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昊天
為了取得良好的透光性,某些中學教學樓的設計將大廳直通至樓頂,并用玻璃封頂。然而,利弊相伴,玻璃的承重能力有限,對清理工作帶來不便——校工如果在上面清掃有一定風險。如若長期不進行清理打掃,頂層玻璃上會累積灰塵,影響透光效果。為此,我針對學校樓頂玻璃無法清理的難題,通過努力,發(fā)明了一款新型遙控玻璃洗刷機。
設計之初,我計劃將這款新型遙控玻璃洗刷機的基礎結構構造為一個約0.5m×0.5m大的遙控、電動平板車(簡稱“底盤車”),并在平板車上安裝各種功能所需的配件,以達到遙控洗刷的目的。為此我經(jīng)歷了如下嘗試:
第一次嘗試
對于灰土,我初步認為用長管子澆上水,再用鋼絲球一推即可。所以底盤車的初步構想較為簡單——底盤車配置上一根水管在前方噴水,其后頂著一排鋼絲球,車內配備有遙控電視等設備。出于防水需要,我將其用膠帶裹實。
然而,當我把這個底盤車放到玻璃上去試驗的時候,發(fā)現(xiàn)長期風干在玻璃表面的灰土還是粘在上面,澆水用鋼絲球推也推不下來。
為此,我也深受啟發(fā)——玻璃上累積的灰塵不是輕易即可清洗擦拭干凈,需要有一定力度通過反復刷洗的方式方可完成。于是,我投入到了第二次試驗的工作之中。
第二次嘗試
這次嘗試我受到了班級值日生擦黑板時的啟發(fā)——擦黑板輕輕地用力一般不易把粉筆字擦干凈,需要用一些力氣方能擦干凈,以此類推,在這款新型遙控玻璃系刷機上,鋼絲球如若推不掉死灰,“使點勁”估計能夠擦掉。于是,我將磚塊綁在其上,不過擦黑板擦一下不能完全將黑板擦干凈,鋼絲球擦一下也不一定能把灰土完全擦掉。我最終決定借鑒掃馬路車的方式,在一個類似拖把的圓盤下面裝上布條,平行于地面,平行壓上,用電機提供動力使其不停轉動??紤]到是濕擦玻璃,我把布條換成了一塊圓形海綿。
再次把這臺設備搬上樓頂,放進去,澆上水,運作起來。令人興奮的是,這個方法的確奏效,干在玻璃上面的灰土,都能刷開。但是問題又出現(xiàn)了,灰土刷開了,然而泥水卻是留在玻璃上,如此一來,待水蒸后,灰土又會凝固在玻璃表面,相當于是徒勞。
由此,我得到的啟發(fā)是,要力圖把泥水往下推,而不是滯留在玻璃窗表面。我又緊鑼密鼓地進行下一次嘗試的籌備活動。
第三次嘗試
日常的刮水器,也就是玻璃刮,是一個長橡膠條后面配置一個柄。由此,激發(fā)了我的靈感。我把三個玻璃刮并成一排,裝在平板車的尾部,并用皮筋向下拉提供壓力。為了避免在第二次嘗試中加裝海綿圓盤上沾的泥水再次弄到刮干凈的玻璃上,我在底盤車上添加了一個柱子,使海綿圓盤可以活動,并在柱上用“繩子+電機”的方式將海綿圓盤抬升起來。
玻璃刮適用于刮窗戶或者鏡子,然而,學校的頂層玻璃由于使用年限較長,已經(jīng)有些凹陷變形。所以我用底盤車進行嘗試的時候,頂層玻璃玻璃的中間位置無法清理到。
由此,我突發(fā)奇想——如若把玻璃刮換成毛巾柱,可以根據(jù)“清理地形”靈活改變形狀和走勢,如此便可合理解決如上難題。
第四次嘗試
在這次嘗試中,我通過把毛巾卷成毛巾柱,并在里面穿上鐵絲,配置5個皮筋向下拉的點位,這樣便可以根據(jù)“清理地形”無縫壓到有凹陷的玻璃上了。
如此一來,學校教學樓的頂層玻璃被清洗干凈,我也從中獲得了探索的樂趣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與力量。 責編/劉成成