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寶
摘 要: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應(yīng)該以興趣開發(fā)為切入點,以方法踐行為基點,以活動和競賽為載體,以陽光自信為目標,以思想引導為保證,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關(guān)鍵詞:高中階段;體育精神;培養(yǎng);成才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7-0096-01高中階段是一個人人生中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也是長身體、強體魄、學文化、追夢想的黃金階段。但是當前許多學生和家長,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體育鍛煉,認為學業(yè)繁重、功課最重要,鍛煉身體以后可以補回來,結(jié)果造成學生體質(zhì)弱、身體肥胖等問題。其實,正是因為高中階段課業(yè)負擔重,體育鍛煉和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就更為重要。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就難以出色地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wù),高中階段的體育課程離不開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在實際教學中,應(yīng)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為學生以后的幸福人生做準備、打基礎(chǔ)。
一、以興趣開發(fā)為切入點
現(xiàn)代許多學生對體育鍛煉缺乏興趣,認為體育枯燥乏味。面對這一現(xiàn)狀,要求教師須注意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引導,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導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比如,對男生可以用觀看NBA比賽賽況的方式切入,對女生可以用欣賞體操、舞蹈視頻的方式切入,對文科生可以以古詩詞中關(guān)于邊塞士兵訓練的情形作為導入,對理科生可以用受力分析加以導入。此外,教師還可以結(jié)合體育賽事、體育明星事跡、體育新聞、最新相關(guān)影視等引導學生關(guān)注體育,幫助學生認識體育的重要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實際教學中,通常開始時只有部分男學生體育鍛煉的情緒高漲,但經(jīng)過引導,女生也會被逐漸帶動起來,最后全班、全年級同學都會熱衷于體育鍛煉。當然,這種鍛煉熱情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從課上到課下,從短期參與到長期堅持的漸進過程。
二、以方法踐行為基點
欣賞體育賽事、點評體育明星只是第一步,教師還要適時把學生引導到體育鍛煉中來。許多學生對一些體育項目有興趣,但就是不知道該怎么去做,教師這時候就要耐心講解方法,并在實踐中糾正、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對待一些平常的鍛煉方式,比如跑步、跳繩、踢毽子等,要糾正一些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認識和不當方法,讓學生了解科學的鍛煉方法,還可以維持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起初,學生會認為體育鍛煉就是隨便活動一下,缺乏科學體育意識,經(jīng)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會逐漸體會到體育是一門科學,能深刻地感受到體育中力與美的結(jié)合。
三、以活動和競賽為載體
體育課上,教師要注意結(jié)合高中生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等特點,恰當使用游戲活動、競賽等方式,尤其是團體比賽,讓學生在鞏固中學習,在快樂中鍛煉,在團結(jié)中奮發(fā),保持良好的體育精神面貌。比如分班級、分組舉行拔河、足球、籃球、踢毽子等比賽,或螃蟹賽跑等趣味比賽,都是固化學生鍛煉興趣、增強鍛煉效果的好形式。參與活動是人的天性,高中生更是如此,活動和競賽是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更是激發(fā)學生體育激情的契機。
四、以陽光自信為目標
作家史鐵生認為體育應(yīng)該講“更高,更快,更強,更美”,這是對體育精神的一種闡釋。教師在體育課上,一方面要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質(zhì),讓學生強壯筋骨,增長知識;另一方面,更是為了幫助學生調(diào)整感情,增強意志,獲得一種精神審美。追求姿態(tài)的優(yōu)美、精神的美麗,最終以陽光自信的精神面貌呈現(xiàn)出來,這才是高中體育鍛煉的終極目標。同時,這種體育精神也是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教師要把這種精神滲透到教學中的方方面面,從課前、課中到課后,從方法講解、開展鍛煉到鍛煉后的點評,要逐步引導學生享受體育鍛煉的過程,要鼓勵學生陽光自信地面對生活、學習中的困難。
五、以思想引導為保證
古人說,功夫在詩外。體育鍛煉也是如此,不能僅僅局限于體育課堂,更要鼓勵學生參加課外體育鍛煉。要想幫助學生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教師的思想引導必不可少。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形式了解學生的鍛煉情況,鼓勵學生的鍛煉熱情,注意樹立鍛煉典型,引導學生自覺自愿、有恒有常、有趣有味地參與日常鍛煉。同時,體育教師更要率先垂范,自己要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這一點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老師帶動學生,學生學習老師,久而久之,體育鍛煉的氛圍就會形成。
經(jīng)過兩學年的試行、調(diào)整、逐漸定型,我們培養(yǎng)學生體育精神的體育設(shè)計取得一定的收獲。學生的體育面貌有了很大提升,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有所提高,隨之而來的,病假事假現(xiàn)象大幅度下降,初步形成了體育促學習、學習帶體育的良性循環(huán)。毛澤東同志曾說過:“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蠻其體魄。茍野蠻其體魄矣,則文明之精神隨之。”可見,要想在學業(yè)上走得更遠,必須在體育上努力踐行“更高、更快、更強、更美”的體育精神,增強學生的身心素質(zhì)。因此,教師應(yīng)變革教學方式,重視教學研究,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席云玲.體育精神在培養(yǎng)中學生健康人格中的價值與作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
[2]安大慶.體育精神的需求和培養(yǎng)分析[J].陜西教育,2013(06).
[3]符謙.體育課程中的體育文化教育與體育精神培養(yǎng)[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02).
[4]曾凡強,陳衛(wèi)華.體育精神的培養(yǎng)[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