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橋
【摘 要】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打通文言文教學“瓶頸”的責任主要在教師身上。本文在分析當前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困境的基礎(chǔ)上,著重對初中文言文教學提出一些相應對策。
【關(guān)鍵詞】語文學習;文言文;困境;方法
一、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實困境
文言文教學目標可以分為簡單分為三個層次:文字、文章、文化。具體說來文字是指文言字詞、部分文言句法的掌握、文言內(nèi)容的理解;文章是指學生文言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即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獨立閱讀的能力;文化是指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提高學生文化素養(yǎng)。這是符合新課標中提出的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目標,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這一要求的。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文言文的教學必須把這三維目標真正落實到教學中去,因此文言文的教學應該是一個多層次的立體的教學活動。
三維目標在教學中不可偏廢,由于時代久遠,文言文教學受到字、音、義、句式、修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教學效果不很理想。突出表現(xiàn)在:
(一)教學目的的功利化。在語文教改的不斷深入的今天,語文老師明白新課程理念下應豐富語文學習內(nèi)容,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強調(diào)考試作為衡量學生、教師以及學校教學質(zhì)量的標準的重要作用。教師普遍視重視學生對重點詞語理解、句子翻譯及文言文思想感情理解三方面,這些內(nèi)容正是考試考查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對課內(nèi)文言文的語言知識點的掌握重點強調(diào),尤其是對于重點文言詞匯的把握,要求學生重點勾畫,反復強調(diào),將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作為文言文教學的重中之重。
(二)教學模式的程序化。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主張“字字落實”的教法,翻譯和語法的講解便成了文言文教學的兩大重點。為了不拖延教學時間,又能考出較好的成績,教學者往往采用“灌輸式”教學法,學習者被動接受,完全處于死記硬背狀態(tài);沒有科學性、系統(tǒng)性、深究性;完全忠實于文本注釋,缺乏懷疑與探究精神。把一篇篇充滿著靈動意蘊、有著豐富內(nèi)涵、動人的詩情畫意的文言文硬生生地肢解了,還怎樣去去體味挖掘其中的情感美、意境美和語言美呢?
二、文言文教學的有效對策
(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應該采取諸如時空穿梭法、成語激趣法、情境導入法等多種形式和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利用朗讀營造氣氛。
文言文講究韻律,讀起來瑯瑯上口,前人早就總結(jié)出了文言文的學習經(jīng)驗——“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對于剛剛接觸文言文的學生而言,反復朗讀文言文直至熟讀成誦,等于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學習文言文的語言環(huán)境,有利于增強學生文言文的語感,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觸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中,可以用多種誦讀方式吸引學生,那些故事性強又有人物對話的文章,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能讓他們很快投入學習;那些抒情色彩濃重的文章,要求學生欣賞地讀,讀出自己對文章的理解。
(2)成語故事增加趣味。
現(xiàn)代漢語語匯系統(tǒng)中有大量的成語出自古代典籍,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詞義上仍然保留了古代漢語中的語義。以此為窗口,可以帶領(lǐng)學生窺見那久遠時代的風貌,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學生完全沒有了懼怕文言文的感覺,在尋找成語故事中逐漸熟悉了這篇文言文的內(nèi)容,始終洋溢著快樂求知的熱情。同時,學習文言文之前,還可通過各種方式搜集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跡、文章的寫作背景,讓學生走近文本。在引人入勝的故事面前,學生們無需調(diào)動自己的注意力便可以在“無意注意”的影響下專心致志的聽講,進而對課文本身產(chǎn)生濃厚興趣,甚至愿意主動探求文章精髓,這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學中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新課程特別強調(diào)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注重在文言文教學中方法的介紹與點撥,注重對學生文言文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應看成是文言文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
(1)重感性誦讀、少理性分析。
“熟讀成誦”是文言文教學的傳統(tǒng)經(jīng)驗,歷來就是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能讀千賦,則能為之”、“勞于讀書,逸于作文”……通過大量的、成篇的誦讀文言文,在反復誦讀中體味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同時,還能得到思維訓練和情感陶冶。”文言文的教學,應以“讀”為本,在具體做法上,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讀預習,要求讀準字音、正確斷句,并對學生朗讀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導,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chǔ)。
(2)重自主學習、少機械灌輸。
“滿堂灌”的教學雖然能讓學生在應試上有一點成效,但因為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就成了一種逼迫性學習,學生容易產(chǎn)生依賴心理或是厭煩情緒,這樣就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加強預習,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多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課堂教學之余,教師可以多設計組織一些與課堂教學相關(guān)的活動來讓學生參與,使他們的課堂所學通過課后的實踐活動得到進一步拓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形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1)開展各類活動。
為增加學生的積累,教師可在課外組織學生開展古詩文誦讀比賽、古詩文默寫比賽、成語典故大賽等等,這是采用得最多的活動形式?;顒拥膬?nèi)容還可以與生活實踐結(jié)合起來,比如組織學生尋訪古跡、考察民俗等,在生活中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
(2)制作讀書卡片。
初中文言文教學要能使學生學會閱讀一些比較淺顯的文言文,由于受課時數(shù)的限制,在課堂教學中不一定會有充分的時間再去指導學生進行補充的課外文言文閱讀,嘗試讓學生自主制作讀書卡片。搜集一些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與課文難易度相當?shù)奈难晕淖鳛檎n外補充材料,并做好“作者簡介、內(nèi)容提要、注釋賞析”等方面的導讀提示,讓學生在課外能夠自主進行閱讀,逐步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三、結(jié)語
總之,文言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更要教會學生懂得賞析優(yōu)秀古典文學作品,使他們從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寶庫中,吸收優(yōu)秀文化和道德修養(yǎng),陶冶情趣,塑造完美的人格。所以在初中文言文教學中,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同時,文言文教學不能急功近利,只能循序漸進,需要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前進。
參考文獻
[1]王瑛.如何激發(fā)中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J].新教育2009,(05)
[2]張亞萍.幫助學生“讀”出趣味——文言文教學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0,(10)
[3]錢夢龍等.文言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語文學習,2003,(01)
[4]蔣亞靜.關(guān)于文言文教學的幾點思考[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11)
[5]毛永柱:文言文中的誦讀教學[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