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源頭和動力。作文也一樣,要使學生喜歡作文,并且能寫出好的作文,首先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學生對寫作有了興趣,才會想寫、愿寫,才能以高度的熱情、飽滿的感情投入到寫作中去,從而產生高質量的好文章。
一、目的教育,引發(fā)興趣
指導剛入門的小學生寫作文,對于腦子一片空白、沒有一點“作文”概念的學生來說,首先要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寫作文,寫作有什么意義,也就是進行寫作目的教育。但作為孩子,如果直接向他們灌輸“作文”的概念,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孩子們必定如墜云霧之中,迷惑不解。也有老師為了使學生腦海中生成“作文”的概念,便拿出幾本裝幀精美的《優(yōu)秀作文選》,指著里面的文章對學生說:“瞧,這就是作文!”殊不知,這些優(yōu)秀的作文會使學生對作文產生一種神秘感和恐懼感,他們怎么也不會相信自己有能力有本事寫出“同樣”的作文。如此教學,學生一開始就覺得作文高不可攀、深不可測,在思想上、心理上就與作文拉開了距離。要消除這些影響學生習作的思想障礙,最好的辦法便是淡化寫作的概念,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興趣盎然地認識理解“作文”。
在一堂作文課上,我先和學生一起做了個有趣的游戲,學生玩得不亦悅乎。隨后我引導學生說一說游戲的過程和心情,再鼓勵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學生的習作交上來后,我精心編印了封面和目錄。目錄里寫著一個個“小作家”的名字,然后和學生的習作一起,裝訂成一本精美的“書”。課堂上,我舉著這本“書”對孩子們說:“老師要恭喜你們,祝賀你們!孩子們,你們真棒!瞧,你們會寫作文了,你們的作文被編進了《優(yōu)秀作文選》中。這是一件多么值得自豪的事??!”我常常把孩子們的作文裝訂成一本本書,放在教室的圖書角里,孩子們每時每刻都可以看到自己的“佳作”,別提會有多高興了,內心意識到:作文就是自己最知心的朋友,我要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和這位好朋友一起分享。這樣,學生便有了寫作的愿望和寫好作文的信心。
二、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在作文教學中,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直觀形象的情境,可激發(fā)起學生無窮的興趣。小學生要形成概念,理解事物,離不開感性材料的支持。他們想象能力的發(fā)展,也是在實物、模型、圖片等直觀材料中建立起來的。而老師豐富多彩、適時適當的語言點撥和誘導,在不知不覺中就能把學生帶進充滿童真和童趣的情境教學中。例如在一節(jié)作文課上,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只缺尾巴的胖豬娃,用一個例句:“??!怎么黑板上畫了一只沒有尾巴的胖豬娃?”誘導學生展開句式傳情的練習。學生們依照例句,運用“噢”“唉”“真糟糕”等詞語,把驚訝、奇怪、不滿、生氣、吃驚的語氣表達出來,掀起了一陣情感小波瀾。我又馬上用巧妙動情的導語觸發(fā)他們的情緒和反應?!鞍?!沒有尾巴的胖豬娃多可憐!你們能說說它的心情嗎?”學生因境生情,妙語連珠。緊接著,我開始進行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先后讓兩個學生蒙住眼睛給胖豬娃添尾巴,同時提示其他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同學們的笑聲、板畫的形象,想象胖豬娃的心情反應等。游戲結束后,學生爭著發(fā)言,都想說出自己的心理話。此時,我趁熱打鐵,讓學生拿起筆,寫下剛才游戲的整個過程。就這樣,一節(jié)作文課在笑聲中開始,在笑聲中展開,學生余興未盡,津津樂道。由此可知,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作文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三、重視鼓勵,發(fā)展興趣
小學生好勝心特強,愛表現(xiàn)自己,喜歡得到別人的表揚。作文教學時,老師就要注意激勵和保護學生的寫作興趣,使興趣得到長久的發(fā)展。老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中的點滴進步和偶然成功,一經發(fā)現(xiàn)就要給予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感到自己有進步,心中涌起自豪和自信。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習作比賽、命題口頭表達比賽等,激發(fā)他們的好勝心,培養(yǎng)寫作興趣;還可以組織辦板報,寫廣播稿,鼓勵學生向報社、報刊投稿,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被選中時,他們就會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寫作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更要注意把握評語的分寸。批改時要堅持多就少改,尊重學生,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寫評語時,要重在鼓勵,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千萬不能訓斥或嘲諷學生。指出習作中的錯誤時,也要講究方法,語氣委婉、誠懇,使學生能夠愉快地接受自己習作中的不足之處。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保持他們旺盛的寫作興趣。
責任編輯 羅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