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瓊
【摘 ? ?要】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際教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習興趣不高,從而導致不論是在在課堂教學還是課下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學習積極性下降,學習態(tài)度不認真。因此本文中我將主要針對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進行深入性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 ?英語教學 ?學習興趣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1.014
眾所周知,英語是我國初高中教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尤其是在初中階段,學生開始系統(tǒng)性的學習英語知識。英語教學需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但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英語是大部分初中生學習路上的絆腳石,作為一門外來語言,英語和漢語在思維方式和使用習慣上具有非常大的差異,因此對于中國的學生尤其是剛剛系統(tǒng)性學習英語知識的初中生來說,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性。相對于其他傳統(tǒng)學科來說,學生在英語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多,學習效果卻提高得少,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xiàn)懈怠心理,導致學習興趣下降,學習積極性降低。作為英語教師的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課堂教學和課下作業(yè)等多個方面進行知識的靈活性展現(xiàn)和傳輸,讓學生重新發(fā)現(xiàn)英語這門學科的魅力所在,從而喚回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建互動型課堂
從實際教學反饋來看,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主要表現(xiàn)在課堂聽講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回答問題不積極等。在我看來這主要和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大部分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都習慣與采用“只講不問”的教學方式,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課堂上學生沒有發(fā)言權,處于被動、被迫的課堂教學位置。而新時期,素質(zhì)要教育教學體制,明確要求,課堂教學要做到“學生為主”,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授課過程中要及時與學生交流與互動,收集學生的聽課反饋,從而更好地調(diào)整課堂教學節(jié)奏,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興趣。
(一)合理規(guī)劃授課時間
初中生身心發(fā)展還不成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階段,因此自我控制和心理調(diào)節(jié)能力還相對較弱。調(diào)查研究表明,對于初中生來說,一堂課的時間,最多能夠有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能讓學生對于一件事的注意力相對集中,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最為科學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二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內(nèi)盡量將需要學生學習的知識內(nèi)容講解完畢,而剩下的時間教師可以根據(jù)所講的知識內(nèi)容給學生布置一些基礎性的課堂練習,或者帶領學生圍繞所學知識做一些合適的小游戲,這種張弛有度的課堂學習步調(diào),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課堂交流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對于語言性學科來說,讓學生能夠自由交流與書寫是課堂教學的成功標志,因此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問題引導學生積極與教師進行對話,這樣既可以通過學生的回答了解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掌握情況,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英語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
二、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
對于初中生來說,剛剛從小學校園過渡到初中校園,一個暑假的時間根本不夠?qū)W生完成心理上的建設工作,因此大部分初中生在剛剛?cè)雽W時都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尤其是在面臨英語這樣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時,大部分學生都會出現(xiàn)畏懼心理,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通過一定的引導和鼓勵,讓學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就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
(一)教師表揚
人類對于強者具有普遍的崇拜和敬仰心理,而教師作為某一門科目知識的傳授者和教導著,在學生的心目中都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地位,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希望得到的是教師的肯定。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表揚為主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一點一滴的進步都不能放過,尤其是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對于回答問題準確的學生教師要毫不吝嗇的給予表揚,這樣學生心理上接收到教師肯定的信息,會極大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在下一次的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會更加主動地配合教師。
(二)引導進步
語言體系會隨著整個社會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因此,英語教學不光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技巧。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好引導作用,通過答疑、點撥、技巧傳授等方式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學習知識,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發(fā)現(xiàn)英語這門語言的魅力所在,自然而然的也就會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三、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
小學時期,學生學習最主要的科目就是語文和數(shù)學,英語等其他學科僅僅是作為輔助學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硬性要求較少,而進入初中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科目驟然增多,并且都是需要考試的科目,因此教師對于每一門科目都有著非常明確嚴格的要求,這就導致學生學習上的壓力倍增。而此時如果某一門學科的學習負擔過重就會加深學生對學習的“怨念”,導致學生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要盡可能的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避免英語成為學生“討厭型”學科。
(一)精講
通過例題進行知識的講解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來說,尤其是在語法的使用方面需要教師結(jié)合課文進行講解。英語語法在使用習慣上與漢語完全是兩個體系,這就需要教師在講解過程中要細致,尤其是在舉例子方面,教師在備課環(huán)節(jié)就要對課堂例句進行精挑細選,從而找出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盡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通過一兩個例子就能了解某個單詞或者語法的使用規(guī)則,避免多次重復導致學生的聽課耐性降低,影響課堂學習效率。
(二)適度練習
作為一門語言來說,英語這門科目的學習需要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和重復,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保證一定的練習量是必需的。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布置練習任務時一定要具有目的性,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課堂學習反饋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yè),不一定所有的學生都作同樣難度的題目,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英語知識學習水平布置練習任務,從而保證學生都能夠通過課下練習鞏固所學知識,實現(xiàn)英語水平的提高。
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增加實踐性的內(nèi)容,如設立英語角,排練英語話劇等,利用靈活性、多樣性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英語知識的傳輸,讓英語課堂時刻處于變化的狀態(tài),給學生以新鮮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利用學生的期待心理來提高其英語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