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天亮
在小學階段,三年級是學習作文的起點,它既是低年級看圖說話的延續(xù),又是高年級作文的準備。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加之農村學生閱讀量少,積累的詞匯量少,在剛剛學寫作文時有相當大的困難。那么,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寫作中遇到的困難呢?
一、幫助學生調適心理,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兒童學習任何事物,最好的時機是當他們興趣高,心里想做的時候?!弊寣W生在輕松愉快的精神狀態(tài)下,饒有興趣地學習,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是小學作文教學的第一步。因此,每次提示習作題目,我總以實物、謎語、故事、圖畫、情境出現,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我在教學描寫秋天的作文中,把同學們領到田野里、樹林里、校園里等地方,讓他們親眼去看,親耳去聽,用心去體會。同學們沉浸在大自然的絢麗多姿中,沉迷于迷人的秋色中,他們就會在內心深處萌發(fā)表達的欲望,選取最美好的語言來描述,從而寫出自己心中、眼中的秋天。學生雖然語言表達有些稚嫩,但是他們有寫作的欲望,這不就很好嘛。
二、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給學生有效的方法
三年級學生剛剛學寫作文,心里往往沒底,不知道怎么寫,寫什么,教師若給學生一個模式,讓學生往里面填寫內容,我認為這是解決片段描寫和寫整篇習作矛盾問題的一個有效處理方式。
不知道如何組織整篇文章,但考試要考。作文教學重點是把片段寫具體,教師給學生一個套路,讓學生知道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整篇習作的框架給學生,讓學生往里面添加內容。如寫飲水機,就可用此法。先總體介紹飲水機,接著介紹飲水機的外形,采取從上到下的順序寫,再寫飲水機的用途,最后表達對飲水機的喜愛之情。這樣,整篇習作條理清晰,結構完整。
當然,往里面添加內容時,除了給學生一定的自主發(fā)揮之外,教師可提供一些有高度的范例,增添習作的色彩。表面上看千篇一律,其實這只是框架的一致,就像別墅,外面看起來一樣,里面是各具特色。三年級的作文,應該少一些特色,多一些規(guī)范。到了高年級,再放手讓學生大膽標新立異。
其實,有選擇地用教材上的作文習題。即會寫一個人,寫一件簡單的事(最好有對話),寫一處景物,寫一個小物件,寫一篇簡單的童話。習作題材就圍繞這幾點展開。還要有重點的訓練,例如以寫一個人為主,老師定一個主題,寫一個女同學,讓學生用一周時間進行片段摘抄。上課時,老師用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寫成一篇大作文。大作文完成后,就寫人的文章再寫一篇小作文。做到扎實有效。
三、借助文本,緊扣文本有效進行仿寫訓練
仿寫就是臨摹,臨摹可以說是學習一切新技能的不二法門。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課文都可以讓學生進行仿寫。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根據自己的想法展開想象,說一說,再寫一寫。在學習有關動物的課文后,讓同學們依照課文結構寫自己或鄰居飼養(yǎng)的小動物,寫小兔子、小貓、小狗、小雞都可以,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
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小學生三年級開始寫作文,要有一個模仿寫作的過程。從說到寫,從句到段到篇,循序漸進。還要緊扣課文中的閱讀范文進行仿寫訓練??梢苑缕?,也可以仿全文;可以仿語言文字,也可以仿結構布局,還可以仿作者的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方法。實踐證明,仿寫能減緩學生的難度,使他們由讀到寫,由不會寫到會寫,把自己身邊活生生的畫面轉化成個性鮮明的語言文字,幫助他們在閱讀與寫作之間成功地搭起一座橋,順利完成了從書到生活的過渡。
三年級學生初學作文往往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苦思冥想卻難以下筆。因此,我就借助課文,通過分析課文結構,教學生構思文章;通過閱讀優(yōu)美片段,有特色的片段,教學生模仿其寫作方法;通過分析文章的修辭手法,引導學生模仿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如在教學中,我覺得《風箏》、《秋天的雨》等課文,其語言親切自然,運用了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典范之作。在學完課文后,我不失時機地指導學生仿照課文進行習作,學生成功仿寫了《打沙包》、《秋天的校園》等習作。
四、注重積累和觀察,讓學生的語言豐富起來
三年級學生積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級學生的習作水平,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積累”本,把自己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課內外閱讀中、社會實踐中所積累的好詞佳句,優(yōu)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詩詞等摘抄下來,并定期組織交流、展示。還開展了朗誦比賽、文學知識競賽、成語接龍等有趣的活動,提高學生自覺積累的興趣和積極性。
日記也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從三年級起我就指導學生寫日記。把自己一天生活中有趣的、開心的、失望的、沮喪的,最想告訴老師和小伙伴的事寫下來。哪怕只是一兩句話,日積月累,時間長了,就會使自己所寫的日記由點到線,由線到面形成精彩文章的“雛形”。
積累是一個持續(xù)、長期的過程,只要注重積累,學生的語言就會豐富,寫作時就會下筆如有神。
三年級的小學生,由于知識、興趣、愛好的限制,在觀察上,常常不知從何下手,觀察些什么,怎么觀察,教師就要具體地指導好觀察方法。首先,教師要結合看圖作文和插圖教給學生的觀察方法。在具體指導上,先讓學生明確觀察的內容。比如觀察植物,教師就要指出觀察植物的莖、葉、花、果,注意大小、形狀、顏色、氣味等,觀察人物,就要從觀察人物的身材、容貌、衣著、表情等入手。再讓學生擬出觀察提綱,然后根據觀察觀察提綱,逐點觀察,記錄。觀察提綱先由教師列,慢慢地,要讓學生會自己列。觀察時,教師要作深入細致的指導,要讓學生會自己邊觀察邊思考。其次,要注重生活中的觀察。觀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觀察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特別是農村孩子,見聞受到限制,課外讀物少,語言積累少,但廣闊的大自然給他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重視觀察尤其重要。觀察時要求孩子們盡可能做到觀其行,聽其音,說其義,嘗其味,解其質,嗅其氣,這樣長此下去,觀察就會習以為常,成效顯著。在具體指導時,要求學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p>
總之,教小學生作文難,教三年級的學生寫作更難。但我認為,只要教師積極想辦法引導學生,做足三年級作文教學的“功課”,就一定能幫助學生度過寫作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