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桂鐘德福楊志紅鄔章林
?
血透病友之家綜合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療效觀察*
黃錦桂①鐘德福①楊志紅①鄔章林①
【摘要】目的:通過組建血透病友之家進行6個月規(guī)律的綜合性干預措施,觀察組建血透病友之家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的影響。方法:選擇本院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血透健康教育護理措施,干預組即組建血透病友之家組,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的臨床焦慮抑郁癥狀評分情況。結(jié)果: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護理總滿意率為76.7%,觀察組為96.7%,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干預后研究組SCL-90各項評分和總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組建血透病友之家可以使患者焦慮和抑郁改善,從而使患者血液透析依從性明顯提高,有利于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血透病友之家; 維持性血液透析; 焦慮; 抑郁; 療效
①廣東省韶關(guān)市鐵路醫(yī)院 廣東 韶關(guān) 512023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6):068-071
First-author's address:Shaoguan Railway Hospital,Shaoguan 512023,China
維持性血液透析屬于尿毒癥臨床治療的有效方法,其治療時間較長,患者需要以高度的依從性配合臨床治療[1-2]。然而,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很多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為病痛折磨而出現(xiàn)身體不適,同時因為治療花費巨大,日常飲食、飲水均會受到限制[3-4]。再加上家屬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并不全面,很多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積極性與治療依從性[5]。同時還會導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zhì)量受到明顯影響[6]。目前國內(nèi)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加強心理護理干預等,取得一定效果,其中對焦慮有改善,抑郁改善不良,且效果不一[7-10]。尚未見組織長期血透患者組成血透病友之家進行較長期的綜合性干預措施[11]。本研究針對組建血透病友之家,進行6個月專業(yè)的綜合性干預措施,以尋求幫助減輕患者負性心理反應,并通過評估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慮以及抑郁情緒狀況,達到降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目標,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血液凈化中心進行維持性血透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對本研究均知情同意,且已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確認,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120例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每組60例。對照組男34例,女26例;年齡21~85歲;血透頻次2~3次/周,2~4 h/次;原發(fā)性腎病33例,原發(fā)性高血壓17例,紅斑狼瘡1例,糖尿病8例,多囊腎1例。觀察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22~86歲;血透頻次2~4次/周,2~4 h/次;原發(fā)性腎病32例,原發(fā)性高血壓18例,紅斑狼瘡2例,糖尿病7例,多囊腎1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血透頻次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行血透3個月以上的終末期腎衰竭患者,3個月無透析方式的改變及外科手術(shù)史;文化程度小學以上,意識清晰,有交流能力,能理解配合調(diào)查;取得受實驗者及主要家屬同意。
1.2.2排除標準 有腦外傷、腦腫瘤及精神病史或人格障礙等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治療及護理期間依從性不佳的患者,臨床資料不全或無法隨訪的患者,中途脫落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血透進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口頭告之透析過程,透析前注意事項及透析中、透析后并發(fā)癥的預防等。干預組即血透病友之家組進行心理問題調(diào)查,采用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Zung抑郁自評量表(SDS)和焦慮自評量表(SAS),具體方法如下。
1.3.1心理問題調(diào)查 采用美國教育衛(wèi)生福利部推薦的用于精神藥理學研究的兩個評分量表評定所有入組者,包括焦慮分量表(SAS)和抑郁分量表(SDS),各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均按4級得分評分[12]?;颊咴诮?jīng)過培訓的醫(yī)師的指導下按量表所示回答問題,測試結(jié)束后,進入分析系統(tǒng)并提示被檢者可能的癥狀?;颊咴诮?jīng)過培訓的醫(yī)師的講解后進行個別自評,對于不能進行自評的患者(如文盲或看不清文字等)均在測評人員詳細講解并且理解下進行評估。
1.3.2干預措施 干預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組成血透病友之家,組織長期血透患者組成血透病友之家,進行6個月規(guī)律的綜合性措施處置,包括組建血透病友之家活動中心,血液透析??菩睦碜o理,醫(yī)生1次/周專業(yè)知識教育,邀請專業(yè)心理醫(yī)生1次/周授課指導,定期1次/周文體包括短途旅游活動,生活中人文關(guān)懷護理,專業(yè)健康知識教育與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綜合干預措施。另外,根據(jù)患者不同文化背景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幫助患者正確認識疾病帶來的身體不適,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發(fā)宣傳圖片,組織腎友聯(lián)誼會等進行交流,請透析效果好的患者進行現(xiàn)身說教,為患者提供互相認識與交流的機會。健康教育中考慮患者的家庭情況,護士利用患者家屬力量對整個家庭進行健康指導,以彌補知識不足。
1.4觀察指標與評定標準 兩組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6各月進行以下評估: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患者自覺癥狀進行評價,SCL-90共包含90項癥狀清單,從意識、情感、感覺、行為、思維到飲食睡眠、人際關(guān)系、生活習慣等內(nèi)容,利用10個因子對10個方面的心理癥狀情況進行評價。干預6個月后,對兩組進行心理狀態(tài)的評定,所用工具為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比較干預前后評分情況。其中SAS采用4級評分,主要是對各條評定項目定義癥狀發(fā)生頻度進行評定,標準:1分表示沒有或很少有,2分為在小部分時間中有,3分為在較多時間中有,4分為全部時間或大多數(shù)時間有。SAS評分后,將20個項目得分相加,之后于1.25相乘之后取整數(shù)部分,可得到標準分,患者標準分越高則臨床癥狀越加嚴重。SAS評分不足50分為正常,50~60分為輕度焦慮,61~70分為中度焦慮,標準分高于70分為重度焦慮。SDS評分共包含20個條目,各項條目之和與1.25相乘可得標準分,分值低于53分為正常,得分53~62分為輕度抑郁,得分63~72分為中度抑郁,得分高于72分為重度抑郁。
患者出院后利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進行分析,調(diào)查表內(nèi)容包括護士服務態(tài)度、儀容儀表、基礎(chǔ)護理、操作技術(shù)、文書書寫、健康教育等,總分為100分,根據(jù)評分情況將護理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得分高于85分為非常滿意,得分為65~85分為滿意,得分不足65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軟件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 干預前,研究組與對照組SAS評分、SDS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干預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P<0.05),且干預后研究組SAS評分、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 兩組綜合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綜合干預前SAS、SDS評分比較(±s) 分
干預組(n=60) 52.36±7.67 51.70±5.84對照組(n=60) 52.00±7.36 52.23±5.22t值 0.1885 0.3728 P值?。?.05?。?.05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SAS評分 SDS評分干預組(n=60) 44.13±5.32 45.43±5.16對照組(n=60) 51.43±4.59 51.23±5.44 t值 5.6844 4.2364 P值?。?.001?。?.001
2.2兩組癥狀自評量表得分情況分析 兩組患者干預前SCL-90各項評分與總分對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各項評分、總評分均明顯低于干預前,且干預組各項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SCL-90評分比較(±s) 分
表3 兩組患者不同時間SCL-90評分比較(±s) 分
組別 時間 軀體化 強迫癥狀 人際敏感 抑郁 焦慮 敵意 恐怖 偏執(zhí) 精神病性 總分干預組(n=60)干預前 2.9±0.4 2.6±0.5 2.4±0.9 2.9±0.7 2.3±0.7 1.9±0.3 2.0±0.5 2.1±0.8 2.4±0.6 26.8±4.4干預后 1.5±0.2*△1.3±0.1*△1.0±0.3*△1.0±0.4*△1.2±0.3*△0.6±0.1*△0.9±0.4*△0.7±0.1*△1.0±0.3*△6.3±0.5*△對照組(n=60)干預前 2.8±0.6 2.5±0.7 2.3±0.8 2.8±0.6 2.2±0.6 1.9±0.2 1.9±0.6 2.0±0.7 2.3±0.8 26.5±4.3干預后 2.0±0.3* 2.1±0.3*1.8±0.4*1.9±0.5*2.0±0.6*1.2±0.2*1.6±0.3*1.6±0.3*2.0±0.5*9.2±0.7*
2.3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情況 經(jīng)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diào)查,對照組6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程度為:非常滿意26例,滿意20例,不滿意14例,護理總滿意率為76.7%。干預組60例患者對護理工作的認可程度為:非常滿意32例,滿意26例,不滿意2例,護理總滿意率為96.7%。觀察組護理總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重要替代療法之一[13-14]。自20世紀60年代在我國開展以來及隨著透析技術(shù)的普及與推廣,越來越多的腎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生存期延長,且血透人群亦呈逐年遞增之勢[15-16]。目前,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受疾病本身和透析合并癥的影響,維持性血液透析時血管穿刺的疼痛,透析帶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患者在社會和家庭中角色的改變等因素,使患者普遍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如焦慮、抑郁、沮喪甚至絕望[17]。而不良的情緒更引發(fā)免疫力的下降,影響了患者正常臨床治療,并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8]。研究證明,長期血透患者屬于脆弱人群,在對其進行血透等治療的同時給予科學的心理護理,具有重要臨床意義的[19]。
目前國內(nèi)在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療中,加強心理護理干預等,取得一定效果,其中對焦慮有改善,抑郁改善不良,且效果不一,需要更多的研究更好幫助解決問題。
國內(nèi)有類似實施“病友之家”研究,如組建實施“病友之家”對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遵醫(yī)行為影響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效果[20]。但目前國內(nèi)尚未見組織長期血透患者組成“血透病友之家”,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療效觀察之研究報道,本研究通過組建“血透病友之家”以觀察療效。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組建血透病友之家進行6個月規(guī)律的綜合性措施處置,包括組建血透病友之家活動中心,血液透析??谱o理,護理健康教育,病友交流,醫(yī)生每周專業(yè)知識教育,邀請專業(yè)心理醫(yī)生授課指導,每月定期文體,短途旅游活動,生活中人文關(guān)懷護理,專業(yè)健康知識教育與心理護理,建立良好社會支持系統(tǒng)等綜合干預措施,經(jīng)綜合干預措施之后干預組患者的焦慮、抑郁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組建血透病友之家進行較長期專業(yè)的綜合處置對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起到較為突出的積極作用,比單純常規(guī)血透健康教育護理措施有顯著改善。綜上所述,本中心組建血透病友之家活動中心,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抑郁狀況明顯減輕。其原因可能為:相比單純常規(guī)血透健康教育護理措施,“血透病友之家”綜合干預措施的形式新穎、內(nèi)容豐富、全方位指導和幫助,使患者對疾病有了正確認識;減少了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在病友間相互交流中相互借鑒經(jīng)驗,增強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且?guī)椭颊呓鉀Q了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文體活動使患者建立了更加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定期的針對性的心理指導、護理更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從而使患者群體的焦慮以及抑郁狀況明顯減輕。透析依從性明顯提高,從而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生活質(zhì)量。研究結(jié)果對于臨床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護理處置有指導性作用,揭示了建立血透病友之家的重要臨床意義,值得臨床總結(jié)和推廣應用。
本研究沒有探討結(jié)合藥物治療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療效觀察,對于研究中沒有明顯改善的患者,仍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張琳,張奕琳,張倩倩,等.年輕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與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guān)性[J].廣東醫(yī)學,2015,36(23):3671-3674.
[2]馬愛莉.臨床快捷路徑在維持血透間期急性左心衰救治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09,30(5):616-617.
[3]龐雅君,曾蕾,梁開.糾正高尿酸血癥對維持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0,4(3):32-33.
[4]秦健,劉萍,劉金彥,等.高通量血液透析和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對維持血透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0,4(6):425-426.
[5]張春麗,馬曉燕.循證護理在維持血透患者動靜脈內(nèi)瘺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29):95-96.
[6]呂春曉,張會軍.維持血液透析患者不遵醫(yī)行為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4(1):307.
[7]楊超,范敏.血液透析濾過對維持血透患者甲狀旁腺激素清除的臨床分析[J].航空航天醫(yī)學雜志,2013,24(7):818-819.
[8]何志剛,袁靜,邵愛仙.心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慮及抑郁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4,19(7)18-19.
[9]鄭武紅.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臨床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31):438-440.
[10]董風,王鋒,金飛,等.心理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10,11 (10):899-900.
[11]李素秀,王全.糖尿病腎病維持血透患者的護理體會[J].黑龍江醫(yī)藥,2014,27(2):435-436.
[12]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1998:35-42.
[13]趙海平,王健.血液透析患者的社會支持和希望[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5):306-308.
[14]李文宏,王煜,陳浩.不同血液凈化方式對維持血透患者高血壓的影響[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3):68-71.
[15]汪濤,葉任高.慢性透析病人的生活質(zhì)量[J].中國腎病雜志,1995,11(4):227-229.
[16]賀益輝,余穗山.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水平及護理[J].南方雜志,1996,32(2):28-30.
[17]關(guān)小玲.實施“病友之家”對乙型肝炎患者出院后遵醫(yī)行為影響的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04,20(9):832-833.
[18]梅芳.維持血透糖尿病腎病患者的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4,7(10X):63.
[19]汪鵬,牛建英,陶琳.維持血透患者代謝性酸中毒與營養(yǎng)狀況的關(guān)系[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7,14(1):86-88.
[20]秦健,關(guān)中憲,劉金彥,等.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對維持血透患者微炎癥狀態(tài)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腎病雜志,2008,9(12):1099-1100.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Family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on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Anxiety Depression
HUANG Jin-gui,ZHONG De-fu,YANG Zhi-hong,et al
【Key words】Home hemodialysis patients; Hemodialysis; Anxiety; Depression; Efficacy
【Abstract】Objective:To set up home hemodialysis patients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s six months the law,to observe the formation of the impact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home hemodialysis patient anxiety and depression.Method:120 cases in our hospital with long-term hemodialys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6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hemodialysis health education,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et up group homes hemodialysis patients,depression and self-assessment scale(SDS),clinical anxiety self-rating scale(SA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situation.Result:Before intervention,SAS scores and SDS evaluation of two groups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team SAS scores and SDS scores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7%,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96.7%,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 team SCL-90 score and total scor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formation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from home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can make anxiety,depression improve,allowing patients to hemodialys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liance,help to improve treat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6.019
*基金項目:廣東省醫(yī)學科學技術(shù)研究基金(WST JJ20131106440221197406144722)
通信作者:黃錦桂
收稿日期:(2015-12-05)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