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璐(鄭州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鄭州 450000)
?
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效果
陳 璐
(鄭州人民醫(yī)院急診科,河南 鄭州 450000)
【摘要】目的 探討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對急診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改善效果。方法 將本院急診科收治的78例低鉀血癥患者隨機平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臨床護理,干預組患者則采用舒適護理模式,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表現(xiàn)。結果 干預組患者護理后的HAMA評分及HAMD評分均顯著好于護理前,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其焦慮等不良情緒狀態(tài),對臨床依從與預后效果均能夠提供保障性作用。
【關鍵詞】急診科;低鉀血癥;護理干預;負性情緒
低鉀血癥主要為電解質(zhì)紊亂性疾病,患者極易產(chǎn)生明顯的焦慮與抑郁等負性情緒,從而對患者臨床治療依從狀態(tài)產(chǎn)生不良影響,使得預后療效大打折扣[1]。為有效緩解病患負性情緒,以全面改善其臨床治療效果,本研究針對部分病例采用了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研究中78例低鉀血癥患者均為本院急診科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所收治,入院后均存在腹脹與肢體麻木等相關癥狀。其中男43例,女35例,年齡18~71歲,平均(38.9±7.3)歲,病情程度為輕度者35例,中度者25例,重度者18例,誘發(fā)疾病中消化系統(tǒng)42例,呼吸系統(tǒng)18例,循環(huán)系統(tǒng)18例;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39例,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進行口頭教育、常規(guī)藥物治療和護理。而干預組患者則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進一步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措施:①生活指導:在飲食上指導患者多食用海帶、西瓜等含鉀豐富的食物。生活上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以此陶冶身心,保持熱愛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但需要提醒患者在出汗量較大的情況下,為避免發(fā)生低鉀血癥情況,應以淡鹽水或果汁代替白開水飲用。②心理護理:通過健康宣傳,將低鉀血癥的發(fā)病機制、臨床特征、并發(fā)癥、治療與護理措施詳細的告知患者,以緩解患者恐懼、擔憂、疑惑的心理,獲得患者信任和配合,并通過日常溝通,多關心患者生活和心理情況,針對其心理壓力盡量進行心理疏導,分享成功治愈案例,使患者建立治療信心,以促進其身心康復。③靜脈補鉀:在建立靜脈通道進行補鉀時,為減輕患者疼痛,靜脈輸液穿刺部位不宜選擇同一位置,在穿刺成功后,輕柔翻轉(zhuǎn)針頭進行固定,使藥物流向朝向血管下壁處,以減輕對患者敏感神經(jīng)的刺激,緩解其疼痛感。同時應觀察患者輸液狀態(tài),詢問輸液感受,防止出現(xiàn)滑針或藥液滲漏情況。若患者出現(xiàn)疼痛或靜脈炎現(xiàn)象,應酌情增加另外一條靜脈通道,或選擇使用霧化吸入法協(xié)助補鉀,該方法同樣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且刺激較小。叮囑患者和家屬對輸液過程保持耐心并積極配合,指導家屬對患者麻木四肢進行按摩,協(xié)助患者小幅度運動,并注意觀察記錄患者尿量情況。④認知護理:告知患者補鉀的重要性,但不宜操之過急,補鉀治療需要一個長期堅持的積累過程。另外叮囑患者在補鉀過程中,切勿自行調(diào)節(jié)輸液流速,補鉀速度不宜太快且濃度需控制在3 g/L以下,否則將有可能誘發(fā)患者心跳驟停的危險情況。對沒有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的患者,指導在飯后口服氯化鉀,不僅可以起到補鉀效果,而且飯后服用可減少補鉀對胃腸道的刺激。
1.3 觀察指標:護理前后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兩組病例開展臨床評估,HAMA量表中共14個項目,各評定分級均為0~4分,分數(shù)越高表現(xiàn)負性情緒越嚴重;HAMD量表中共24個項目,其評定分級判定與前者相同。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s)表示,采用t值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護理后的HAMA評分與HAMD評分均顯著好于護理前,但干預組患者的評分結果顯著低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評估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負性情緒評估比較(±s,分)
HAMD護理前 護理后 P值 護理前 護理后 P值對照組(n=39) 47.9±6.5 32.1±5.2 ?。?.05 47.2±5.3 30.9±4.7 <0.05干預組(n=39) 48.1±6.3 15.6±2.9 ?。?.05 47.4±5.5 14.5±1.4 ?。?.05 P值 >0.05 ?。?.05 - ?。?.05 <0.05 -組別 HAMA
低鉀血癥是急診科常見的機體電解質(zhì)紊亂性綜合征,因多種因素影響下導致患者血鉀吸收與代謝發(fā)生異常,在血清鉀濃度不斷降低至2.0 mmol/L以下是便形成疾?。?]。發(fā)病患者多伴隨腹脹、肢體麻痹及消化與呼吸系統(tǒng)等癥狀表現(xiàn),由于病情發(fā)作急驟且癥狀表現(xiàn)復雜,患者多伴有明顯的負性情緒,這對臨床治療實施與效果會產(chǎn)生不良影響。為有效改善發(fā)病患者的負性心理與臨床依從程度,本研究針對39例患者開展了舒適護理干預措施,分別在日常生活、心理狀態(tài)、補鉀治療及認知宣教中深化舒適護理理念,經(jīng)舒適護理干預后,本組患者的HAMA評分為(15.6±2.9)分,HAMD評分為(14.5±1.4)分,與本組患者護理前比較具有顯著差異,同時也明顯好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證實完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可有效緩解低鉀血癥患者的不良心理問題,進而為臨床治療開展奠定了良好基礎。綜上所述,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通常會存在較為嚴重的焦慮情緒,臨床給予舒適護理干預可有效緩解其不良心理問題,對臨床治療起到積極促進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曉毛,黎春常,藍惠蘭,等.急診科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效果[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4):4179-4180.
[2] 林秋萍.低鉀血癥患者焦慮情緒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1):183-184.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2-02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