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會飛的孩子先飛起來
——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第四期教師培訓成功舉辦
CAP項目教師培訓現場
2016年3月11日至13日,由中國教育學會、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辦,福建師范大學承辦的中國大學先修課程試點項目(Chinese Advanced Placement,簡稱CAP)第四期教師培訓在福建省福州市成功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等單位的二十余位專家參與授課,全國各地五十余所高中的205名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
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游森、高等教育出版社副總編輯查衛(wèi)平對該項目進行了介紹和簡要回顧。南開大學侯自新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史寧中教授、首都師范大學王尚志教授分別作了題為《CAP工作思路及最新進展》《高中課程與高考改革的趨勢》《高中課標的實施與CAP推進中國內外的一些經驗和問題》的專題講座,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席編輯徐艷梅分享了CAP數字課程的建設思路。
此次培訓開設了《微積分》《解析幾何與線性代數》《概論統(tǒng)計》《物理力學》《通用學術英語》《文學寫作》《微觀經濟學》七門課程,在為期三天的培訓中,教師們與各位專家進行了積極的討論與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中國大學先修課程性質、定位、意義、內容、教學以及考試實施等方面的了解,促進了項目的推進與在中學實際教學中的落實。
鏈接:
2014年3月,中國教育學會聯(lián)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發(fā)起并組織實施了“中國大學先修課程(CAP)試點項目”,項目得到了專業(yè)學會如中國數學會、國家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高中課程標準修訂組等的大力支持。
該項目旨在探索加強高中與大學教育的銜接,促進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形式,為不斷深化我國高中教育教學改革先行先試。項目邀請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和教育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在學習、借鑒國際先進課程理念和經驗的基礎上,著力研制、開發(fā)一套適合我國高中教育實際、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大學先修課程,使學有余力的高中生能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自愿學習,提前接受大學的思維方式、學習方法,發(fā)展在學科專業(yè)學習和研究方面的潛能,幫助其為大學學習乃至未來的職業(yè)生涯做好準備。
2014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教育學會陸續(xù)在全國范圍遴選部分優(yōu)質高中試點開設CAP課程,共同探索教學、考試、教師培訓等相關工作,目前,已經有一百余所高中加入到項目試點工作中。經過兩年多的探索,已經組建了數學、物理等學科的專家委員會,初步形成了教學與考試評價體系,現開設了《微積分》《解析幾何與線性代數》《概率統(tǒng)計》《物理力學》《通用學術英語》《文學寫作》《微觀經濟學》七門課程,多門課程已經研制完成教學大綱(實驗稿)、教材,面向所有學生開放的慕課也即將上線;同時,建立了各科命題、審題、判卷、評價的專家組,以及嚴格、科學的的考務工作程序,現已成功組織了三次近5000人次的全國性考試,覆蓋全國二十余個省、自治區(qū)和直轄市共四十余個考點。未來,項目還將逐步和更多的大學建立聯(lián)系,促進高等教育與中學教育的銜接。
本系列教材由中國教育學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自2014年5月起,組織全國著名專家共同編寫。在兩年的試用之后將于2016年6月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