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麗 董建文 鄭宇++范舒蔚 李慧
摘要:按照綠地的時空特征,將福州市溫泉公園綠地劃分為點狀的小品綠地、線狀的道路綠地、曲線的水岸綠地、面狀的場所綠地、展現(xiàn)時序的四維綠地五部分。通過拍照、測量、現(xiàn)實調(diào)查和行為分析等方法,總結(jié)出該公園各類綠地的植物配置手法,分析評價其景觀韻律和實用性。呼吁風景園林設計者對新時期的公園和綠地設計應從美學、心理學、人體工學等多角度思考結(jié)構合理性,以實現(xiàn)公園的審美、休閑、安全防護等功能。
關鍵詞:溫泉公園;景觀韻律;設計實用性;植物配置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志碼:A
福州市溫泉公園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qū),占地約10 hm2,功能定位為市區(qū)綜合性公園,1996年興建,1997年正式開園。對溫泉公園各類綠地的使用效果進行檢驗、總結(jié)、完善,可以為新時代的公園設計和綠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鑒。
1概述
1.1景觀韻律
景觀韻律包括景觀要素的形狀、結(jié)構、層次、組份、形態(tài)、配置、連通、輻射、尺度、時序等空間結(jié)構和空間過程,可以定義為:一定區(qū)域內(nèi)特定時段景觀要素的鑲嵌格局與空間配置規(guī)律[1]。從溫泉公園平面圖(圖1)可以看出其布局層次分明,結(jié)構有序,其具體空間結(jié)構和空間過程需在具體分析中檢驗。
1.2設計實用性
景觀是人類生活環(huán)境的近自然空間,提供休閑、運動、娛樂、審美的戶外空間。景觀的實用性檢驗,就是檢驗景觀的結(jié)構,即景觀韻律,對人類的行為活動的支持、鼓勵的狀況。
2溫泉公園的景觀韻律與設計實用性
根據(jù)景觀韻律的定義,按照景觀的時空特征,將溫泉公園的綠地分為點狀的小品綠地、線狀的道路綠地、曲線的水岸綠地、面狀的場所綠地、特殊功用的避災綠地、展現(xiàn)時序的四維綠地6部分,分別闡述其景觀韻律和設計的實用性。
2.1各類綠地景觀韻律與設計實用性
2.1.1點狀小品綠地
為了管理、服務需要,公園營建了幾類建筑:管理建筑,包括大門管理、衛(wèi)生工具存放處、苗圃管理處等;服務建筑,包括亭子、小賣部、醫(yī)療服務建筑、游客服務中心、廁所等。管理建筑不面向游人,因而對其遮蔽、弱化;而服務建筑可根據(jù)功能進行不同程度地突出,方便游人識別和使用。
1) 遮擋建筑的綠地
工具存放建筑,沒有景觀欣賞意義,需要予以遮掩。如圖2-a所示,植物配置注重與建筑物的顏色、材質(zhì)相協(xié)調(diào)。建筑偏棕黃色偏亮,周圍種植雞蛋花Plumeria rubra、蘇鐵Cycas revoluta,能起到良好的遮擋弱化效果。
2) 融合建筑的綠地
風水學中,講究天人合一,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相融合。如圖2-b,通過配置和修剪植物,使其沿著圓形節(jié)點的邊界延展開來,將小木屋與場地自然地融為一體。木屋和節(jié)點之間比例適宜,植物曲線形態(tài)優(yōu)美,結(jié)合節(jié)點的“溫泉之聲”,別有一番自然野趣。
3) 突出襯托建筑的綠地
小品建筑,能夠點綴空間,賦予場地一定的人文氣息,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場地的性格。而場地性格的塑造,除了建筑本身的外形特征,還受到植物環(huán)境的影響。
通過植物與建筑小品的尺度對比,可以營建悠閑浪漫的氛圍。如圖2-c,木屋低矮小巧,尖塔形的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位于其正后方,圓球形的榕樹Ficus microcarpa、高高的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分別立于其兩側(cè)。木屋在植物的映襯下,呈低矮謙卑之態(tài),而木質(zhì)結(jié)構則暗示其自然屬性,加上其上紅色的橫幅“湖畔之聲”,共同營造了濃濃的鄉(xiāng)野氛圍,體現(xiàn)出怡然自得的情懷。
通過植物所塑造空間的虛實變化,可以彰顯亭子的簡約樸素。如圖2-d,空間由雞蛋花、龍舌蘭Agave americana、假檳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圍合而成,鋼結(jié)構的亭子容納了這個空間,又給空間出入的空隙。植物起到實體的作用,突出了亭子營造的空間。
2.1.2線狀道路綠地
1) 主軸道路綠地
溫泉公園的北門入口處,有一處很長的道路軸線(圖3-a)。從白色羅馬柱界定的外廣場往公園內(nèi)走,是敞開的黑色鐵門,從門框中可以看到這種優(yōu)美的軸線景觀。水平層面,道路軸線長約144 m,寬約8 m,長寬比約為18:1;豎向上,高約6.5 m的木棉Bombax ceiba支撐起了空間的骨架,與道路的寬度比為4:5,粉紫色的花朵也給這種優(yōu)美的空間比例增添了一絲活潑,為縱、橫、豎3個方向的大框架限定了虛的空間結(jié)構。整個軸線上分布著4個大花壇,圖3-b為其中一個花壇內(nèi)部的植物配置:低矮的灌木構成了空間的實體部分,木棉挺拔向上的線條產(chǎn)生向上的張力,而彩色的地被在水平維度上延展。整個空間疏朗有力,優(yōu)美大方。
2) 游覽道路綠地
游覽道路綠地廣泛地布置在公園中,為周邊的居民和工作者提供了較為合理的游覽路線。線路布置較為規(guī)則,其平面是線段為主的幾何形狀,線路方向明確、導向性強。
為了不斷調(diào)動游人前行觀賞的好奇心,在游覽道路上通過點綴彩色葉植物、變換樹種、修剪樹形等方式來豐富景觀。另外,為了營建游覽的節(jié)奏感,在道路轉(zhuǎn)折點布置了引導視線的植物(圖3-c)。這些植物暗示著新的景觀空間和休息節(jié)點,使游人的游覽行為具有適宜的節(jié)奏感。
3) 運動道路綠地
在公園東南角,以水體為中心,布置有健身的游覽步道。周邊的居民主要在16:00—18:00時來這里散步聊天、跑步鍛煉,多為中老年人。兩側(cè)綠地多自然式,景觀變化多樣。
在運動道路上,布置了一些形態(tài)各異的“交通島”。圖3-d,是一個尖塔形的交通島,由于四周空間較為狹窄封閉,樹木瘦長,布置豎線條營造出一種豎向的力量,減弱了狹窄空間引起的局促感。而圖3-e中,空間較為寬敞,兩側(cè)植被層次分明,交通島布置為圓球形,樹木冠幅大、冠形稠密,從而展現(xiàn)出對四周空間半吸引半舒張的作用力,整體空間疏朗開闊。在較為自然的環(huán)境中,這種規(guī)則的、人工痕跡明顯的交通島,顯示出其管理及監(jiān)督力度,使游人具有心理安全感。endprint
2.1.3曲線水岸綠地
動態(tài)的水充滿生命和希望,成為人群聚集活動的地方;安靜的水撫慰心靈,成為安靜休息的場所。由于水的功能定位、水面的寬窄、水岸的方位不同,對應的綠地有不同的韻律。以水中小島(熱帶風情園)為界,其西側(cè)水面開闊、向陽,而東側(cè)的水面較為狹長、幽密。
1) 水邊活動綠地
水面開闊處,布置了親水平臺,即平面圖中“圓形噴泉”所在的平臺(圖4-a)。平臺面向南方,陽光充足,綠地的布置注重林緣線和天際線的變化。東側(cè)水岸植被較為稀疏,規(guī)則式地布置了“假檳榔 + 散尾葵Dypsis lutescens + 葉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棕竹Rhapis excelsa、花葉艷山姜Alpinia zerumbet‘Variegata、梔子Gardenia jasminoides等;西側(cè)水岸植被較為稠密,種植了“香樟、苦楝Melia azedarach、云杉Picea asperata、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小葉女貞Ligustrum quihoui、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 + 黃槐決明Senna surattensis、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長花龍血樹Dracaena angustifolia + 野迎春Jasminum mesnyi、鋪地柏Juniperus procumbens、紅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馬纓丹Lantana camara”,等。彩色的植物使開敞的水岸空間更加活潑,吸引人們來此開展水岸活動。
2) 水邊休閑綠地
公園西南角,有一小湖,名“壘石圍池”(圖4-b)。湖周邊種植樹形開展的喬木,而湖中小島則種植樹形收縮的植物,如鏡般的水面使得這個空間產(chǎn)生水平向外的張力。連綿起伏的天際線傘狀開展,自由伸展的枝干給人自在之感,倒映在湖中,更顯其優(yōu)雅美好,空間在此自由地蔓延開來。而石塊的布置,使得這個空間更受歡迎。
熱帶風情小島以東的水體,在人群使用較為集中的下午時段,水面因受到遮擋光線較弱,因此水岸綠地每隔一段距離便設置透景窗、透景線和透景門。樹干筆直、枝葉稀疏泛黃的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營造出了水邊的透景線(圖4-c)。陽光普照時,水杉的影子落在小路上,空間頓時明亮、開闊,充滿淡淡的暖色調(diào)。低矮整形的紅花檵木,為水面留出了透景窗,結(jié)合幾株落葉的小灌木,別有一番秋韻,見圖4-d。透景門的營建,如圖4-e所示。在大榕樹旁邊留有一親水空地,方便游人逗留、賞景或進行親水活動,陽光也能大片地照射到道路上。
3)島嶼、橋梁周邊綠地
水中小島景觀別具特色,假檳榔構成群落的頂層,結(jié)合美人蕉Canna indica、假連翹Duranta erecta、羊蹄甲、石楠Photinia serratifolia等植物,營造出濃濃的南國風情。
橋梁周邊的綠地布置匠心獨運。橋兩側(cè)布置羊蹄甲、假檳榔和假連翹,對岸的人看不到橋頭,也不見橋尾,只見跨在水面的橋和站在上面的人。其哲學寓意為,看到一個人在對面,卻不知他從何而來,到哪里去。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這種布景手法使游人體驗到古代地理隔絕、通信不暢的空間距離。
2.1.4 面狀場所綠地
1) 游人安靜休息綠地
在中心廣場的東北角,運用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圍合出了一個安靜休息的空間(圖5-a)。在場地外圍列植的桂花直徑約30 cm,分支點低,起到樹籬的作用,增強了場地的內(nèi)向性;在場地內(nèi)部散植的桂花直徑約10 cm,分支點低,起到遮蔭、造景的作用。樹枝間隙使場地空間與外界空間得以交流?;ㄩ_時節(jié),淡淡的桂花香令人身心愉悅。
2) 兒童游樂綠地
溫泉公園的廣場設計,充分考慮了兒童空間的營建(圖5-b)。公園西門內(nèi)廣場的邊界處,布置了低矮、花色明亮、細質(zhì)的草花如萬壽菊Tagetes erecta、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鼠尾草Salvia japonica等,滿足了兒童對花朵的喜好,也符合其身體尺度,是一處良好的親子空間。
3) 緊急避災綠地
溫泉公園中營建了規(guī)則式和自然式兩類避災綠地,分別以東門入口處的三角形區(qū)域和北門入口道路軸線東側(cè)的鐵樹園為代表。
a.規(guī)則式避災綠地
東門入口處的三角形綠地導向性強,節(jié)奏明確。綠地整體力求簡潔統(tǒng)一,在細微之處豐富景觀變化,形成空間的秩序之美(圖5-c~d)。
對景觀韻律的合理控制,造就了空間的開敞疏朗。空間結(jié)構上,運用“圓形”意向?qū)⑷切尉G地串聯(lián)起來。圓形節(jié)點聯(lián)通了各個方向的三角形綠地;同時,圓球形、矮塔形的灌木球沿綠地之間的道路列植,將圓的意向蔓延開來。顏色上,按照場地外部、道路軸線、避災綠地的順序,植被顏色依次變亮,層次分明;豎向上,場地地形平緩,植被低矮,點綴的幾株落葉樹在秋季構成虛的空間;梔子、南苜蓿Medicago polymorpha、草坪由內(nèi)向外呈三角形狀平行嵌套,組成綠地的平面。最終,構成了通透的景觀空間。
b.自然式避災綠地
蘇鐵結(jié)合草花地被,構成了公園中自然式的避災綠地。從道路向兩側(cè)由近及遠,植被漸漸增高,保證視線的通透。棚宿區(qū)的綠地坡度設計在2%-6%之間,便于排水。道路兩側(cè)留出了大量的草地,作為災時的人行通道。距離道路較遠的植被,在災時可以降低建筑倒塌對人的傷害。
2.1.5四維綠地
隨著季節(jié)和時間的變化,景觀植物的顏色受到環(huán)境色的影響,使景物呈現(xiàn)出不同的景觀性格,和不同的光影美、時間美、天地美。圖6依次是2015年10月3日14:00、15:30、16:30、18:00拍攝的照片,體現(xiàn)了一天中景觀的時序變化。endprint
圖6-a,拍攝于陽光燦爛的午后。沿著中心廣場東北角的道路,有一處“竹園”。14:00—15:00時,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面上投射出斑駁的光影。圖中的行道樹為竹柏Nageianagi,其左側(cè)場地上還種植有羊蹄甲,布置了一些桌椅,老年人在此聚集打牌;右側(cè)的場地散植云杉,布置了一個木質(zhì)平臺。整個場地使用率很高,特別受老年人的喜愛,早晨他們在木平臺跳舞健身,下午帶著孩子在上面活動。
博物館傾斜向上的屋面自然地把人的視線引向天空,見圖6-b。這種獨特的視角,摒除了城市建筑對景觀天際線的影響。蔚藍的天空、悠然的白云和綠色的草坡相結(jié)合,營建出廣闊的大草原的效果。
圖6-c中,夕陽透過樹枝照在水岸上,暖暖的色調(diào)令人神往。前景布置有3株分支點高的大樹、柏木以及絡石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中景是幾棵豎線條的水岸樹,遠景則是滿滿的陽光。前景冷,遠景暖,一個轉(zhuǎn)彎將前中后景串聯(lián)起來,而金色的光線將人引向未知的遠方。
太陽落山,晝夜交替,萬物開始抽離其本初的形象(圖6-d)。月光透過云層照射在紅色的地面鋪裝上,整形的灰莉Fagraea ceilanica.和側(cè)柏在微弱的光線下微微泛紅,猶如夜晚的古堡,散發(fā)著莊嚴肅穆的氣息。
2.2景觀韻律與設計實用性總結(jié)
2.2.1景觀韻律總結(jié)
溫泉公園各種綠地中蘊含了豐富的景觀韻律,包括:形狀韻律、色彩韻律、尺寸韻律、形態(tài)韻律、連通韻律、輻射韻律、層次韻律、結(jié)構韻律、時序韻律。
形狀韻律:綠地在平面維度上以折線、曲線相結(jié)合,圍繞圓形的中心廣場,鑲嵌布置了矩形、三角形、多邊形的綠地;豎向上著重天際線的營建,大多傘形開展。
色彩韻律:綠地色彩明亮干凈,在統(tǒng)一的綠色基調(diào)(黃綠、軍綠、墨綠)基礎上,以黃色(金黃、銹色)、紫色(紫紅、暗紫)、粉紅色的色葉和開花植物點綴其中,達到豐富多彩的景觀效果。
尺寸韻律:尺寸韻律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場地的性格。尺度韻律的營建主要通過綠地的尺寸控制、綠地與場地之間的比例控制實現(xiàn)的。如西門廣場的兒童游樂綠地、北門入口的道路軸線綠地、“湖畔之聲”節(jié)點處木屋周邊綠地皆因和諧的尺寸韻律,分別展現(xiàn)出活潑可愛、優(yōu)美疏朗、親切謙卑的場地性格。
形態(tài)韻律:表達綠地的形體態(tài)勢變化規(guī)律。在溫泉公園中形態(tài)韻律的營建方法包括綠地自身的修剪整形、綠地對場地的因形就勢、綠地對建筑小品的烘托渲染。如“月光城堡”綠地、“溫泉之聲”節(jié)點處木屋兩側(cè)的綠地都體現(xiàn)了景觀的形態(tài)韻律。
連通韻律:通過視線的通透、氣味的彌漫、聲音的傳遞、光照的引導,以及形體之間的交織滲透等方式,達到綠地之間、綠地與其他景觀要素之間的連通,營建出良好的韻律。綠地之間的連通,一是布置孤植樹、列植綠籬、交通島,以引導視線;二是植物群落塑造空間的明暗來暗示人的行進方向,以實現(xiàn)綠地的連通;三是通過植物的芳香氣味在場地內(nèi)外的擴散來實現(xiàn)空間的連通,如桂花園。而綠地與其他景觀要素的連通,主要通過滲透、交融的方式實現(xiàn),如水陸交接綠地的“透景線”“透景窗”“透景門”,樹林與天空的參差交互形成的傘形天際線,實現(xiàn)了水與陸、陸與天之間的交融滲透。
輻射韻律:由平面圖可見,整個公園以中心廣場為中心,周邊幾個圓形節(jié)點相互呼應,4條大的景觀軸線輻射全園,產(chǎn)生中心輻射、廊道輻射的景觀韻律。小尺度內(nèi),東門入口避災綠地呈網(wǎng)絡輻射,與其緊急避災功能相適應。
層次韻律:層次韻律是景觀中較大尺度上的結(jié)構關系。如水中熱帶風情島是一個相對對立的結(jié)構單元,其群落結(jié)構體現(xiàn)了景觀的層次韻律。
結(jié)構韻律:結(jié)構韻律表現(xiàn)的是景觀要素的結(jié)構變化規(guī)律[1]。整個公園遵循了“節(jié)點——廊道——基質(zhì)”的結(jié)構,景觀斑塊的多樣變化形成了小尺度內(nèi)的“異質(zhì)景觀”,豐富了公園的景觀結(jié)構。
時序韻律:一些特殊位置、特殊形態(tài)的綠地結(jié)合時間的動態(tài)屬性,把光影要素和景觀形體要素結(jié)合,造就了景觀的時序韻律,營建出震撼人心的景觀效果。
總之,多樣的景觀韻律各司其職,從宏觀到微觀賦予景觀以節(jié)奏和秩序,不同的景觀韻律相互配合疊加,從而使景觀成為蘊含人類美感的、有符號的、承載人的身心需求的生活空間和文化載體。
2.2.2 實用性總結(jié)
公園是周邊居民的日常戶外空間,在居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意義。其實用性具體體現(xiàn)在審美層面、生態(tài)層面、心理層面。
審美層面,福州市溫泉公園綠地整體布置簡潔大方、清朗活潑,給人以美的心理感受。生態(tài)層面,植物的配置同時改善了場地局部的自然光照、溫度、濕度、環(huán)境色彩,在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同時,改善了公園的小氣候,給人以舒適的光照、新鮮的空氣、愉悅的身心等生態(tài)福利。心理層面,公園綠地為使用者的集會、交往、游賞、玩耍、健身等活動提供了一個舒適的戶外開敞空間。在戶外活動中,溫泉公園滋養(yǎng)了城市各類人群的精神田園。
3總結(jié)
福州市溫泉公園在充分考慮周邊不同年齡段的居民、工作通勤者等人群需要的前提下,通過選擇植被(形狀、體量、色彩、氣味)、控制綠地間的相互作用(配置、連通等)、充分利用時序等方法,營建出良好的景觀韻律,實現(xiàn)了對場地性格的塑造,滿足了人的各種活動需要,實現(xiàn)了空間結(jié)構與時間序列的良好配合,也為景觀在時間演替方面做好了預見性設計。
結(jié)構是功能的前提,良好的景觀韻律是公園實用性的根本保障。當前的景觀設計中,要積極發(fā)揮綠地的多樣作用,從美學、心理學、人體工學等多角度考慮設計的合理性,營建良好的景觀韻律,實現(xiàn)設計的實用性。
本文圖1為作者根據(jù)公示圖自繪,其他均為作者自攝。
參考文獻:
[1]宗躍光,甄峰.景觀規(guī)劃模式與景觀韻律學[J]. 生態(tài)學報,2006(1):221-2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