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就在日本美少女偶像團體AKB48總選舉開票前一周,其運營方AKS發(fā)出一則公告,聲稱由于其海外姐妹團體SNH48的運營方違反了合約,必須重新考慮調整運營,為此,它撤下了AKB48官網上所有與SNH48有關的鏈接與廣告。
SNH48成立于2012年,以上海為中心在中國展開演藝活動。它一直使用“48系”曲庫—AKB48在日本也有好幾個地方姐妹團體,它們被稱為48系。在這次事件之前,SNH48也可以說是海外48系的一員。
這些48系美少女偶像團體在運營上有一套共通的做法。她們是“可以接觸到的、面對面的偶像”,有嚴格的內部晉升路徑。由于人數(shù)眾多,競爭也異常激烈。除了日常的劇場公演,她們還會舉辦握手會,與粉絲近距離接觸。另外,因為每年一度的總選舉排名將直接反映偶像的人氣、決定演出地位,所以成員們會用各種方式與支持自己的粉絲互動。
從2016年開始,SNH48陸續(xù)在北京、廣州等地成立全資子公司,推出BEJ48(北京)、GNZ48(廣州)兩個姐妹團體,還發(fā)布了兩首原創(chuàng)中文單曲。針對這些,AKS澄清說,BEJ48和GNZ48與自己沒有一點關系。
就在AKS的公告發(fā)出的第二天,SNH48的運營方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芭傳媒”)立刻回應,聲稱自己“不存在所謂的違規(guī)行為”,和日本AKB48是“團體技術合作關系”,所有日常運營活動一切照舊。
遺憾的是,AKS似乎不愿對此發(fā)表過多言論。在給我們的回復中,AKS拒絕透露自己與SNH48的幾家相關公司具體簽訂了怎樣的合約、SNH48運營方違反了什么樣的合約,也不愿解釋該如何“調整運營”。
SNH48的背后的確有復雜的經營關系。一方面,各大投資方陸續(xù)向絲芭傳媒增資—按照公司職責,絲芭傳媒實際上負責的是SNH48的演出經紀與運營。另一方面,48系曲庫的版權代理職能掌握在另一家公司—上海星四芭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手里。
6月17日,SNH48的運營方在給《第一財經周刊》的獨家回復中表示,“SNH48和AKB48是跨國姐妹團體技術合作關系,和AKB48之間不存在資本關系以及所謂的特許授權關系,成立之初雙方就約定SNH48會在全國發(fā)展。SNH48的專屬運營公司上海絲芭文化傳媒是一家完全獨立的中國企業(yè),我們完全擁有成立自有姐妹團體的權利?!?/p>
它也第一次提到了音樂版權方面的事,“SNH48的音樂版權由上海星四芭音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授權,該公司股東由SNH48現(xiàn)任董事長及AKB48創(chuàng)始人共同組成,在SNH48成長的這幾年中,股東也獲得了應有的投資回報?!?/p>
問題是,矛盾的核心正是在于,AKB48向中國輸出的到底是可以任意模仿的技術,還是帶有know-how的商業(yè)模式。
如果按照絲芭傳媒的說法,將日方提供的協(xié)助歸為技術合作,那就說明,絲芭傳媒認為,48系的形象包裝、公演、握手會、晉級、總選舉、周邊銷售等運營策略,都只是技術而已。雖然絲芭傳媒強調自己并未違約,但由于雙方都拒絕透露合約內容,所以,這些knowhow是否得到法律保護目前暫無定論。
但AKS的做法也并非沒有問題。像中國這樣高速發(fā)展的市場,市場參與方經常更注重利潤變現(xiàn),傾向于采取更快、更靈活的方式,而這是很多習慣跟著軌道走的日本公司不愿接受的事。
日本公司之間的合作關系經常基于“義理”與“信任”,這些看不見的規(guī)矩在日本本土可以算是一種道德約束,但在海外,它常常成為被合作者利用的漏洞。從這個角度說,在進軍海外時,AKS如果投入成本,成立控股分公司,至少會在權利受到侵犯時更有說服力。
但如果想在全球商業(yè)社會獲得更多尊重,公司們必須意識到,在得到原創(chuàng)方技術支持的前提下,自行拷貝這個模式并發(fā)展,其實并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光彩事。也許短期內它可以給一家公司帶來利潤,但未來,只會讓更多擁有技術的公司對中國市場心生憎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