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琳
【摘 ? ?要】小學階段正是一個對所有的事物都充滿興趣的階段,所以說,這個時候也正是培養(yǎng)學生基礎的最好階段。但是,同樣是非常基礎的教育,在教師的教育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等待著我們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小學英語 ?基礎 ?考試制度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151
小學生一般會在心智等方面發(fā)展比較成熟的時候開始進入一門外語的學習,盡管說,語言的學習是越早越好,而且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則是更好的,但是考慮到我國現有的國情,一般來說,大多數小學生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始上英語課。對于英語的學習,不同的老師有著自己不同的見解,當然,也正是這一些不同的見解,讓老師的教學方法也不一樣,結果導致的就是英語在初級階段的教育就出現了參差不齊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將把在小學階段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簡單的歸類為兩個大類。
首先,是英語基礎的教育。因為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生們學習的時候肯定是要從基礎的知識開始學習,這個時候老師的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很多老師并不注重基礎的教育。在教育的過程中,老師往往是急于求成,直接就開始進行單詞或者說文化的講解。
第一,就是小學的英語課堂不活潑。很多的時候,由于對這一種外來文化的不了解,學生們在學習的時候都是茫然的,而老師不僅不及時糾正自己錯誤的方向,更過分的是還批評學生們不思進取的態(tài)度。
第二,就是老師的教學方法老套。就像我們在上面的文章中提到的,小學生學習的時候,心智并沒有完全的發(fā)育成熟,這個時候如果老師采取的是比較嚴肅的教學方法,一方面會讓學生們失去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也會讓老師沒有成就感。
第三,就是最基礎的字母的教寫和音標的學習。應該說,在講基礎這一塊知識的時候,字母和音標的學習是最基礎的學習,但是在我們實際的課堂上,這一個模塊出現的問題卻是最大的。一方面老師認為英語中的字母就像語文中的字母一樣,所以沒有必要教寫。另外一方面,老師認為學生跟讀多遍以后自認就可以認識音標,自己也就會根據音標讀單詞了。
其次,是小學的英語的考試的制度。小學的英語考試一般也是分為兩種比較極端的情況:一種情況是一般的學校認為在小學階段開設英語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們熟悉這一門課程,娛樂的目的性是比較大的。
另外的一種情況就是要求比較高的專業(yè)的外國語小學,這樣的學校認為這是一門語言知識的學習,所以學生們作為一種技能必須掌握,同時加以應用。因此相對來說,這樣的學校的考試難度就會比較的大,這樣做的缺點就是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給學生們一個下馬威,會使學生們失去學習的興趣。
針對以上文章中提到的問題,自然也就應該有一套相對應的解決方案。同樣的,我也將從兩個方面進行一個簡單的分析。
首先,是基礎知識這一塊,我認為不管是學校,還是老師,亦或者是學生本身,需要注意的有以下的幾點:
第一,老師應該盡量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在上課之前,制定出符合相應班級的學習方法。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上課的時候,教師不應該只是簡單的教單詞,而是應該將單詞放在學生們喜歡聽的歌曲里面,在課堂上學生們一邊聽音樂,一邊就把需要學習的單詞學會了。
第二,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尤其是對于剛剛開始學習英語的學生來說,不要一開始就上課,而是要簡單的介紹一下英語這一門學科以及自己教授這一門學科的要求,為了更好的促進學生們的學習,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積累“小紅花”,最后比一比誰的學習積極性更加的高。
第三,對于像音標或者是字母的書寫這樣基礎的問題,老師需要幫助中國的學生克服的就是用中文標注英文的發(fā)音,因為用這樣的方法會讓學生們一開始就采取不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英語這一門學科的學習,這會對學生們將來的英語學習造成的很大的影響,如學生們對于發(fā)音比較相近但是并不相同的單詞容易混淆。
造成的不僅是說話這一方面的能力,對于之后的聽力等各方面都是有比較大的影響的,所以老師一定要從開始的時候就幫助學生們糾正,教授學生們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為以后打下好的基礎。尤其是在教授音標的時候注意讓學生體會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qū)別,方便今后的學習。
其次,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考試的要求,盡管不同層級的學校有不同的要求,但是我認為總的要求就是難度要適中。因為這樣,對于一般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會知道英語并不是一門非常簡單的語言的學習,要想好好的掌握這一門語言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
另外,對于基礎比較好的學生來說,不用很難的試卷來難為他們,會讓這些學生對于今后英語的學習更加的感興趣。通過這樣的方法,學生們就能更好的學習英語這一門學科。
我認為在小學的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借鑒一些高中或者是大學的老師會應用的方法,那就是考試的最終成績是平時表現的成績與考試的成績構成的。
因為英語是一門語言,這也就是說,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為了避免現在的小學生出現“啞巴英語”的現象,小學的老師就應該在平時的時候注意培養(yǎng)學生這一方面的能力,讓學生們在平時的表現中就暴露出自己的問題,從小的時候就開始糾正,使得學生們在進入高中或者大學的時候不會或者極少的情況下出現語音方面的問題。
另外,英語的學習從一開始就是一種小組的學習,這還可以讓學生們培養(yǎng)溝通和交際合作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得到全面的、綜合的發(fā)展。
總之,小學英語就是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在這一個階段的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是老師不能夠大意,作為學生,就要更加的細心。因為學生們只有從小的時候把基礎打好,從各方面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才能在之后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更加的應用自如。
作為老師,也只有從基礎的知識就對學生們要求嚴格,在今后和學生們的相處的過程中,老師才會發(fā)現盡管看起來自己的任務變得越來越緊迫,但是由于之前的基礎打得好,自己的任務反而變得更加的輕松。
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對于基礎的教育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對于從小就學習的語文是這樣,對于從小學開始就學習的數學也好,對于自己從未接觸過的、沒有任何文化背景的英語這一門科目來說就更是如此。只有有夯實的基礎,才能以不變應萬變來處理將來可能會面對的任何形式的考試,從而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