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摘 要:齊白石的作畫功底深厚,線條勁厚,他的畫《好樣》,圖中的葫蘆,藤條,支架與葉子縱橫交錯,栩栩如生,對于這些物體的取材都是出自于他的生活記憶,把對客觀景物的描寫,與自己作為勞動者出身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把舊人文筆下的常有的羸弱傷感的表現(xiàn)的爽健盎然。
關(guān)鍵詞:中國;西方;寫意畫;抽象畫
中圖分類號:J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4-0033-01
一、寫意畫與抽象畫的背景
不同的社會文化,會形成不同的藝術(shù)作品。不同的社會背景,會形成不同的藝術(shù)流派。眾多藝術(shù)流派是在特定的背景和時期下形成的。自古以來,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都是以寫意大于寫實,寫意花鳥,水墨山水,直到西方的寫實油畫、素描等,慢慢的滲透到中國。西方的傳統(tǒng)繪畫都是寫實大于寫意,他們注重作品中的內(nèi)容與現(xiàn)實中的物體要有相似度,而到后來中國畫漸漸也滲進了西方,隨后出現(xiàn)的印象派、后印象派、立體主義。中國是以感性的思維,人性和儒、禮、教的文化的熏陶下,大部分的畫都是帶有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其中,然后與畫面相融合,碰撞出火花,畫中有情,情中帶畫。在西方,他們是以理性的思維和嚴謹?shù)目茖W對待事物,講究邏輯給予藝術(shù)一種寫實的理念。
二、寫意畫與抽象畫作品
(一)寫意畫
中國比較有名的齊白石、八大山人所畫的寫意畫都是深深的包含著自己的內(nèi)心的情感的,但是畫面同時也是逸趣橫生,充滿靈氣。八大山人的藝術(shù)比普通人帶有更復雜的精神內(nèi)涵和感情色彩,因為他是明清的后裔,對于王朝的覆滅有著難言之痛而那些抑郁都躍然于紙上來,以畫筆來宣泄自己的情感。八大山人放縱大膽的筆墨,體現(xiàn)了他的桀驁不羈的性格,也表達他對當時的階級與朝代的不滿,鄭板橋在題八大山人的畫時稱贊說:“橫涂豎抹千千幅,墨點無多淚點多”。八大山人的《墨葡萄》是他的大寫意花鳥的代表作之一,此作用筆簡潔明了,用墨酣暢淋漓,給我們無盡的想象。畫面左下方所鈐蓋的白文方印“可得神仙”所體現(xiàn)的境界與此畫意境甚合。此作雖無設(shè)色,但此時“無聲勝有聲”。強烈的體現(xiàn)出八大過人的筆墨和造型功底。
齊白石的作畫功底深厚,線條勁厚,他的畫《好樣》,圖中的葫蘆,藤條,支架與葉子縱橫交錯,栩栩如生,對于這些物體的取材都是出自于他的生活記憶,把對客觀景物的描寫,與自己作為勞動者出身的情感結(jié)合起來,把舊人文筆下的常有的羸弱傷感的一遍為爽健盎然,整個畫面都顯得平和和安靜,展示對美好的生活的向往整幅畫不嬌柔造作,隨意卻是不勉強,不是一些讓人看不懂的,展現(xiàn)了他的真實情感,表達了濃厚的對家鄉(xiāng)的鄉(xiāng)情與鄉(xiāng)思。
(二)抽象畫
十九世紀興起的印象派,是不怎么被大眾所接受的。因為與他們的西方的傳統(tǒng)繪畫相背道而馳,與觀念中所謂的寫實畫派有太大的差距,新的創(chuàng)新讓人們難以接受,但是抽象畫是光與色的另種呈現(xiàn),與傳統(tǒng)畫的固有色是有所不同的,傳統(tǒng)繪畫的寫實,反映自然。而印象派的畫家們更是追逐這一種變化,而且越演越烈。而抽象繪畫卻是用點、線或者是面和色塊來表達心中所去引起觀看者的共鳴。
在抽象畫中比較代表人物莫奈和梵高,莫奈得睡蓮和梵高的星空,更是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梵高的用筆偏于曲線畫,在《星空》中你更是看不到那些所謂的非常寫實的物體出現(xiàn)在畫紙中,整個畫面中都是以旋轉(zhuǎn)著的曲線的線條充斥著整個畫面的。
莫奈的《魯昂大教堂》是同系列的創(chuàng)作,都是畫的魯昂大教堂,只是繪畫的時間不同,從早上旭日東升的一直到傍晚夕陽落下的不同時刻而做的不同的畫,每一幅畫的顏色都不相同,每一幅畫都會給與人不同的感受,早上的溫暖的陽光會讓你覺得世界的美好,而傍晚冷色系的色彩給人冰冷的感覺。這幾幅畫都是以大膽的色彩與色塊的面積而重疊而成的。展示的是壯觀的哥特式的教堂景象,強烈的晨光沖淡了它巍峨的身影,高大的建筑結(jié)構(gòu)似乎被濃濃的光色所包裹。筆觸厚重、重迭,狂放不羈,光影與色彩成為造型的靈魂,強烈的明暗對比,使哥特式教堂成了一種充滿色彩旋律的光色結(jié)晶體。
三、寫意畫與抽象畫的相似點
(一)情感
在寫意畫和抽象畫之中都是包含著作者對于自然景物或者是事物的一種情感在里面,無論是好的,不好的,美的或是不美的,這是一種抒發(fā)的途徑。就是所謂的情景交融,景融入情,情融入景。不是對客觀事物的生搬硬套或是照葫蘆畫瓢的思想來畫于紙上。
(二)不寫實
在寫意畫與抽象畫之間有著給人回味與想象的空間,恰恰與那些寫實的畫是相反的。有些人說對于寫實的藝術(shù)作品,過于寫實還不如攝影時間和質(zhì)量說不定會比寫實畫效果更好,只不過是沒有那種畫畫的觸感而已。而在寫意畫好抽象畫中他們以自己筆法、色彩、造型和構(gòu)圖來構(gòu)建自己的藝術(shù)作品。以形式和內(nèi)容美讓觀眾覺得留以遐想的地方,有時候甚至會給人一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
參考文獻:
[1]薛永年.談寫意[J].國畫家,2006(02).
[2]中國美術(shù)史教研室.中國美術(shù)簡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3]劉甜.論印象派繪畫的主客觀因素[D].南京: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1.
[4]葛路.中國畫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