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
【摘 要】高考是高中教學的指揮棒,對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而高考的改革,不僅僅會影響教學手段,更會影響教學理念的變革。本文以高考改革為大背景,試圖討論合作式教學理念對于打造高中高效英語課堂的重要作用與意義。
【關鍵詞】高考改革;合作式學習;高效英語課堂
1 合作式教學理念簡介
“合作式教學”是西方學者在20世紀提出的一種教學理論和方法。合作式教學,顧名思義,是指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來學習,從而實現(xiàn)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成績的教學目的。“合作式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合作,從而既能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又培養(yǎng)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合作式教學要求學生必須相互依賴,互相幫助來共同完成教學活動。
事實上,這種學習方式在國外十分常見。比如在國外的課堂,經常會出現(xiàn)小組合作(teamwork)。多數(shù)課后作業(yè)也要求一個小組來合作完成,并且根據(jù)一組的表現(xiàn)給全組打分。這種學習模式能營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既能體現(xiàn)教學的個性化,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 高考改革下的英語教學
根據(jù)新高考標準,英語實行一年兩考。其意義除了分散學習壓力之外,更主要的是強調了英語學習的積累性。此外,全國卷刪掉了傳統(tǒng)的“單項選擇”題。這顯然體現(xiàn)了高考作為指揮棒所特有的指導意義。
所以,根據(jù)這兩大明顯變化,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一線教師來說,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進行教學方式轉變。語言是發(fā)展的,是有生命力的,是用來服務生產生活實際的。高中的英語課作為全體受教育者的重要學習渠道,一定要承擔起語言學科的本質要求。高中英語課堂的改革,其實已經迫在眉睫。
3 合作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意義
教育,歸根結底是對于人的培養(yǎng)。合作式教學無疑是探索新形勢下如何實現(xiàn)對學生的語言培養(yǎng),如何實現(xiàn)高效高中英語課堂的重要嘗試。
3.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
美國學者馬斯洛提出人本主義心理學,強調教育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傳統(tǒng)的課堂中心在于教師,是封閉的。而新形勢下的課堂應該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根據(jù)人本主義心理學,教學過程要充分尊重并促進學生個體發(fā)展。合作式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作式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鍛煉思維能力,能夠使學生順利完成合作任務,培養(yǎng)并提高各種心理素質。
3.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英語教育的目標應該有三個,即社會文化目標、思維認知目標以及語言運用目標。傳統(tǒng)的課堂往往過于強調語言運用,而忽略了社會文化目標。事實上,通過語言的學習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才更加符合新形勢的要求。傳統(tǒng)的課堂,往往把學生視為一個個孤立沉默的個體,而合作式教學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集體責任感。能夠更好地領學生了解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在合作中,個體的表現(xiàn)都會直接影響其社會交往,因為任何一個個體的言行都會影響群體對其接近還是疏遠。因此,合作式教學能使學習與人際關系合二為一。
4 合作式教學模式對于英語教師提出的挑戰(zhàn)
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要控制者,其角色只能發(fā)生轉變。在合作式教學的要求下,教師要完成一個轉變,要實現(xiàn)一個能力。
4.1 轉變教師角色
在應試教育理念下,教師主要采取單調的單詞語法翻譯教學。這種教學從本質上來講,忽略了二語習得的規(guī)律,而是注重將學生打造成為能得分、得高分的機器。從語言學得角度上來說,語言的學習先后經歷了兩種模式的轉變。第一種是規(guī)定性學習模式(prescriptive),這種模式強調語言是封閉的,是規(guī)則至上的。學好了這些語言規(guī)則,就能順利駕馭一門語言。第二種是描述性學習模式(descriptive),這種模式強調語言是動態(tài)變化的。事實上,二十一世紀的任何語言都是動態(tài)變化的。因此,如果我們還沉浸在老師的語法翻譯教學,那么英語課堂如何變得有趣起來?因此,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完成自身的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要懂得還課堂給學生,因為學生起主體作用,教師起主導作用。運用合作式教學,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合作任務,重視英語的交際溝通性,進而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
4.2 培養(yǎng)資源整合能力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教育也需要融入鮮活的資源。而語言的教學,從本質上來說不排斥甚至青睞新鮮事物。在電腦時代,學者們早就積極探索了計算機輔助教學CALL(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在移動時代,學者們又提出了移動與計算機輔助教學MCALL(mobile and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因此,對于廣大一線教師來說,如何利用最新的語言資源,選擇輔助教學的語言材料是其應該具備的一大能力。很多資源非常優(yōu)秀,比如TED演講、優(yōu)質電視劇、即時通訊、新聞視頻等都能幫助教師打造高效高中英語教學課堂。所以,教師應該提高自己熟悉資源、整合資源、篩選資源的能力。
5 總結
合作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相比,更加突出要求學生的參與度。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語言運用都有非常大的意義。同時,實施合作式教學也對老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無論難度如何,合作式教學是處于高考改革背景下,積極推進高中英語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與途徑。
參考文獻
[1]張法科.趙婷.合作學習理論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界.2004(06)
[2]郭陽.論合作式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J].高等理科教育.2009(06)
[3]巨瑛梅.劉旭東.當代國外教學理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08)
[4]劉曉玲.高考英語改革問題及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