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崗
?
父親的日記本
□韓曉崗
父親記日記是從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期開始,到六十年代中后期戛然而止。近二十年時間父親記了二十多本日記。
父親不寫日記是在那個動亂年代。父親任洛陽工程兵院校政治部主任,是被揪斗的“走資派”?!霸旆磁伞背野迅赣H的日記悉數席卷。這些本院校的青年學生世事稚嫩,但批斗經驗老到。欲加之罪何患無詞,況且有日記本的“鐵證”。他們很認真的翻看父親的日記本,重要的地方用紅筆畫線;每本日記都貼上起止時間白條打上頁碼。父親筆記本上的內容被斷章取義后爬上了大字報的醒目位置,演化為批斗會上的疾言厲色,拳打腳踢。自此父親的生活軌道離開了日記。
父親記日記的緣由是黃鎮(zhèn)同志送他筆記本開始,這是1948年。黃鎮(zhèn)是太行軍區(qū)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父親是政治部組織部的年輕干事。父親和黃鎮(zhèn)級別相差多,工作接觸少。但父親和黃鎮(zhèn)夫人朱霖同在政治部工作很熟悉。朱霖是山西木谷學校畢業(yè)的,那所學校是孔祥熙投資興建。學校師資和教育質量頗有名氣,沒有扎實的文化基礎根本考不進這所學校的門。朱霖可謂才貌雙全,父親和她共事時學到不少東西。
父親和黃鎮(zhèn)很有點緣分。那年代,黃鎮(zhèn)同志經常到分區(qū)檢查工作。有幾次他直接點父親“韓新秋跟我一起出去。”黃鎮(zhèn)同志外出有兩個警衛(wèi)員護衛(wèi)前行,他們都是騎牲口外出。我們現在說是騎馬,父親說當時哪有這么多馬,有騾子有馬騎就不錯了,所以部隊統稱騎牲口。父親陪黃鎮(zhèn)出行時是營職干事,團職干部才有配牲口的資格。出行時警衛(wèi)員把牲口讓給父親騎,警衛(wèi)員只能踏崎嶇小路,踩山間露水一路跟從。在路上,黃鎮(zhèn)同志像親人般的了解父親的身世家境,聊家常似的傳授著工作經驗,諄諄教誨總讓父親感到心里熱乎乎的。極目遠眺漫山遍野青翠,任小路在腳下縮短,耳畔邊上的言傳身教,一路的話語伴隨著有節(jié)奏的馬蹄聲,讓父親至今難忘覺得陪黃鎮(zhèn)同志外出見世面長知識。
1948年2月,黃鎮(zhèn)從二野九縱隊政委的任上調離。那時候父親在黃鎮(zhèn)等領導言傳身教下已成為團職協理員。臨別之際,黃鎮(zhèn)特意把父親叫到辦公室給他一個筆記本。筆記本是紅綢子布貼面,長17.6厘米寬12厘米,里面是橫格都沒有的普通白紙。在當時這是很珍貴的了,根據地的條件很艱苦,大家?guī)缀醵际怯眠厖^(qū)造的道林紙紙張訂起來作本子。后來父親聽朱霖同志說,此筆記本是邊區(qū)給黃鎮(zhèn)同志特意制作的。父親拿到這個日記本如獲至寶,珍愛有加,成為他半個多世紀軍旅生涯的第一個日記本。
父親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有一段話:“這是黃鎮(zhèn)同志送給的日記本。他告訴我要每天作日記。把這本寫完后,自己將有很大進步;并指示我第一,經常的及時的總結工作,在工作中更快的提高自己。也只有這樣才會有預見性,才會有清醒的頭腦。第二,虛心地向群眾學習,接受群眾的意見與批評。”落款時間是“1948.2.4”,地點“于寶豐馬渡街”。從那一天起父親就堅持不懈的記日記。
我翻看父親的日記本,年月日、當天天氣及地點齊全,然后是日記正文。有的日記寥寥數筆,簡明扼要。我想肯定是戰(zhàn)事緊張,或是行軍疲憊,當天日記一筆帶過就和衣而睡。有的日記千把字,侃侃而談,難以收筆。想象父親當天難掩祖國解放勝利喜悅,頭頂煤油燈夜不能眠,揮筆疾書的景象。日記本里有淮海大戰(zhàn)硝煙熏陶、渡江戰(zhàn)役的江水浸痕、抗美援朝金達萊花香的芬芳、和平建設時期的歡聲笑語家和國寧景致??傊沼洺蔀楦赣H軍旅生活的晴雨表,急重險苦,喜怒哀樂都在日記本中淋漓展現。
日記是心靈裸露的驛站,時光倒流的篇頁;流淌著歲月痕跡,漂泊著歷史實景。父親的日記本在歷史長河里似小水花,對我來說像一座座未開墾的寶山,充滿著磁石般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