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開杰
(山東日照市莒縣浮來山衛(wèi)生院,山東 日照 276500)
?
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率、并發(fā)癥及母嬰生存質量的影響
董開杰
(山東日照市莒縣浮來山衛(wèi)生院,山東 日照 276500)
【摘要】目的 探討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率、并發(fā)癥以及母嬰生存質量的影響。方法 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為觀察組,傳統(tǒng)助產護理模式為對照組,觀察兩組剖宮產率,第一、二產程和總產程時間、產婦的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差異顯著;觀察組經(jīng)陰道分娩的產婦第一、二產程以及總產程時間都明顯短于對照組經(jīng)陰道分娩的產婦,P<0.05差異顯著;觀察組產婦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產婦。結論 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可以明顯降低剖宮產率,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率,減少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母嬰生存的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責任制助產;剖宮產;并發(fā)癥
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是最近幾年國內外大力提倡的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為了探討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對剖宮產率、并發(fā)癥、以及母嬰生存質量的影響,我院對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的效果進行了臨床觀察和對比,發(fā)現(xiàn)效果比較滿意,現(xiàn)把我院的研究資料總結如下。
1.1 基本資料: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選取我院收治的初產單胎頭位產婦200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助產護理模式,一組為觀察組采用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排除妊娠合并癥,頭盆不稱產婦,所有產婦均為初產單胎頭位。觀察組產婦要和對照組產婦的身高、體質量、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比較,沒有顯著差異,P>0.05,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以用來比較。
1.2 方法
1.2.1 觀察組助產模式:觀察組采用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實行一對一責任助產,產婦在入院后就由一名助產士專門為一個產婦提供全方位服務。具體工作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產婦在入院時就為向產婦介紹醫(yī)院的服務模式,醫(yī)院環(huán)境,使產婦對醫(yī)院有個整體的認識,增加依賴感。②當產婦進入產程時,助產士對產婦進行產前教育,讓產婦對整個分娩過程有所了解,主動和產婦溝通交流,緩解產婦緊張、恐懼的情緒。③觀察產婦產程的進展,在產婦分娩的過程中,鼓勵安慰產婦,并進行心理護理,可以對產婦腰背部進行按摩,轉移產婦的注意力,緩解疼痛。④依照臨床標準處理產程,新生兒處理,產后2 h觀察。⑤給予產婦生活護理,讓產婦感覺到溫暖。⑥記錄產婦分娩過程中的相關資料。
1.2.2 對照組助產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助產護理模式,不安排分娩陪護,在分娩的過程中是實行三班助產士交接,分別負責待產室、產房、產后觀察。
1.3 觀察指標: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產程的時間、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產婦的滿意度。
1.4 數(shù)據(jù)處理: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使用卡方檢驗,用兩獨立樣本非參數(shù)檢驗計量資料。
2.1 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娩方式比較:觀察組陰道分娩產婦92例,剖宮產8例;對照組75例陰道分娩,剖宮產25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剖宮產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19.29,P<0.01)。
2.2 觀察組和對照組產程時間比較:排除剖宮產分娩者,觀察經(jīng)陰道分娩的產婦,觀察組產婦第一、二產程時間以及總產程時間都顯著少于對照組產婦,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產程時間比較[min,(±s)]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產程時間比較[min,(±s)]
組名 數(shù)量 第一產程 第二產程 第三產程 總產程觀察組 100 440.09±232.34 42.55±29.27 8.91±4.24 432.65±257.31對照組 100 579.42±258.29 52.99±30.64 6.23±5.11 591.99±234.51 t值 5.68 3.47 0.68 2.42 P值 ?。?.05 <0.05 ?。?.05 <0.05
2.3 觀察組和對照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產婦滿意度為100%,觀察組滿意度為91%,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χ2=17.75,P<0.01),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產婦分娩過程中專門助產士陪護左右,能夠增強產婦對疼痛的忍耐力,增強產婦的信心,有助于提高產婦自然分娩的概率[1]。相關研究資料指出,分娩是一種生理過程,產婦分娩能否順利完成和產婦的心理狀態(tài)、產力、產道等相關因素有關,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常伴有怨恨發(fā)怒、強烈緊張依賴、直觀感覺異常等等不良心理[2]。產婦抑郁、焦慮、恐懼的心理會導致產婦疼痛敏感、子宮收縮能力減弱,不利于產婦的自然分娩[3]。產婦過渡緊張會導致產婦的去腎上腺激素分泌減少、兒茶酚胺增加,致使產婦出現(xiàn)宮縮乏力、胎兒窘迫。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全方位全過程的護理模式,能夠給予產婦生理上的幫助和心理上的安慰,緩解產婦的不良情緒,促進產婦自然分娩的順利進行,保證母嬰生存質量。
在我院這次研究中,觀察組產婦在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新生兒窒息率方面都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產婦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產婦,因此提示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可以明顯降低剖宮產率,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率,減少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母嬰生存的質量,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繆玉秀.責任制助產整體護理模式的圍生期干預對社會因素所致剖宮產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2,26(19):1771-1773.
[2] 趙曉玲,張軍,周燕莉.責任制助產模式的臨床應用及效果評價[J].護理學報,2012,19(14):55-57.
[3] 周鳳勤,楊志敏.責任制助產護理對初產婦分娩方式及產程進展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22):177-179.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01-02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