of two group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rate of 2 weeks after treatment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38%, 84%), (12%, 68%). The occurrence number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5 cases and 17 cases (P <0.05). Conclus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efficacy of es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is better than citalopram, and it has good security.
[Key words]Escitalopram; Depression; Efficacy; Saf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