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
摘 要:小學美術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美術素養(yǎng),提升其美術技能的一門學科,能夠滿足學生對美的追求。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評述教學發(fā)揮了非常關鍵性的作用,它使學生的審美情趣有了極大的提高,同時使美術教學獲得了相對較好的成效。主要闡述了小學美術本色課堂中的欣賞教學的重要性以及具體實施策略。
關鍵詞:審美;本色課堂;欣賞教學
根據最新的美術課程標準,小學美術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主要以審美教學為主,兼具繪畫、工藝以及欣賞等內容。提升學生審美情趣必須以學生情況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盡量貼合學生對美的追求,運用多種教學形式,進行美術欣賞教學,以繪畫課和手工課為教學的突破口,使學生在美術教學中獲得內在與外在的同步提升,最終提升其欣賞能力。
一、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深化情感體驗
小學美術欣賞需要經歷四個層次:分別是視覺感受、審美心理、意象感受、心境共鳴。也就是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讓學生對事物有視覺上的沖擊,然后再加深對作品的體驗,感悟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深刻體會到美,最后能夠使學生形成情感共鳴。學生對作品具備審美能力,對意向感受的逐步加深,這一切基本都來源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對這一環(huán)節(jié)高度關注,創(chuàng)設形象多樣,但又別具風格的情境,使學生能夠從情境中受到熏陶,激發(fā)學生興趣,提升其藝術感染力,最終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在進行中國畫的欣賞教學時,可以在教室的布置上下工夫,懸掛一些中國畫圖片,有古代的、有近代的、有現(xiàn)代的等不同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學生在這樣的氛圍感染下,欣賞興趣立刻被帶動起來,并且求知欲也隨之得到提升。在欣賞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古代音樂,以此激發(fā)學生產生聯(lián)想,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不僅可以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同時又能使學生加深對中國畫的理解,了解中國畫的藝術特色。
二、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具備自主欣賞能力
美術欣賞課要充分體現(xiàn)欣賞這一教學重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不能一講到底,忽略學生的心理感受,這樣的教學往往不會達到相對滿意的教學效果。美術欣賞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在課程開始之前做好充足的教學準備,依據欣賞教學內容,選擇相對恰當的教學資料,增強教學的自主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保持在活躍狀態(tài)。教師要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對學生施以啟發(fā)誘導教學,美術欣賞課主要是以欣賞為主旨方向,學生只有參與其中才能有更為直觀的感受,才能加深對美術作品的理解,提高其審美能力,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師在開展欣賞教學課時,可以引導學生以分組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提出適當的教學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探討研究,相互之間吸取彼此的優(yōu)點,加深對作品的感悟力,這也在某種程度上促進了學生之間合作意識的形成。例如,教師在進行立體造型這一主題教學時,教學內容涉及雕像這一藝術呈現(xiàn)形式,教師在進行教學導入時,選擇了形式各異的雕塑作品,涵蓋寫實與抽象兩部分,然后讓小組討論欣賞這些雕塑作品表達了什么主題?運用哪些材料?運用了什么呈現(xiàn)形式?教師在設置問題時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在談論過程中給予了自己對雕塑的理解,小組成員之間各抒己見,形成強烈的認知討論,教學氣氛得以提升,使學生深化對作品的欣賞力。
三、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
美術屬于一門藝術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實施藝術培養(yǎng),塑造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意識,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及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認識到學生的不同個性,并根據學生個性特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讓學生的優(yōu)勢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打開思維的大門,發(fā)揮創(chuàng)新潛能,使其敢想、敢說以及敢做,繼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例如,教師在進行《我駕神舟游太空》一課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依據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去繪制自己心中的宇宙飛船,不拘泥于形式,讓學生充分開發(fā)大腦,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教師對于學生的作品要給予肯定鼓勵,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實現(xiàn)欣賞教學目標。
總體來說,小學美術欣賞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欣賞力,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文章從三個方面闡述了美術教學中如何提升學生的美術欣賞力,并論述了具體的實施策略,進一步提升小學美術教學效果與質量,使學生從美術欣賞課中獲得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王曉萍.淺談小學美術本色課堂中的欣賞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
[2]張曉宮.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5(5).
[3]徐秀英.探析新課改下的小學美術欣賞探究性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4(20).
[4]姚育曉.淺淡小學美術欣賞課的探究式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2(20).
[5]葉瑩.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9).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